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山冬天
火山冬天通常指较大的火山喷发后引起的夏季降温和冬季升温。最终导致火山爆发后的几年或者一年没有夏天。
释义
火山冬天是指大规模火山喷发之后大气温度异常降低的现象。大规模长寸问持续的布里尼喷发柱可以把大量的火山灰与火山气体输送进入到平流层中,并且喷发物质可以在平流层中长时间搬运,在这一过程中强烈地阻挡原本应该辐射到地球表面的太阳光线,也就致使地球表面温度产生明显的降低喷发之后降温幅度达到一定程度(全球或半球平均温度降低几度或几十度)时,就可以称为火山冬天了。
条件
能够产生火山冬天的喷发规模一般都对应着7级或8级的火山喷发。8级火山(俗称“超级火山”)喷出的岩浆量要大于1000立方千米,但部分喷出岩浆几十立方千米的6级火山喷发也可能产生局部地区的火山冬天效应。如长白山天池火山约1000年前的大喷发,持续数天的布里尼喷发柱把几十立方千米的火山灰喷到平流层内,在欧亚大陆局部地区产生了持续数年降温幅度超过2摄氏度的火山冬天效应。1815年印度尼西亚的坦博拉火山大喷发,使得1816年的北半球成为“没有夏天的年份”,除了约10000人直接死于喷发灾难外,另有8万多人死于喷发之后的饥荒与疾病。火山冬天出现的时间一般在喷发之后的1年就开始显现,喷发后12年的一个小的气候周期内都可能持续。但最强降温幅度常常是喷发后3~4年的时间段。
原因
原因是某座火山发生了一次极其剧烈的爆发,从而产生了大量火山灰到达平流层,遮蔽的阳光,导致气候寒冷。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火山爆发时释放了太多二氧化硫,如1991年皮纳图博火山当时释放了两千万吨二氧化硫,进入高空,反射阳光,导致气温骤降。长期冷却效果主要取决于硫化合物以气溶胶注入上层大气平流层中最高的部分,最不活跃的部分,低层大气降水较少,因此需要很长的时间来清洗气溶胶。最终导致火山爆发后的几年或者一年没有夏天。
历史中的实例
1991年皮纳图博火山爆发,向大气注入了2000万吨二氧化硫,1992年平均全球降温0.5摄氏度,之后2-3年内全球温度降低。
1982年埃尔奇琼火山爆发,注入700万吨二氧化硫,之后全球平均降温0.3-0.5摄氏度。
1883年喀拉喀托火山爆发,降温超过1.2摄氏度,爆发后四年地球异常寒冷,包括1887-1888年,全世界降雪记录。
1815年坦博拉火山爆发,向大气注射了0.1-1.2亿吨二氧化硫,之后1816年被称为“无夏之年”,降温0.5-0.7摄氏度。
1783年冰岛拉基火山爆发,800万吨氟化氢和1.2亿吨二氧化硫,北半球温度大降。
1452~1454年桑江火山爆发,造成全球性遭难,并且引发火山冬天。
1600年秘鲁胡拉普拉瓦火山爆发,1601~1603年全世界都降温,而且降温规模极大,堪比1816年。
1315~1317年塔拉维拉火山爆发,历时五年的冬天,并出现大饥荒。
1257~1259年林加尼火山爆发,降温超过2摄氏度。
1215年长白山爆发2000万吨二氧化硫,全球平均温度降了超过1.5摄氏度。
934年卡特拉火山爆发,2.19亿吨二氧化硫释放,之后消灭了伦敦1/3人口,全球数百万人死亡。中国冬季洛阳开封一带相对于公元933~938年的降温幅度可达5-8摄氏度。
535~536年极端天气事件,世界各地的大火山爆发。
公元前1610年桑托林岛火山爆发,全世界各地都有降温。
科学家推测在7.4万年前印尼多巴湖火山爆发,它喷出了60亿吨二氧化硫,让全球6~10年降温3~5摄氏度,引发大冰期。之后还导致历时1800年的小冰期,直接将威尔康斯冰期推向最高峰。见多峇巨灾理论和人口瓶颈。
参考资料
冬日火山.今日头条.2022-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