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92式重机枪

92式重机枪

92式重机枪,是日本帝国陆军二战中最有名的重机枪,也是侵华日军步兵的压制性武器。以法国“哈奇开斯”机枪为蓝图,于昭和天皇七年(1932年)在三年式重机枪的基础上改进而成。

该枪初速800米/秒,表尺射程2700米,射速每分钟500发,采用导气式自动原理,其实际射速也只有200发/分。加之该枪全重54.4千克,射手负担比较重。

发展历程

研制背景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陆军在中国东北战场主要压制武器为十一年式轻机枪和三年式重机枪。三年式重机枪(大正三年定型)口径为6.5毫米,而当时欧美军事强国重机枪普遍使用7.7毫米子弹。相比之下,三年式重机枪明显威力不足,而且防空射击时射程距离也不够。

研制历程

于是,日本陆军于1932年(昭和七年)在三年式重机枪基础上,开发定型一种使用7.7毫米子弹的重机枪,由于增大了口径,加强加大了枪体使其更加坚固,也导致全枪重量增加。这一年是日本皇纪二五九二年,该枪定名为“九二式重机关枪”。其基本构造沿续了三年式重机枪的构造。其瞄准装置采用了光学瞄准镜,远距离的命中精度相当高。子弹涂油装置以及供弹机构与三年式机关枪相同,增加了下八字型握把,以及枪口消焰器。发射方法也不是手指的扳机式,而是变为对推的压铁式。因其特有的发射声音,盟国的士兵们称为“啄木鸟”。

装备历程

92式重机枪在侵华战争和太平洋战争中,作为日本陆军的主力重机枪大量使用。整个战争中一共生产了4万多挺92式重机枪,有3万挺以上用在了侵华战争中。

基本设计

92式重机枪相比三年式重机枪除了口径由6.5毫米增大到7.7毫米,尾部的射击把手也由框式改为折叠式。同时,92式重机枪由于采用的是空气制冷的原理,在枪管上增加散热片以利持续射击,但也正是由于枪身和枪管布满散热片,整枪重量达到了55.3公斤,甚至超过了水冷式的马克沁机枪。枪身的重量虽然增加了不少,但相比水冷机枪减少了水箱的保障,从而提高了恶劣环境下的作战能力。在当时,气冷式取代水冷式是世界的趋势。

在供弹方式上,九二式采取了金属板式供弹,30发的弹板供弹火力持续能力上略显不足。但子弹固定性良好,卡壳情况大为减少,且弹板利于存储运输,比链式弹链环境适应能力强。也正是由于弹板供弹,造成了92式重机关枪的射速和同时代的其他重机枪相比明显偏小,实际射速只有250发/分钟,与同时代的德国MG42通用机枪的1200发/分钟的射速相比,差距明显。加之弹板的自身重量较大,对士兵的行军携带负担较大。不过,尽管92式重机枪的射速较慢,但相对而言该枪的射击精度却大为提高,是所有交战国中精度最高的重机枪,据称日军试射时射手在二百米上上靶率为七成。

性能参数

以上资料来自

评价

枪身较重,达55公斤,不便于机动;靠金属弹板供弹,操作不便且易卡壳;发射速度比同时期其他国家的机枪慢,理论射速每分钟450发,实际射速每分钟仅200发;战时更换发热的枪管困难。

参考资料

“转盘机枪”是志愿军的标志之一丨盘点抗美援朝志愿军经典武器 .百家号.2023-11-11

抗战·装备①|日军手枪为何叫王八盒子?三八大盖又是什么?.澎湃新闻.2023-11-11

川军踏草鞋背大刀抗战 烟杆上标"不除日寇不回乡".中国新闻网.2023-11-11

井延坡丨细数新四军武器:从“歪把子”到“马克沁” .百家号.2023-11-11

抗日战争时期中日军队武器装备之比较 .中国军网.2023-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