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辛治洋

辛治洋

辛治洋,1978年出生于太湖县教育学博士,现任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及硕士研究生导师。他自2006年起担任“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硕士点负责人。辛治洋还担任安徽省少先队辅导员培训与研究基地办公室主任和安徽省芜湖市少工委委员。他曾入选安徽省科学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并获得安徽省教坛新秀等荣誉称号。

教育背景

2000年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获教育学学士。2003年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获教育学硕士学位。专业为比较教育学。2006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获教育学博士学位,专业研究方向为教育哲学。

工作经历

2006年,安徽师范大学工作至今

研究领域和方向

教育哲学、道德教育、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主讲课程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教育学原理、道德教育原理

承担课题

1.“普通高中新课程道德教育研究” 2007 jyxm 035 。2007年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重点项目。主持人。

2.“徽文化视野下的学校道德教育模式研究”,JG08008, 2008年安徽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主持人。

3.“徽文化背景下的学校德育模式研究”,2009sk084,2009年安徽省人文社会科学一般项目。主持人。

4.“安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测评体系研究”,编号:39,2009年度安徽省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课题,主持人。

5.“比较教育视野中的西方教育新思潮专题研究”, 2002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资助项目, 02JA880033。主研。

6.“国外教育的发展”网络课程建设,教育部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络课程项目 立项编号A007,主研。

发表论文

辛治洋. 教师绩效工资制度实施的困境与出路[J]. 中国教育学刊,2012,09:1-4.

辛治洋. 道德内容的绝对性与相对性――兼论道德教育中“对话”的基本内涵[J]. 教育研究,2012,06:44-48.

辛治洋,严雪梅. 从“办出特色”到“特色学校”――关于成功创建“特色学校”的启示[J]. 教育科学研究,2011,10:36-39.

辛治洋,朱家存 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的价值超越――基于安徽师范大学教育学专业的改造实践[J]. 中国高教研究,2011,08:43-45.

辛治洋. 班主任专业化:为什么这么难?[J]. 中国德育,2010,06:21-23.

辛治洋. 地域性学校德育模式的“三化”困境――以安徽省绩溪中学为个案[J]. 中国教育学刊,2010,02:42-44.

辛治洋. 推进中小学学校改进的深入研究――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管理学科学术委员会第10次学术年会综述[J]. 中小学管理,2010,01:24-26.

辛治洋. 超编:制约农村小学教师队伍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及其突破――基于对安徽省太湖县农村小学教师相关数据的分析[J]. 教师教育研究,2010,01:35-39.

辛治洋. 安徽省普通高中学生道德状况调查报告[J]. 课程。教材。教法,2009,06:63-69.

辛治洋. 先进性科学性开拓性――学习顾明远先生素质教育理论有感[J].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03:12-15.

辛治洋,张志华. 让班主任的“批评权”更具针对性[J]. 教育科学研究,2009,12:18-20.

辛治洋,张志华 我国公民教育研究的世纪图景[J]. 思想理论教育,2008,18:35-39.

辛治洋. 什么知识最有价值――追问中的问题与教育启示[J].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5:121-125.

辛治洋,刘娟 “爱国”能否成为道德评价的直接指标[J]. 中国德育,2008,05:9-12.

辛治洋. 批判教育学解读[J]. 比较教育研究,2006,07:6-11.

辛治洋. 道德判断与道德教育[D]. :南京师范大学,2006..

辛治洋. 论道德理性的教育[J]. 青少年研究(山东省团校学报),2006,01:3-6.

辛治洋. 从操纵到交往――论教师参与教学的三种方式[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21:43-46.

辛治洋. 批判教育学的困境与出路[J]. 比较教育研究,2004,09:7-10+6.

辛治洋. 质疑“非典”时期的特殊招生政策[J]. 中小学管理,2003,09:45-46.

辛治洋. 论阿普尔教育理论的批判性[D]. :西南师范大学,2003..

辛治洋. 比较教育与批判[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06:63-67.

辛治洋,徐辉. 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开发――以《国外教育的发展》网络课程为例[J]. 现代教育技术,2002,03:46-50+79.

辛治洋. 当前我国多元文化教育研究存在的问题及思考[J].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03:94-97.

辛治洋. 学陶研陶为师陶继承创新求发展――全国陶行知教育思想与当代教育改革学术研讨会综述[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01:174-176.

著作与教材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