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肖宏儒

肖宏儒

肖宏儒,男,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研究员。

个人简介

1981年7月起在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从事科研工作,先后任农业资源开发与设施农业工程技术中心副主任、主任,科技处处长等职,现任特色经济作物生产装备工程技术中心主任,中国茶叶加工机械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常务副主任,研究员。江苏省“333”学科带头人、中国农科院三级杰出人才,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执行专家组专家。主持和参加省部级科研项目四十多项。近十年来,主持完成的省部级科研项目有:“茶叶微波加工技术及关键设备的研究”、“茶叶无菌化加工新技术与装备研究”、“茶叶生产与加工过程关键技术与装备研究”、“茶叶加工急冷技术与装备的研究”、“茶园霜冻害预防技术与关键设施研究”等。主持科技部重大科技支撑项目“生物质成型燃料开发与装备的研究”和“名优茶加工关键装备技术研究”、“863”项目“食品低能耗联合干燥技术与设备”、江苏省科技项目“茶叶机械化连续加工关键装备研究”、“茶园生产全程机械化作业关键技术装备研究与开发”等。

作为项目主持人获农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农业部丰收计划奖三等奖国机集团科技进步三等奖各一项、中国农科院科技进步二等奖两项、江苏省农业科技开发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两项、江苏省农业科技推广三等奖一项、盐城市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获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10项;发表论文40篇。

主要著作

【1】步进式扁形茶整形机的研究与开发,中国茶叶2007-29-1;

【2】茶叶加工中的冷却技术及设备研究中国茶叶,2008年第4期;

【3】新型茶叶理条机的研究与开发,中国农机化2007年第4期;

【4】步进式连续扁形茶整形机的设计与原理分析,中国农机化2007年第05期;

【5】我国茶叶生产机械化发展现状及战略分析,茶叶科学技术2008(2);

【6】新型茶叶理条机的研究与开,发中国农机化2007年4期。

【7】高地隙自走式多功能茶园管理机田间试验研究,中国农机化,2010(6);

【8】农作物秸秆平模压缩成型技术研究,中国农机化,2010年第01期;

【9】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在鲜茶叶分选中的应用,农业网络信息,2010年第07期;

【10】我国2009年茶叶生产机械化技术发展综述,农业装备技术,2010年第04期;

【11】枸杞子微波热风联合干燥技术研究,农业装备技术,2010年第04期;

【12】履带自走式高地隙茶园管理机液压系统设计,中国农机化,2010年第05期;

【13】农作物秸秆成型燃料加工技术分析研究,江苏农机化,2010年第05期;

【14】日本茶叶生产机械化考察与思考,农业装备技术,2009年第01期;

【15】开发我国饲料机械在东盟国家市场的实践与思考,粮食与饲料工业,2009年第05期;

【16】金针菇智能化生产与工艺技术的研究,农业装备技术,2009年第05期;

【17】农作物秸秆多功能粉碎机的试验研究,农业装备技术,2009年第05期;

【18】生物质成型燃料加工技术与装备的研究,农业工程技术(新能源产业),2009年第10期;

【19】生物质成型燃料加工技术分析研究,中国农机化,2009年第05期;

【20】茶叶机械技术创新对策研究,中国茶叶,2009年第11期;

【21】绿茶加工过程中的污染因素及控制技术研究,茶叶科学技术,2009年第04期;

【22】绿茶加工过程中有害微生物污染试验研究,农业装备技术,2010年第01期;

【23】蝴蝶兰干花制作品质影响因素的研究,农业装备技术,2010年第01期;

【24】秸秆成型燃料加工技术发展趋势,农业装备技术,2006年第02期;

【25】农业立体污染防治装备技术的战略选择,农机推广与安全,2006年第03期。

获奖情况

“南方农机化服务体系研究”获农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第四完成人、“智能化节水技术与装备研究”农业部丰收计划奖三等奖,第一完成人、“菊花茶加工技术与关键装备研究”获国机集团科技进步三等奖,第一完成人、“茶叶微波加工技术与装备研究”获江苏省人民政府科技成果推广三等奖,第一完成人、“茶叶生产全程机械化关键技术装备研究”和“沿海滩涂农业资源机械化立体种养加技术及模式研究”分别获中国农科院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一完成人、“绿茶加工技术及关键设备的研究与开发”获江苏省机械工业技术进步一等奖,第一完成人。

专利情况

“连续式茶叶杀青理条机”获发明专利,专利号为:ZL200510038431.8;

“高品质茶叶加工方法及其关键工序专用设备”获发明专利,专利号为:ZL200710133240.9,

“扁形茶杀青成形工艺方法及专用设备”获发明专利,专利号为:ZL200610161349.9,

“茶叶加工专用急冷机及茶叶加工成套设备”获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为:ZL200720046369.1。

“节能可调控硅胶加热炒茶锅”获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为:ZL201020022405.1.;

“茶园管理作业机多用底盘”获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为:ZL200910026618.4;

“茶园管理作业机多用底盘”获发明专利,专利号为:ZL200820238191.5;

“复合加热茶叶杀青机”获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为:ZL200820217366.4;

“青大豆脱荚机”获发明专利,专利号为:ZL200910026617.X。

其他职业

兼任江苏省农机学会理事、江苏省农机局学术委员会委员、安徽农业大学客座教授等职。江苏省“333”学科带头人、中国农科院三级杰出人才。曾获中国农科院优秀共产党员,产业开发先进工作者。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