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古训新编

古训新编

《古训新编》是1995年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李时人

图书信息

出版社: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第1版 (1995年8月1日)

平装: 337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32

ISBN: 7542802577

条形码: 9787542802576

尺寸: 20.4 x 14.4 x 1.8 cm

重量: 422 g

作者简介

李时人,男,汉族, 锦州市人,1949年生。现任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兼文学研究所所长,中国古代文学学科博士研究生导师。1968年高中毕业后当过插队知青和工厂工人。有十馀年自学经历,1980年由王进珊廖序东等教授推荐,被破例录聘为江苏师范大学中文系专业教师,从事本科教学。1986年越级晋升为副教授。1989年调入上海师范大学文学研究所,1992晋升教授。1992年至1995年任文学研究所所长兼中文系副主任。1995年被批准为博士研究生导师,已经培养硕士、博士20馀人。

内容简介

《古训新编》主要内容:历史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一个民族,如果拜倒在祖先的业绩和智慧面前,不肯走出自身狭隘的文化视野,不愿意正视世界的变化,拒绝分享人类共有的经验和知识,坚持一种文化的“自我中心主义”,是没有出路的。但是,对于有着悠久历史和丰厚文化积累的民族来说,想在发展中完全摒弃民族文化中“传统”的东西,也是不可能的。因为每个民族都植根于她的全部历史之中,就像我们无法割断自己与历代祖先的血缘关系一样,我们也无法割断与民族“传统”种种精神上的联系。

面对21世纪,每一个希望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民族都必须努力“建构”具有现代意义和民族个性的思想文化,从而形成有益文明进步的“文化精神”。否则,这个民族便会处于精神的落伍和失重状态,或者成为精神的流浪者,徜徉在他人的阴影下不知所措——这将是极不利于民族兴盛发达的。

目录

(一)立志篇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虽百工技艺,未有不本于志者

人惟患无志,有志无有不成者

有志者事竟成

少年心事当拿云,谁念幽寒坐呜呃

夫志当存高远

人若志趣不远,心不在焉,虽学无成

业无高卑志当坚,男儿有求安得闲

立志欲坚不欲锐,成功在久不在速

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二)学习篇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欲能则学,欲知则问

不学自知,不问自晓,古今行事,未之有也

茧之不缲,则素丝于筐笼;人之不学,则才智腐于心胸

夫学需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学者,所以修性也

德义之所成者,智也;明智之所求者,学问也

人皆知以食愈饥,不知以学愈愚

人有知学,则有力矣

学不可以已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修学务早,及其精专,习与性成,不异自然也

君子之学,不为则已,为则必要其成,故常百倍其功

圣人者,人之所积而致

不积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业精于勤,荒于嬉

学向勤中得,萤窗万卷书

圣人是肯做功夫庸人,庸人是不肯做功夫圣人

人莫不知学之有益于己也,然而不能者,嬉戏害人也

不专心致志,则不得矣

君子壹教,弟子壹学,亟成

用志不分,乃凝于神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

有师法者,人之大宝也;无师法者,人之大殃也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明辨者,思其当然;慎思者,思其所以然-

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蚕食桑,所吐者丝,非桑也;蜂采花,而所酿者蜜,非花也

(三)道德篇

圣人上德而下功,尊道而贱物,道德当身,故不以物惑

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足乎己无待于外之谓德

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克己复礼为仁

兼相爱,交相利

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

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哀哀父母,生我劳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也-

爱子,教之以义方,弗纳于邪

夫和而义,妻柔而正,姑慈而从,妇听而婉,礼之善物也

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国将衰,必贱师而轻傅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君子不以私害公以不贪为宝

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

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君子虽在他乡,不忘父母之国

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万事莫贵于义

正其谊以谋其利,明其道而计其功

见义不为,无勇也

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

言必信,行必果

言丽无信,不知其可也

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四)修养篇

自天子以至庶人,一是以修身为本

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已以安百姓

先天之性天成之,后天之性习成之

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谓之大丈夫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

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

(五)为人篇

(六)处世篇

(七)人生篇

(八)事理篇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