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湛
赵湛,字秋水,号石鸥,明末清初诗人,原籍河北永年区,后迁至邯郸市。性格豪放,岸然自命,与申涵光、张盖、殷岳、刘逢源、路泽农等人唱酬,共同开创河朔诗派。诗作描绘清兵入永年境后,四乡民妇逃难入城的情形,以及挚友张盖佯狂成真的经历。
基本介绍
赵湛,生卒年不详,字秋水,号石鸥,明末清初诗人。赵湛原籍河北省永年县东大堡,后迁到邯郸。赵湛起初勤攻八股文,但考中生员之后,科举不称意,多次乡试未能中举。之后,赵纵情诗酒,豪放不羁,游历四方,国内名山差不多都足迹过。由于他诗做的好,名声远扬,所到之处,都受到当地名士的热情招待。赵湛与同乡诗人申涵光、张盖、刘逢源、殷岳等关系密切,经常互相唱和,时称“广平六才子”。大诗人魏裔介评价赵诗为“萧然冲适,不可攀”,评价很高,曾选赵诗人《溯洄集》。但近人邓之诚先生却称他“诗学少陵,时杂幽燕之气”。并举其《避兵妇女入城聚泣风雨中,宁侍御广开闲舍安寓之》为例:“羽檄喧从大漠还,月氐万队度关。秋原牧马空禾黍,夜帐鸣筝到海山。鸿雁惊来风雨外,啼号声在水云间。忧天豸史开旁舍,千叶青莲济大艰。”诗记清兵入永年境后,四乡民妇逃难入城的情形。诗人在貌似客观的笔致中,分明披露了对时局和对弱女的同情。“萧然冲适”的味儿的确不浓。评价如此差异,当是各自着眼赵诗前后期所致。大约随着时日推移,诗人的心情逐渐平淡下来了。
赵晚年留心理学,研究“性命道德之旨”,即是与世无争,思想已形成体现,无怪诗风亦变了:“闻道悬壶脑,嵌崎不易登。千峰攒户立,曲榄入云凭。断通垂索,崩崖护老藤。滨鸿天地外,谁复意罗。”“萧然冲适”中仍含着对现实人生的淡淡失望。挚友张盖的佯狂成真,对赵湛的刺激颇大。赵湛撰有《玉晖堂诗集》,五卷传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