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斑点尖唇鱼

斑点尖唇鱼

斑点尖唇鱼是一种隆头鱼科物种,分布于印度太平洋的礁区和近海沿岸。它们的学名为Oxycheilinus arenatus,又被称为斑点龙、汕散仔、阔嘴郎和斑点鹦。这种鱼属于辐鳍鱼纲鲈形目隆头鱼亚目隆头鱼科尖唇鱼属下的一个种。它们生活在深度为25-60公尺的珊瑚生长的陡峭礁石上,以鱼类、甲壳亚门等为食。斑点尖唇鱼的体长可达21公分,生活习性不明,但可作为食用鱼。它们的分布范围从红海、东非至美属萨摩亚海域。

基本资料

中文名:斑点尖唇鱼

俗名:斑点龙 汕散仔 阔嘴郎 斑点鹦鲷

学名:Oxycheilinus arenatus

英文名:Thin-line maori 隆头鱼科,Arenatus wrasse,Speckled maori wrasse

科名:Labridae

科中文名:隆头鱼科

同种异名:Cheilinus arenatus, Cheilinus notophthalmus, Oxycheilinus mentalis, Oxycheilinus notophthalmus

世界分布:印度太平洋

地理分布:分布于印度-太平洋区,由红海到马歇尔群岛及萨摩亚,北至中国台湾海域等。中国台湾绿岛有发现。

模式种产地:Réunion I.

濒危状态:不在IUCN濒危名单中

栖息环境:礁区、近海沿岸

栖息深度:25 - 46米

最大体长:19 cm

有毒鱼类:否

经济性:是

食用鱼类:是

观赏鱼类:是

形态特征

体延长;头背面平直。吻长,突出;鼻孔每侧 2个;口中大,前位,略可向前伸出;上下颌各具锥形齿一列,前端各有一对大犬齿;前鳃盖骨边缘具距齿,左右鳃膜愈合,不与峡部相逢;体被大形圆鳞。D. IX, 10;A. III, 8-11;P.12;幼鱼尾鳍圆形,成鱼尾鳍内凹;腹鳍短而延长。幼鱼体白色,头及体侧散布橘红斑驳,体侧中央具一暗色纵带,或断裂成5-6段。成鱼体粉红至橘红色,而具淡色斑点或斑驳,体侧中央具一暗色纵带;背鳍第I-III棘膜具黑斑;尾鳍上下叶缘橙红色,中央暗色,末缘淡色。

栖所生态

主要栖息于急陡礁坡的洞穴且软珊瑚或其它无脊椎动物繁生的水域,深度约在25-46公尺左右。主要以甲壳亚门、小鱼以及小虾等为食。

渔业利用

中小型之隆头鱼科,以一支钓、延绳钓或潜水镖鱼较有可能捕获。可被当作观赏鱼,亦可食用,但产量较少。是台湾省新纪录种。

参考资料

尼比宠物网.www.neebe.cn.2011-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