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阙穴
神阙穴(Shenque 小数点),经穴名,别名脐中、气舍、命蒂、气合、维会等。其定位在脐区,脐中央,属任脉。穴位下有腹壁下动、静脉;布有第10肋间神经前皮支的内侧支;深部为小肠。
神阙穴出自《外台秘要》。其具有调理肠胃、益气固脱、健脾理气的功效。主治虚脱、中风脱证等元阳暴脱;腹痛、腹胀、腹泻、痢疾、便秘、直肠脱垂等肠腑病证;水肿,小便不利等;也是保健灸法的常用穴位。
定义
阙,门阙,宫殿;神,神气。神阙穴位于脐中,胎儿之精气神有赖母亲脐带血之供养,故名。
特点
神阙穴是任脉上的要穴,也是人体的长寿大穴之一,中医认为它是人体生命能源的所在地。由于此穴下部深处便是小肠,故它历来是中医改善肠胃炎症的常用穴位,适当加以刺激可调节植物神经,消除肠胃障碍,改善胃肠神经官能症现象,有效调理肠胃炎。
孙思邈说:“凡诸孔穴,名无徒设,皆有深义。”该穴名神阙,即指该穴为神气通行的门户,胎儿赖此处从母体得以生长发育。因此决定了该穴为生命之根蒂,百脉之所聚,真气之所系的生理特性。
定位
神阙穴的定位在脐区,脐中央。
解剖
神阙穴在脐窝正中;有腹壁下动、静脉;布有第10肋间神经前皮支的内侧支;深部为小肠。
功能
穴当元神之门户,故有回阳救逆、开窍苏厥之功效。加之穴位于腹之中部,下焦之枢纽,邻近胃与大小肠,所以该穴还能健脾胃、理肠止泻。风府穴除治中风脱症、厥逆之痰外,还可用治腹泻、绞痛、直肠脱垂等症。一般不针,可纳炒盐,外敷姜片灸之。
主治
1.虚脱、中风脱证等元阳暴脱。
2.腹痛、腹胀、腹泻、痢疾、便秘、脱肛等肠腑病证。
3.水肿,小便不利。
4.保健灸常用穴。
操作
神阙穴禁刺,宜灸,予艾灸、敷药为主。
应用
动物实验表明,艾灸“神阙”,对小肠内容物的推进速度有抑制作用,这种作用不但出现在一般空腹状态,也出现在不同的几种药物使小肠运动已经有所改变的状态。隔盐灸“神阙”,可提高正常小鼠脾NK细胞(自然杀伤细胞)活性水平。针刺神阙穴,可增强机体免疫功能。配足三里穴,调理肠胃,治肠鸣腹痛;配长强、气海,升阳举陷,治直肠脱垂;配气海、阴陵泉,益脾气、利寒湿,治疗泄利不止;配重灸关元,益阴敛阳、回阳固脱,治疗中风脱症;神阙拔罐配刺天枢、足三里,益气健脾和胃,治疗腹泻、呕吐;配水分、气海,治疗绕脐痛;配复溜,治疗水肿。
成方
1.腹虚胀如鼓:神阙、公孙(《资生》)。
2.肠鸣而泻:神阙、水分、三间(《大成》)。
3.五淋:脐中(隔盐灸七壮〉、三阴交(灸)(《聚英》)。
配伍
1.配水分、气海,治疗绕脐痛。(《针灸大成》)
2.配复溜,治疗水肿。(《针灸大成》)
4.配长强、气海,升阳举陷,治直肠脱垂。
5.配气海、阴陵泉,益脾气、利寒湿,治疗泄利不止。
6.配重灸关元,益阴敛阳、回阳固脱,治疗中风脱症。
7.神阙拔罐配刺天枢、足三里,益气健脾和胃,治疗腹泻、呕吐。
相关论述
古代
1.《甲乙经》:禁不可刺,刺之令人恶疡遗矢者,死不治。
2.《医宗金鉴·刺灸心法要诀》:神阙百病老虚泻,产胀溲难儿脱肛。
3.《类经图翼》:故神阙之灸,须填细盐,然后灸之,以多为良,若灸之三五百壮。不惟愈疾,亦且延年,若灸少,则时或暂愈,后恐复发,必难救矣。但夏月人神在脐,乃不宜灸。
4.《万病回春》:治阴证冷极,热药救不回者,手足冰冷,肾囊缩入,牙关紧急,死在须臾,用大艾炷灸脐中,预将蒜捣汁擦脐上,后放艾多灸之。
5.《神灸经纶》:凡卒中风者,此穴最佳。罗天益云:中风服药,只可扶持,要收全功,灸火为良。盖不惟逐散风邪,宣通血脉,其于回阳益气之功,真有莫能尽述者。
6.《针灸集成》中记载,广西壮族自治区有一人,“少时多病,遇一异人,教令每岁灸脐中,自后康健。”“年逾百岁,而甚健壮。”
7.《会元》谓:“神阙者,神之所舍其中也,上武则天部,下则地部,中为人部,两旁有气穴、肓俞;上有水分、下脘;下有胞门、横户。脐居正中,如门之阙,神通先天、父母相交而成胎时,先生脐带如荷茎,系于母之命门,天一生水而生肾,状如未敷莲花,顺五行以相生,赖母气以相转,十月胎满,则神注于脐中而成人,故名神阙。”
8.《甲乙经》:“肠中常鸣,时上冲心,灸脐中”,“绝子灸脐中,令有子”。
9.《铜人》:“神阙,治泄利不止,小儿奶利不绝,腹大绕脐痛,水肿鼓胀,肠中鸣状如流水声,久冷伤惫,可灸百壮。”
现代
1.在“三伏”、“三九”天,艾灸神阙穴为主治疗五更泻,总有效率90.6%。[上海针灸杂志,2008,27(1):32.]
2.隔药灸脐法能明显延缓衰老,其机制与改善体内SOD、MDA含量有关。[中国针灸,2007,27(6);398~402.]
3.电热隔药贴灸“神阙”穴,能显著提高老年前期大鼠大脑皮质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含量,与老年前期空白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与传统隔药灸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中国针灸,2004,24(4):275~278.]
参考资料
守正创新中医,传承针灸精华(二)----纪念郭尔夫老师逝世二周年.微信公众平台.2025-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