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瑞芳
王瑞芳 河南鹤壁市人,中共党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82-1986年、1989-1993年在河南大学历史系学习,先后获历史学学士、硕士学位;2003-2006年在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系学习,获法学博士学位。1986-1999年在河南大学任教,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后调入当代中国研究所,任副研究员。2006年评聘为当代中国研究所研究员,2010年评聘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国史系博士生导师。现研究方向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学术专长为当代中国水利史、当代中国经济史及“三农”问题研究。
人物经历
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王瑞芳研究员于11月25日晚为郑州大学历史学院师生做学术报告。
个人简介
河南鹤壁市人,中共党员,研究员。1982-1986年、1989-1993年在河 南大学历史系学习,2006年被评为研究员。2001年被评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国史系硕士生导师,招收国史专业硕士研究生;2010年被评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国史系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研究员。现从事当代中国史研究,主要学术专长是当代中国经济史。
研究成果
出版专著
《土地制度变动与中国乡村社会变革》(获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优秀等级,入选2009年度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社会工作硕士教育中心文库·历史考古研究系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当代中国水利史(1949-2011》(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学术出版资助项目,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版)、《邓小平领导艺术》(黑龙江省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党的三代领导人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理论探索》(党建读物出版社2003年版)等。
主要论文
科研项目
主持多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1)2014年作为首席专家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新中国治水史”(项目号:14ZDB049),在进行中。(2)2011年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大跃进’时期农田水利建设研究”(项目号:11BDJ015),在结项中。(3)2010年主持由朱汉国教授担任首席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当代社会史”的第三卷“中国当代社会生活史”(项目号:10\u0026ZD077),在进行中。
(4)2006年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土地制度变动与中国乡村社会变革”,2008年结项,获“优秀”等级。
参与的其他项目
(1)1995年参加靳德行教授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当代中国思想史丛书·当代中国学术思想史》(撰写5万字),1998年结项。
(2)1998年参加河南省社科规划项目《河南现代史》(撰写10万字),2005年结项。
(3)2001年参加武寅研究员主持的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项目《世界历史》第13册《社会主义国家政治制度》(撰写10万字),2009年结项。
(4)2004年参加张启华研究员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点交办项目《党的思想理论与时俱进的历史考察》(撰写17万字),2010年结项。
(5)2006年参加陈东林研究员主持的当代中国研究所五年规划重点项目《1966-1976年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状况研究》(撰写7万字),2011年结项。
(6)2008年参加民革中央重点交办项目《民革与新中国的建立》(撰写14万字),2009年结项。
(7)2004-2017年参加当代中国研究所重点项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编年》1949年卷、1950年卷、1951年卷、1953卷、1958年卷、1963年卷、1964年卷的撰稿。
个人荣誉
(1)专著《土地制度变动与中国乡村社会变革》获2016年第九届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科研成果奖专著类“三等奖”。
(2)专著《邓小平领导艺术》获“黑龙江省第8届优秀图书奖”二等奖、2005年“当代中国研究所首届优秀科研成果奖”三等奖。
(3)合著《世界历史》第13册《社会主义国家政治制度》获2016年第九届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科研成果奖专著类“一等奖”。
(4)合著《当代中国学术思想史》,1999年获河南省优秀成果“一等奖”。
(5)论文《告别贫困: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扶贫工作》获2009年10月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和中国中共文献研究会主办的“新中国60年与执政党建设理论研讨会”二等奖。
(6)论文《陈云的农业水利思想》获2011年“陈云与当代中国学术研讨会”优秀论文二等奖。
(7)论文《陈云与粮食统购统销》获2008年第二届当代中国研究所优秀科研成果奖“三等奖”。
参考资料
中国社会科学院王瑞芳研究员学术报告会-郑州大学历史学院.郑州大学历史学院.2022-01-21
王瑞芳.中国知网.2024-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