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董家河镇

董家河镇

董家河镇,隶属于河南省信阳市河区,地处浉河区西部,东与南湾街道接壤,东南濒南湾水库十三里桥乡相望,南与浉河港镇相连,西与湖北省随州市江辛店镇为邻,北与吴家店镇游河乡毗邻。区域面积257.1平方千米,截至2018年末,户籍人口46126人。

汉朝,始属义阳县。宋代,改为信阳州。1962年5月,成立董家河公社。1983年3月,改为董家河乡,隶属平桥区。1998年8月,划归浉河区管辖。2010年2月,撤乡建镇。截至2020年6月,董家河镇下辖1个社区和24个行政村。

2018年,董家河镇有工业企业20个,其中规模以上5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30个。

历史沿革

汉代,始属义阳县。

宋代,改为信阳州。

1962年5月,成立董家河公社。

1983年3月,改为董家河乡,隶属信阳县。

1998年8月,划归浉河区管辖。

2010年2月,撤乡建镇。

行政区划

2011年末,董家河镇辖董家河1个居民委员会,睡仙桥村、刘湾、陈湾、余庙、高岭、楼、耙过塘、李湾、胡湾、谢畈、楼房、塔耳湾、黄龙寺、孔贩、集云、三角山、白马山、云雾、清塘、石畈、河口、车云山、驼店、何湾24个民委员会;下设4个居民小组、207个民小组。

截至2020年6月,董家河镇下辖1个社区和24个行政村。镇人民政府驻董家河居民委员会。

地理环境

地形地貌

董家河镇地处桐柏县山麓,境内大部为深山区,地势西高东低、南高北低。境内最高点鹰嘴石,海拔800.3米;最低点位于仝家大庙,海拔96米。

气候特征

董家河镇属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区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日照时数2187小时;年平均降水量1200毫米。

水文

董家河镇境内河道属淮河。境内河道有淠河董家河。其中,最大河流为白沙河,自西向东北流经境内车云山、河口、驼店、何湾、李湾。

自然资源

董家河镇境内矿藏资源主要为萤石,集中分布在西北部水塘湾、大阴坡一带。

人口民族

2011年末,董家河镇辖区总人口42894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20800人,城镇化率48.5%。总人中,男性22977人,占53.6%;女性19917人,占46.4%;14岁以下12353人,占28.8%;15~64岁27452人,占64%;65岁以上3089人,占7.2%。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达42745人,占99.7%;有回、藏、壮、侗、布依族等8个少数民族,共149人,占0.3%;2011年,人口出生率16.8‰,人口死亡率12.5‰,人口自然增长率4.3‰。

2017年,董家河镇常住人口35868人。

截至2018年末,董家河镇户籍人口46126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董家河镇财政总收入763.2万元,比上年增长23.3%。其中地方财政收入705.9万元,比上年增长18.9%。农民人均纯收入7548元。

农业

董家河镇农业耕地面积3.6万亩,人均0.9亩。2011年,农业总产值7.5亿元,比上年增长8.9%,农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35%。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2011年,生产粮食3.6万吨,人均857千克。主要经济作物为茶叶。2011年,茶叶种植面积12.8万亩,产量1.2万吨。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羊、家禽为主。2011年,生猪饲养量3.3万头,年末存栏1.3万头;羊饲养量1.3万只,年末存栏0.8万只;家禽年饲养量26.3万羽。

工业

董家河镇工业以茶叶、板栗、猪鬃等农副产品加工和萤石矿开采为主。2011年,工业总产值达到5.6亿元,比上年增长26.5%;拥有工业企业35家,职工973人,实现工业增加值1.7亿元,比上年增长26%。

商业

2011年末,董家河镇有城乡集贸市场5个,年成交额0.9亿元。出口总额526万美元,比上年增长65.6%;主要产品有信阳毛尖、板栗罐头、香菇、木耳、酸菜山野菜腌制品、猪鬃等,销往东南沿海及日本韩国、东南亚、欧美等地。

金融

2011年末,董家河镇金融机构各类存款余额3.2亿元,比上年增长38.1%;各项贷款余额1.9亿元,比上年增长11%。

社会

教育

2011年末,董家河镇有幼儿园19所,在园幼儿773人,专任教师51人;小学16所,在校生2337人,专任教师160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1403人,专任教师117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2011年,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160万元。

科技

2011年末,董家河镇有农业部标准化无性系茶叶基地1个,市级绿茶、工夫红茶、观音茶技术研究中心3家,茶叶科技人才163人。

文化事业

1969年3月,成立董家河公社广播站。1990年更名为董家河乡广播电视站。2011年末,有线电视用户9790户,入户率78.9%。

2011年末,董家河镇有镇文化事业发展服务中心1个,村文化活动中心26个,各类文化专业户12户,各类图书室18个,藏书6余万册。

体育

2011年末,董家河镇有学校体育场2个。5个安装了健身器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16%。

医疗卫生

2011年末,董家河镇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32个,其中镇中心卫生院1家,标准化级卫生室19所,其他门诊部(所)12个;病床74张;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1.7张;固定资产总值335万元。专业卫生人员45人,其中执业医师3人,执业助理医师13人,注册护士12人。2011年,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1.1万人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100%。

社会保障

2011年,董家河镇有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57户,人数83人,支出17万元,比上年增长2%,月人均170元,比上年增长6%;城市医疗救助76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农村医疗保险1979人次,共支出9.8万元,比上年增长2%。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921户,人数1758人,支出151.9万元,比上年增长11%,月人均72元,比上年增长8%。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175人,抚恤事业费支出64.2万元,比上年增长15%;敬老院2所,床位100张,供养农村五保人员60人。社区服务设施2个。全年接受社会捐款186万元,使8126人(次)困难群众受益。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18542人,参保率98%。

基础设施

邮政电信

2011年末,董家河镇有邮政局1个,征订报纸、期刊1.1万份(册),业务收入937万元。电信企业2家,服务网点49个,电话交换机总容量1.5万门,固定电话用户0.8万户,电话用户普及率95%;移动电话用户1.3万户,宽带接入用户0.2万户。

排水管

2011年末,董家河镇镇区有自来水厂2座,年供水21.2万立方米。铺设D600排水管道2000米。

供电

2011年末,董家河镇镇区有35千伏变电站1座。

园林绿化

2011年末,董家河镇有花坛15个,绿化面积0.8公顷。人均绿地面积0.2平方米。

交通

董家河镇境内有信随公路、环湖公路、吴董路3条县乡交通公路干线交会,实现通水泥公路,通车里程120千米。1973年开通客运班车。2011年,日发客运汽车72班次。

文化

地名由来

董家河镇因境内董家河得名。

获得荣誉

2017年11月,董家河镇获评第五届全国文明村镇。

2020年7月,全国爱卫会确认董家河镇为2019年国家卫生乡镇。

参考资料

(受权发布)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和第一届全国文明校园名单.新华网.2021-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