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式通用机枪
80式通用机枪,全称80式7.62毫米通用机枪,是中国根据从越南缴获的苏联PKMS7.62毫米机枪的基础上研制的,于1979年开始仿制,1980年通过设计定型,1983年通过生产定型。
80式通用机枪完全继承了AK步枪结构简单、稳定可靠的优良传统,枪身容易分解、擦拭。弹链进出口和抛壳口具有防尘盖,这些防尘盖平时始终处于防尘状态,只有机构运动过程中才会打开,在浸水、泥沙等环境的试验中表现也非常可靠。80式通用机枪的总体布局协调紧凑,部件匹配合理,线型流畅。
80式通用机枪并未被中国军队正式列装,而是主要用于外贸出口。
发展沿革
研制背景
1979年2月中旬,中国军队在边境地区发动了对越自卫反击作战,并缴获了大量的武器装备。这些武器很多是苏联援助给越南的,战后中国的相关部门对这些武器进行了对比试验和研究,仿制成功了1980年式7.62毫米通用机枪,简称80式通用机枪。
研制历程
1979年,中国引进了80式7.62mm通用机枪技术资料,进行了全面的仿制、通关及试生产,一次仿制成功。产品质量、成枪性能均达到了该产品生产技术条件要求。
1979年,对80式7.62mm通用机枪与苏联PKMS7.62通用机枪进行对比鉴定试验。1981年,80式7.62mm通用机枪与67-1式7.62mm轻重两用机枪,同时在全国几军区作性能对比试验,绝大多数人认为,80式性能明显优于67-1式。成都军区步校对80式机关枪和67式机枪进行了全面对比试验。结论是80式的射击精度、寿命完全能满足战术、技术使用要求,优于67式机枪。
1983年7月通过了产品生产定型,工厂形成完整的生产线,进行批量生产。
装备情况
80式通用机枪使用范围广泛,尤其适用于山地、丘陵作战,特别适用于空降兵、海军陆战队和快速反应部队等世界十大特种部队的使用。
基本设计
整体结构
80式通用机枪口径为7.62毫米,全长1192毫米,总重12.6千克(枪身重7.9千克,枪架重4.7千克),轻于67-2式的15.5千克,初速825米/秒,理论射速750发/分,战斗射速250发/分。平时使用时以重机枪为主,有效射程1000米,作轻机枪使用时,有效射程800米,必要时还可实施对空射击,高射最大仰角72°。每挺枪配备200发弹链4条、弹盒4个,100发弹链2条、小弹盒2个。
80式通用机枪继承了AK突击步枪结构简单、动作可靠的优良传统。容易分解、擦拭,弹链进出口和抛壳口具有防尘盖。这些防尘盖平时始终处于防尘状态,只有机构运动过程中才会打开,在浸水、泥沙等环境的试验中表现也非常可靠。80式通用机枪的总体布局协调紧凑,部件匹配合理,线型流畅。
80式机关枪的抛壳口、输弹口及弹链出口都有防尘盖。枪弹在碰抛壳挺前,枪机框左侧凸起顶杆打开机匣上抛壳口处的防尘盖,准备抛壳,抛壳后,防尘盖自行关闭。在枪机框向后运动时,弹链出口的防尘盖也即随之开启。
动作原理
80式通用机枪采用机头回转式团锁机构。击发后,在发射药气体作用下,弹丸向前运动,当弹丸越过导气孔时,一部分火药气体经导气孔进入气室,冲击活塞及相连的枪机框向后运动。枪机框上的击铁随之向后,击针缩入枪机内,在枪机定型突笋和枪机框定型槽的相互作用下,枪机回转,实现开锁。此后,枪机框与枪机一起继续惯性后退,在后退过程中,完成取弹、抽壳、抛壳等动作,同时枪机框压缩复进簧。
击发机构
80式通用机枪的击发机构为平移击锤式击发机构,利用复进簧推动枪机框打击击针。发射机构由扳机、阻铁、阻铁簧、保险、扳机轴、限制销、限制销簧组成,这些零件均装在发射机座上,保险机构为强制保险。 当保险处于击发位置时,阻铁在簧力作用下上抬,与枪机框的扣合高度不小于2毫米。当扣动扳机,下压阻铁,解脱枪机框时。当保险处于保险位置时,阻铁被强制上抬,保证扣动扳机也不能解脱枪机框。当枪机框在前方位置时进行保险,枪机框后端面与扳机上的前保险齿之间接触高度大于2毫米,避免拉枪机框时与阻铁相卡死造成故障或损坏零件。
