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部共建大学
省部共建大学,也叫省部共建高校,是指国务院相关部委(教育部及其他国家部委)与相关省、直辖市、自治区共建高校。
主要为四类:
一是教育部与地方政府对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进行共建,以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大学,中央部委拉动地方政府配套支持相关高校发展的规划。
二是各行业领域的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得到教育部和各行业部门对这些重点行业特色型大学进行共建。共建工作旨在指导这些特色高校扩大社会合作、强化社会服务,构建共建各方更稳固、持久的合作关系,发挥共建工作在高水平大学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三是部分实力较强的省属大学,得到地方政府与教育部以及其他部委共建,拓展发展经费和资源,建设在全国范围内综合实力强、办学水平高,在全国有一定影响力的高水平大学。教育部为此设立教育部省部共建工作研究中心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部门(单位)直属高等学校工作办公室直接领导,立足于省部共建。此外,教育部还吸纳这部分高校参加教育部直属高校的会议。
四是地方政府与教育部之外的其他国家部委重点共建的省属大学。这些高校在某一或多个行业领域有较强的师资和科研基础,各部委加强对这些高校的支持力度,由各部委与地方省市签署省部共建协议,积极发展强势学科,提高综合实力,建设一批行业内具有巨大影响力的高水平大学。
介绍
历史上中国高等学校多隶属于国家不同的部委,各个部委办自己特色的高校。国家教育领导体制改革后,中央将原来的部委所属高校调整为教育部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部门(单位)直属高等学校)和部分其他部委主管,其他高校改由省级地方政府管理,即形成了21世纪初的高校隶属格局:少数中央部(委)属高校和多数地方政府所属高校。中央部属高校得到的资源较多,发展较快,而大多数省属高校得到的财政支持较少,其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2004年,教育部经过认真、慎重的论证和研究,决定与河南省重点共建郑州大学,此即中国第一所省部共建大学的由来。
同年决定与中西部无教育部直属高校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各共建一所地方所属大学,即省属高校与教育部共建。
教育部在山西大学设立教育部省部共建工作研究中心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部门(单位)直属高等学校工作办公室(原教育部直属高校工作司)直接领导,立足于省部共建或重点支持高校,挂靠山西大学开展研究工作。中心成立以来,一直得到教育部直属高校工作司和各共建高校的重视与支持,成为省部共建大学相互学习与发展的重要平台。截至2015年6月,全国共有省部共建地方高校44所。
自2004年河南省与教育部共建郑州大学以来,共建进一步扩展到东部沿海经济发达省(市)份,如浙江省、广东省、福建省、江苏省、上海市、山东省等。至此,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都有了地方政府与教育部共建大学。
2018年,山西大学、河北大学、郑州大学、南昌大学、云南大学、贵州大学、海南大学、青海大学、西藏大学、内蒙古大学、广西大学、宁夏大学、新疆大学、石河子大学等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的14所高校由此前的“省部共建”升级为“以部为主、部省合建”高校行列,将获得国家专项资金支持。这14所大学所在的省份均没有一所教育部直属大学。中西部14所高校由现有的“省部共建”升级为“以部为主、部省合建”高校后,将获得更多中央投入的专项经费,有利于缩小与现有中央部属高校的差距。同时,教育部将在人才引进、科研平台等方面支持中西部14所高校。同年,上海中医药大学成为教育部与地方政府“部市共建”的第一所中医药院校。
2019年12月26日,教育部与四川省人民政府在成都签署《共建四川大学等8所“双一流”建设高校协议》。根据协议,教育部和四川省将共同推进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共同推进西南交通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四川农业大学、成都理工大学、西南石油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世界一流学科建设。
作用
一方面为教育部直属管理的“985工程”、部分“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等,建设国内一流及国际知名高水平大学,中央部委拉动地方政府配套支持部委直属大学的发展规划,让直属高校得到更多的地方资助。另一方面优质高等教育资源是推动地方发展的软实力,是一个省的金字招牌,省级政府越来越重视区域内高校的发展。需要大力支持省属高校依靠自身特色积极争取相关国家部委的资金和资源支持,以从战略上最大程度破解其发展受限的不利局面,推动自身的快速发展甚至是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于是就形成了又一国家层面意义的“省部共建大学”。
教育部将吸纳这些学校参与由教育部召开的直属高校会议,并给予与直属高校相应的待遇。教育部还将视条件和可能给予省部共建高校一定的经费投入支持,对共建高校的改革、发展、建设等方面给予更多的指导与扶持,指导共建高校制订完善战略发展规划、科学定位、办出特色,在区域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中发挥示范作用。加强对共建高校在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指导;扶持共建高校加强人才培养基地、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建设;吸收共建高校参加教育部召开的直属高校的重要会议,进一步推动其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部门(单位)直属高等学校的相互学习和信息交流。教育部将大力支持这些学校建设本区域内乃至全国范围内办学实力强、办学水平高,有独特优势地位和影响力、国内一流的高水平大学。
