东部拟眼镜蛇
东部拟眼镜蛇(Pseudonaja textilis),通常被称为普通拟眼镜蛇,是眼镜蛇科中一种极具毒性的蛇类。本种蛇,在世界最毒蛇毒排名,位居第二,被激怒后,极具攻击性,而且会进行多次攻击,也是在澳大利亚大陆,杀人最多的一种蛇。
形态特征
体长为1.5~2.2米,东部拟眼镜蛇不论是外型或行为的变异性都很大。成蛇的体色或为浅褐色或深褐色,有时甚至是黑色。幼蛇可能为单一体色(除了颈背上的黑色条纹之外),也可能全身都缀有黑色、红色及奶油色的带状纹。
分布与栖息环境
澳大利亚中部、东部、北部以及新几内亚岛;栖居在干燥的森林、林地、稀树大草原及干燥的灌丛林中。栖居在干燥的森林、林地、稀树大草原及干燥的灌丛林中。
生态习性
出没时间可能在白天,也可能在晚上。新几内亚曾有发现本种的纪录,不过这些蛇可能是另外一个新蛇种。东部拟眼镜蛇十分危险,澳大利亚大多数的蛇吻致死事件几乎都与本种脱不了关系。一旦受到威胁,就会积极反击,首先会将身体前端抬高并弯绕成S型、撑平颈部、张开嘴巴,然后迅速猛烈攻击。以其他爬行纲、两栖动物、鸟类和小型哺乳动物为食。
繁殖
东部拟眼镜蛇冬眠结束、爬出地下洞穴后,雄蛇会追踪雌蛇的化学信号,找到愿意受孕的对象后便开始交配。雄蛇会为了争夺雌蛇打架,期间它们会紧紧交缠在一起,试图将对手的头压到地上。
东部拟眼镜蛇繁殖方式为卵生,每次产下8-35枚卵。雌蛇通常会在小型哺乳类动物废弃不用的地下洞穴中产卵,并守护蛇卵5周,然后就此离开。成年东部拟眼镜蛇是独居动物,但产卵后的雌蛇可能会彼此互动,通常是在同一个巢六中共同守护蛇卵。11周后孵化的幼蛇一出生便得独自求生。
参考资料
Pseudonaja textilis.col.2024-08-01
Eastern Brown Snake.IUCN.2024-08-05
Pseudonaja textilis.australian.museum.2024-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