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鲁克林有棵树
《布鲁克林有棵树》是美国作家贝蒂·史密斯创作的半自传体长篇小说,首次出版于1943年。
小说以20世纪初的布鲁克林区区威廉斯堡市为背景,讲述了小女孩弗朗茜·诺兰(Francie Nolan)的成长故事。在家庭不幸、同学歧视和社会不公的逆境中,弗朗茜凭借对阅读的热爱和亲人的支持,展现出坚强不屈的精神。她自学成才,最终考入大学,实现了从贫民窟到知识殿堂的跨越,体现了平凡人追求梦想的勇气和力量。
内容简介
11岁的女孩弗兰西生活在布鲁克林穷人区,和其他布鲁克林小孩一样,她和弟弟尼雷会在外面捡些布头、纸张、金属、橡胶等破烂,每逢周末,她就和弟弟一起去垃圾站卖掉他们捡来的垃圾,换得几枚硬币。她熟悉每一种废品的价格,也知道如何买到廉价的发霉面包。
一心想成为作家的弗兰西天生喜欢读书,逮到什么读什么:经典作品她读,垃圾作品她也读,连时刻表和食品店的价目表她都读。每周弗兰西都会请求图书管理员给她推荐一本好书,如果图书管理员能微笑一下,或是说句友善的话,弗兰西就很开心了。她爱图书馆,也希望图书馆的管理人员能让她钦佩,可惜图书管理员总想着别的事,不大喜欢小孩儿。
弗兰西一直想拥有一本书,实在不行抄写一本也行。她发誓长大后努力工作,好好存钱,将自己喜欢的书全都买下,这个想法对于她来说是个巨大安慰。每个周末,她都会拿着一本书,独自在家,边读书边快乐。
弗兰西的书读完的时候,爸爸也回来了,弗兰西一边帮爸爸熨衣服,一边和爸爸聊天。弗兰西的爸爸是个一无是处的歌手,经常喝得醉醺醺的,但她还是很喜欢爸爸。在她的眼里,爸爸帅气潇洒,比别人的爸爸都要优雅,风度翩翩。
弗兰西的妈妈靠擦洗地板和当看门人维持家用,她是全家的经济支柱。她希望自己的孩子能生活得好一点儿,她梦想着能供养两个孩子上大学。她的外祖母没有文化,连字都不识,却建议弗兰西的妈妈给自己的孩子读《圣经》,读莎士比亚,讲述民间故事和童话,好让孩子虽然处于困境当中,也不至于沉沦。弗兰西姐弟在物质上几乎一无所有,却意外地拥有了巨大的精神财富。
弗兰西跟爸爸亲,跟妈妈疏远,但最了解女儿的,却恰恰是这位母亲。在生产第三个孩子几乎要死掉的时候,母亲吐露了心声,说儿子本来不喜欢读书,如果停他的学,他永远都不会再回去;而弗兰西不一样,她会拼,会斗,她还会回去的,就如同太平梯那里的那棵天堂树。
弗兰西在艰辛的生活中品味着成长的种种无奈:家境的贫穷、同学的歧视、社会的不公……然而她始终像那棵长在水泥地里的树,奋力成长,坚韧不拔。
弗兰西带着自己的梦想,从书中如饥似渴地汲取知识。几经周折,她终于得以进入大学的校门,离开了熟悉的故乡。
创作背景
贝蒂·史密斯,作为20世纪早期德裔移民的后代,成长于纽约布鲁克林的威廉斯堡。她的童年同样充满艰辛,14岁便辍学帮助母亲维持生计。史密斯通过自学积累了知识,并在成年后进入大学深造。她的创作灵感来源于一次雨夜的杂货店之行,她决定写一本书,以记录和反映她的成长经历。1941年,史密斯开始创作《布鲁克林有棵树》,并于两年后成功出版。
人物介绍
弗兰西·诺兰:小说的主人公,一个爱尔兰—德裔的小女孩,出生于清贫家庭。她的父亲虽然多才多艺但无力养家,而母亲则是家庭的经济支柱,对教育有着坚定的信念。
玛丽:弗兰西的祖母,一个聪慧和善的女性,尽管不识字,却拥有丰富的民间故事和生活智慧,对孩子们的成长有着深远的影响。
作品鉴赏
主题思想
在成长小说中,常被突出的是主人公在接受教育和完成各种考验的过程中,培养和发展对社会、道德、情感和自我的认知,逐渐发现或接受自我身份和生活现实,最终达到从少年到青年的转变。显然,《布鲁克林有棵树》有些例外。生存的本能释放,弗兰西选择的是承担,而不是逃避。弗兰西当时还没有接受校园教育,她身上承担的气质来自于从德国移民到美国的父母,也来自于贫弱的社会环境。平缓的节奏贯穿了小说始终,字里行间没有对现实的抱怨,没有不满和愤礴的气息,有的只是对于现实的乐观应对。弗兰西乃至整个家庭都在为生活得更富有而承担着来自于贫困生活的考验,他们坚信自己的能力足以承担他们的生活。
弗兰西承担了那个穷困时代不可避免的生活磨砺,幼小的年纪和坚韧的性格,让人读起来心涌感动。相对于现代主义文学剖析人物心理活动和精神世界,《布鲁克林有棵树》关注于小说人物的行为选择和行为方式,回归于人的本我和生命存在的客观本身。困境时代的生活该如何面对,该怎样生活,弗兰西已经给出了诠释,平平淡淡,坦然面对,没有虚妄,踏踏实实,执著追求自己的梦想。
艺术特色
《布鲁克林有棵树》的节奏平顺舒缓,没有大的波澜起伏,平淡到毫不出奇,但是文字把握上简单、一点也不花哨。
《布鲁克林有棵树》这本书的书名一语双关,一方面指书中提到的天堂树,这种树是唯一能在水泥地里长出来的树。不管它的种子落到什么地方,它都会长出一棵树来,向着天空努力地生长;另一方面象征着主人公弗兰西所具备的一种精神,一种热爱生活、乐观向上、自强不息、奋勇拼搏的精神。
图书影响
《布鲁克林有棵树》作为一部深具影响力的文学作品,获得了多项荣誉和认可,其社会和文化影响力较为深远:
作者简介
贝蒂·史密斯(1896—1972),德国移民的女儿,成长经历与小说主人公相似。她通过自学和大学教育积累了丰富的知识,成为了一位多产的作家和剧作家。《布鲁克林有棵树》是她最著名的作品,为她赢得了广泛的赞誉和多项荣誉。
参考资料
布鲁克林有棵树.豆瓣读书.2023-11-02
布鲁克林有棵树.起点中文网.2024-08-10
https://www.99csw.com/book/78/6078.htm.99藏书网.2024-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