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环境公正

环境公正

环境公正是环境道德原则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两个层面的意义:首先,每个人都应享有平等享受清洁环境的权利,同时不受不良环境影响;其次,环境权利与环境保护责任、义务应该是相互对应的。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在1982年提出,并在1991年的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峰会上通过了《环境公正17项原则》后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

分类

程序意义

程序意义上的环境公正关注的是公平对待的问题,即所有人在涉及到自身利益的社会事务中都应该具有同等的知情权和参与权。这包括政策法规和评估标准的一致性以及公众参与决策的机会。

地理意义

地理意义上的环境公正强调社区之间资源分配的平衡,特别是那些承担废弃物处理的社区应该能够从中受益。这种平衡可以通过经济补偿或其他形式来实现。

社会意义

社会意义上的环境公正着眼于整个社会内部个体或群体权益的保护,确保不同种族、民族、群体所面临的环境风险相对均衡。

代内环境公正

代内环境公正是指同一时代内不同区域、不同人群之间的环境公正。它分为国际环境公正、地区环境公正和人群环境公正三个子类别。

代际环境公正

代际环境公正是指当前世代与未来世代之间的环境公正,旨在确保自然资源的可持续使用,以满足子孙后代的需求。

人地公正

人地公正是指人类与自然界之间应该维持一种公正的关系,这意味着人们应该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活动,适度利用和改变自然环境,以保持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并促进生物多样性的保存。

参考资料

环境公正问题探析.豆丁网.2024-11-05

以环境公正赋能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智库网.2024-11-05

探索构建中国式环境公正话语体系.南京日报.2024-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