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囊地蛛
异囊地蛛(学名:Atypus heterothecus)是蜘蛛目目地蛛科的一种蜘蛛,雌蛛体长10-20毫米.头部颜色更深,头胸部长,前端宽于后端。体色较雄蛛为浅,呈淡棕褐色,腹部背面为暗褐色,腹面棕褐色。雄蛛体长约10毫米。体态相对雌性稍小,整个身体呈深棕褐色。该物种分布于中国大陆的湖南省、江西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浙江省等地,常栖息于山林树木根部筑巢穴居。异囊地蛛为肉食性动物,多以昆虫为食物,是许多农林害虫的天敌。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湖南。
生境
异囊地蛛栖息在杉、松、黄葛树、油菜及茶园的树根与树干基部,吐丝营管状巢。在洞穴口织网捕捉小型昆虫为食。
形态特征
雌蛛
雌蛛体长10-20毫米.头部颜色更深,头胸部长,前端宽于后端。体色较雄蛛为浅,呈淡棕褐色,腹部背面为暗褐色,腹面棕褐色。8眼2列与雄蛛相似,但不如雄蛛密集,均稍后曲。前中眼直径约等于前中眼间距,前中眼大于前侧眼,后侧眼大于后中眼;前中眼间距大于前中、侧眼间距,后中眼间距约为前中眼间距的3倍,后中、侧眼靠近。颈沟明显。胸部平坦。中窝横向较深,向两侧发出3条放射沟,螯肢较头胸部短,螯基背面明显隆起,螯牙红褐色,刷毛白色。下唇宽大于长。胸板长大于宽,周缘红褐色,其上有4对胸斑,第1对最小,靠近下唇基部,第4对最大。
雄蛛
雄蛛体长约10毫米。体态相对雌性稍小,整个身体呈深棕褐色。8眼排列与雌蛛同,但较雌蛛更密集。头胸部与附肢棕褐色。前中眼区与头胸甲两侧边缘较其他部位颜色较深,腹部背面灰褐色,腹面深褐色。头部隆起,前缘较平直,胸部低平,后缘成弧形。在眼区与中窝之间有一条黑褐色细条斑,两侧各有一条细条斑,其前端不达眼区,后端止于中窝。颈沟明显,中窝横向较深,向两侧各发出3条放射沟。胸部也有细条斑一条,自中窝直达胸部后缘。在解剖镜观察可看到四对胸斑,其中第一、第三对呈长卵圆形,第二对则是最小的呈短卵圆形,第四对则最大呈椭圆形。
生活习性
平时沟纹硬皮地蛛在管状巢的地下部分生活,当捕食时,到地面以上部分管状巢内等待,当慢游的昆虫或其他的小动物爬上巢时,它就根据昆虫或小动物动态,迅速运动到适当的位置,以其细长的螯牙穿过管壁,刺入猎物的体内,注入毒液。然后把丝管割开一缝,把猎物拖入巢内吮吸猎物的体液留下的虫壳、残渣又通过管状巢的顶部开口抛出巢外。以后它又能够修补好捕食时留下的管状巢的破裂口,并盖上一层沙粒,基本恢复原样。异囊地蛛所捕获猎物,主要有白蚁、蚂蚁、蛾类、蝶类、蝇类、蚱蜢、金虫、金花虫科、蝽象、纺织娘和倍足纲及多种害虫等,为林区害虫重要的捕食性天敌。其主要栖息在杉木、松树、黄葛树、油菜及茶园果园等树的根部与树干基部(其他树种也有分布但较少)。
相关文献
潘娟. 异囊地蛛生物学习性初探[J]. 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3).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
异囊地蛛的生物学习性初步研究.黔东南日报.2024-08-01
异囊地蛛 Atypus heterothecus.国家动物标本资源库.2024-08-01
湖湘自然历丨新榜题名㊼最“宅”的蜘蛛莫非是它?.湖南省林业局.2024-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