导气装置
80式机关枪为放气式气体调节装置,枪机框后退所需能量的大小靠放气量的多少来调整。调节器两侧不对称地分布着一个直径3.5毫米的圆孔和一个宽度为 3.5毫米的长孔。当调节器位于1号位置时,此两孔与导气箍两侧的圆孔相对,两侧排气,使枪机框获得后退能量为最小。调节器位于2号位置时,只有一个孔相对,只有一孔放气,使枪机框后退能量增大。3号位置时,调节器将导气箍两个孔都封闭,不排气,能量最大。
枪架
80式通用机枪枪架为轻型弹性架,采用滑动式驻锄。枪架由上架、下架两大部分组成。上、下架不分离,上架由枪架身、支撑杆、立轴、高低紧定手柄、精瞄机等零部件组成,通过凸轮夹紧。射击时,全枪向后平移,因此必须抵肩射击。方向限制器为两个薄而有弹性的元件,可在齿板上滑动,限制方向射界。下架由3条架杆、齿板、制动手柄、立轴座等组成。为了使调解方便,80式通用机枪还设置了精瞄机,通过锥套预先调整到一定的松紧程度,依靠偏心轴转动使支撑架上下移动,达到微调高低和起到自动紧定的作用。
瞄准具
80式机关枪的机械瞄具由弧形表尺和圆柱准星组成。表尺及表尺座装在受弹机盖上。表尺板上的照门缺口为长方形,宽1.3毫米。表尺板上刻有横向分划,每格2密位,可在100m—1500m距离上进行调整。准星由准星座,准星滑块和准星组成,结构简单,调整最方便,准星滑块与准星座为紧配合,施力以后可以校正瞄准线的偏斜。
供弹
80式机枪采用弹链供弹,后退时输弹,双程供弹。取弹钩位于枪机框上方,当枪机框开始向后运动时,取弹钩开始从弹链中抽取枪弹,并向后拉。与此同时,枪机框上的供弹螺旋面推动拨弹臂上的滚轮,使拨弹臂向左转动,拨弹齿带动弹链向中心运动。枪机框继续后退时,受弹器盖上的压弹挺在簧力作用下使枪弹向枪膛轴线运动。当弹底缘与弹膛轴线同一角度时,受弹器盖上的挡弹片曲面对弹底缘作用,使枪弹脱离取弹钩进入受弹器座的进弹槽内。枪机框复进时,机头推枪弹底缘,枪弹在受弹器座引导槽作用下按进弹路线进入弹膛。
80式机关枪的拨弹机构为单程输弹式,曲拐形的拨弹臂装于机匣内,拨弹臂左下端的滚轮与枪机框左侧的曲线槽扣合,其上的突起则与枪机框右侧的导棱扣合,形成回转轴心。枪机框后坐时,拨弹臂在枪机框下面的部分从左向右运动,而在枪机框上面的部分则向左运动并同时抬起。在整个运动过程中,拨弹臂顶端的拨弹齿将弹链的枪弹拨至拨弹板上,装在受弹器盖上的弹性阻弹齿便抓住枪弹,使其定位,从而实现枪弹由右向左的进弹过程。
附件
80式机枪配备有空包弹装置,具体操作方式为打开受弹器盖座,把枪机框拉到后方挂在阻铁上,将空包弹装置装入受弹器座底部进弹口两侧小槽内,使该装置的两翼片贴合于受弹器座的台肩平面。放下受弹器座,将枪机框放回前方,关闭受弹器盖。然后取下枪口的消焰器,换上空包弹枪口罩,装上空包弹即可进行射击。
性能参数
参考资料
衍生型号
CS/LM4通用机枪
80式通用机枪后来改为使用北大西洋公约组织7.62X51mm弹药,并命名为CS/LM4通用机枪。
86式并列机枪
广泛装备国产装甲车辆的86式并列机关枪,其原型即为80式,就是由80式改进的坦克机枪型。
服役情况
由于考虑到装备的继承性等问题,80式通用机枪并未被中国军队正式列装,但是在外贸市场上,由于80式通用机枪物美价廉,受到很多国家的欢迎,至今仍享誉海外。
总体评价
80式通用机枪物美价廉,受到很多国家的欢迎,至今仍享誉海外。(《名枪》杂志评)
80式通用机枪使用范围广泛,尤其适用于山地、丘陵作战,特别适用于空降兵、海军陆战队和快速反应部队等世界十大特种部队的使用。( 《轻兵器》评 )
与原型的PKM一样,80式机枪也具有结构简单、动作可靠、结构紧凑、重量轻等优点。(《枪炮世界》评)
参考资料
80式通用机枪.枪炮世界.2024-07-21
中国80式7.62毫米通用机枪至今仍大量出口(图).新浪网.2024-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