戍嗣子鼎
戍嗣子鼎是一件商代后期的青铜器,于1959年在河南安阳后冈圆形殉葬坑出土。该鼎与其他铜器如铜卣、铜爵一同被发现。戍嗣子鼎造型为圆形,拥有两个直耳和三个蹄形足,颈部装饰有兽面纹。其内部铭文共三行三十字,其中包括三个合文。铭文中记载了商王在聂氏宗祠明堂大室赏赐给戍嗣子二十朋贝的事迹,以及戍嗣子以此荣耀制作此鼎以祭祀其父亲的信息。
特征
戍嗣子鼎的铭文字体虽然大小不一,但雕刻清晰,展现出雄伟有力的风格,有些字体甚至带有典型的波磔体特征。这些特点对于研究青铜器断代、商代历史地理以及古文字学都具有重要价值。
铭文释义
戍嗣子鼎的铭文记录了一次重要的事件。铭文内容如下:“丙午日,商王赏赐给戍嗣子二十朋贝,在阑宗举行。为了纪念这一荣誉,戍嗣子制作了这个献给父亲的珍贵宝鼎。这次赏赐发生在商王在聂氏宗祠明堂大室举行的仪式上,时间是在九月份。”铭文结尾处的“犬鱼”图案代表了戍嗣子所属家族的族徽。
参考资料
戍嗣子鼎.个人图书馆.2024-11-23
殷墟文物之商代戍嗣子鼎.河南省文物局.2024-11-23
商代金文释读:“戍嗣子鼎”铭文.百家号.2024-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