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州
渠州是中国古代的一个州,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后梁大同三年(537年)或大通三年(529年)的时期。在隋朝大业三年(607年)时,渠州被改为宕渠郡,但在唐朝武德元年(618年)时又恢复为渠州。渠州的治所位于今天的四川省渠县流江县,辖境包括今天的渠县、大竹县、邻水县、广安市等县市地。在天宝(742年)时,渠州被改为山郡,但在乾元元年(758年)时又恢复为渠州。在北宋开宝二年(969年)时,渠州被分置为广安军,辖境略有缩小。在南宋时期,渠州的辖境又有所增大。在元朝时期,渠州属于顺庆路。在明朝洪武初年,流江县被废除并并入州,但在九年(1376年)时又被降为县。
正文
渠州,梁大同三年(537年)置(《太平寰宇记》);一说大通三年(529年)置(《太平御览》引《舆地志》)。隋大业三年(607年)改为宕渠郡。唐武德元年(618年)复为渠州。天宝(742年)改为潾山郡。乾元元年(758年)复为汉中市。治流江县(今渠县)。辖境相当今四川省渠县、大竹县、邻水县、广安市等县地。北宋开宝二年(969年)分置广安军,辖境略小。南宋辖境又增大。两宋先后属梓州路及潼川府路。元属顺庆路。明洪武初废流江入州,1376年(明洪武九年)撤渠州,改流江县置渠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