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狭叶芽胞耳蕨

狭叶芽胞耳蕨

狭叶芽胞耳蕨(学名:Polystichum stenophyllum),又名错那耳蕨,是蕨类植物门、耳蕨族植物的一种。植株高度在15-60厘米之间,根状茎短而直立,顶端密被褐色披针形、边缘短流苏状的薄鳞片。叶簇生,叶柄禾秆色或浅紫红色,长1-12厘米,基部直径1-2毫米,上面有沟槽,通常密被棕色的大小两种薄鳞片。叶片线状长椭圆披针形,长8-50厘米,中部宽1-5毫米,中部以下渐变狭,一回羽状。羽片20-60对,互生,密接或彼此略覆瓦状,镰状矩圆形,中部的较大,长0.5-2.5厘米,宽3-10毫米,顶端急尖并有短芒刺,边缘有缺刻状锯齿。芽孢羽片上面近光滑。

基本内容

狭叶芽胞耳蕨组 Sect. Stenopolystichum Daigobo

别 名:芽胞耳蕨

来源:中国植物志 第5(2)卷

鳞毛蕨科 DRYOPTERIDACEAE

耳蕨属 Polystichum Roth

Sect. Stenopolystichum Daigobo in Sci. Rep. Tokyo Kyoiku Daigaku 15 (224): 63. 1972, emend., S. H. Wu et Ching, Fern Fam. Gen. China 442. 1991.

产地分布

甘肃省南部、台湾高山、河南省西南部、湖北西部、四川省西部、云南省东北部及西北部、西藏自治区东南部及南部。缅甸北部、不丹锡金王国尼泊尔东部也有。

形态特征

叶簇生;叶柄禾秆色或浅紫红色,长1-12厘米,基部直径1-2毫米,上面有沟槽,通常密被褐色的大小两种薄鳞片,大鳞片卵形,长达8毫米,宽达5毫米,顶端短渐尖,全缘,小鳞片卵状披针形,长达4毫米,宽约1毫米,顶端长渐尖,边缘流苏状;叶片线状长椭圆披针形,长8-50厘米,中部宽1-5毫米,中部以下渐变狭,一回羽状;羽片20-60对,互生,密接或彼此略覆瓦状,镰状矩圆形,中部的较大,长0.5-2.5厘米,宽3-10毫米,顶端急尖并有短芒刺,边缘有缺刻状锯齿,基部上侧突起形成顶端有芒刺的三角形耳凸,其外侧截形,与叶轴平行,基部下侧斜切形,边缘有缺刻状或短刺状浅锯齿,中部以下各对羽片渐缩短,并或多或少向后反折。叶脉羽状,上面凹陷,下面较明显或仅略可见,侧脉向上斜展,几达边缘,在羽片上侧自下而上羽状、二叉状至单一,在下侧多为二叉状,中部的有时二叉状小脉的下侧1条再次分叉。叶革质;叶轴禾秆色或浅紫红色,上面有沟槽,两面被相当多与叶柄小鳞片相同的小鳞片,接近顶端常生长1个;芽孢羽片上面近光滑,下面被相当多卵状披针,盾状着,边缘有疏齿的浅棕色小鳞片。孢子囊群生于小脉顶端,小羽片中肋两侧各有1行,中生或近中生;圆盾形的囊群盖褐色或深棕色近全缘,常宿存。

生长习性

生海拔1700-3200米的山地阔叶林、针阔混交林及竹林下。

组的模式种

Polystichum stenophyllum Christ

现知有3种及1变种,分布于中国、日本喜马拉雅山脉南部至东南部,中国均产。

参考资料

中国植物物种数据信息库.db.kib.ac.cn.2011-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