省部共建旨在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促进高等教育的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提高中国高等教育整体水平,推进教育公平,更好地为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共建高校名单
教育部直属高校地方参与共建高校:
其他中央部委主管的部省重点共建高校:
教育部参与共建地方高校:
在省部共建大学的推行和建设取得良好效果的情况下,全国获得教育部共建的高校开始陆续增多。直至今日,全国已经有75所地方高校获得了教育部的共建,能够得到教育部共建的基本上都是各地区的地方高校佼佼者,不仅仅中西部的高校获得了教育部的共建,很多东部发达地区的省属强校也获得了教育部共建。而且,从2012年起,进入到教育部共建的高校数量开始显著增多,特别是最近两年来,越来越多的地方特色强校都获得了教育部的共建,其中的很多还获得了其他部委的联合共建,例如:燕山大学、东北财经大学和浙江工商大学等都是教育部和其他部委一起和地方共建的,此外,教育部还与国家卫计委大批量的同时共建了10所地方医科强校。
教育部、卫计委与地方政府共建医学院校:2012年5月16日,据教育部网站消息,
教育部、卫生部(现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布关于实施临床医学教育综合改革的若干意见,意见指出,教育部、卫生部(现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将共建一批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部门(单位)直属高等学校医学院(部、中心),促进医学教育改革。同时,教育部、卫生部(现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与地方政府共建一批地方医学院校,推动卫生人才培养和区域医疗卫生事业发展。
2011年,全国医学教育改革工作会议上提出实施“教育部、卫生部、省级政府共建地方医学院校试点”等重大改革项目,以提升地方医学院校综合实力和办学水平,推动共建高校在区域高等教育中发挥引领示范作用,为区域医疗事业健康发展提供支持。
部属高校
北京大学医学部、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部、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浙江大学医学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暨南大学医学部。
地方高校
国家民委与教育部共建直属高校:2015年10月22日,《国家民委、教育部关于共建国家民委所属高校的意见》正式印发,标志着国家民委所属中央民族大学、中南民族大学、西南民族大学、西北民族大学、北方民族大学、大连民族大学等6所高校全部进入委部共建高校行列。
注:教育部为此设立教育部省部共建工作研究中心(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部门(单位)直属高等学校工作办公室直接领导),每年都会定期召开省部共建工作研讨会,立足于省部共同重点支持高校。此外,教育部省部共建高校还有机会参与教育部直属高校的会议。另,由于上世纪90年代末许多部属高校划归省管理(即中央与地方共建高等学校),在相关文件中确曾有提及部省共建这一概念,但教育部在以官方网站上最新权威发布的文件明确了现有意义的省部共建大学与这些高校无关。曾有很多原部属高校如兵工六校、天津工业大学、中原工学院、石家庄铁道大学等众多高校属于此范畴,其中一部分高校如河北地质大学、河南工业大学、石家庄铁道大学等陆续与各部委重新签署了共建协议,成为了省部共建大学,而天津工业大学、中原工学院等众多此类高校由于暂时没有与各部委签署共建协议,则尚未成为现有意义上的省部共建大学。由于在教育部在其官方网站上于2015年中旬发布的最新省部共建大学名单中没有其后的这些高校,因此暂时将这些高校归为广义的省部共建大学,而本类非教育部与省重点共建的地方高校。
国家民委与中科院共建民族高校:2002年12月20日,中国科学院与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签署了共建中央民族大学、中南民族大学、西北民族大学、西南民族学院、北方民族大学和大连民族大学6所国家民委所属院校的共建协议。通过合作共建,促使这6所民族院校在学科建设、科研水平、人才培养等方面进一步得到提升。
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高校:目的在于重点开展高校国防特色学科和专业建设、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建设及军工特色专业人才培养等工作;发挥共建高校专业优势,承担军工科研任务;鼓励和支持共建高校与军工企事业单位,加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积极推进共建高校开展“双一流”特别是一流学科建设。截止2018年9月,国防科工局与教育部、交通运输部、地方政府等共建高校64所,其中,与教育部共建高校16所,与地方政府共建高校32所。
地方政府与其他部委共建高校
• 本科高校
●专科高校
部委与地方政府共建高校
参考资料
==欢迎访问苏州大学网站==.苏州大学.2023-08-11
江苏:部省共建15所“双一流”建设高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2019-12-30
省政府与教育部、农业农村部共建江苏大学.江苏省人民政府.2023-08-11
四川、江西、广西各有一所医学院校跻身省部共建高校行列.澎湃新闻.2020-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