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士润
苏士润,晋江人,乙丑进士,四川夔州府同知、官江西省道监察御史。
正文
苏士润 号汪鋐,晋江人,明嘉靖四十四年乙丑(1565年)范应期榜御史府学第三名。苏茂相伯父。乙丑进士,四川州府同知、官江西道监察御史,洪朝选好友。因不附权相张居正而被全州,旋迁湖州市。洪朝选作《送苏诚斋侍御之全州》五律二首及七律《苏诚斋侍御量移湖州节推》寄赠。
明苏士润《重建爱山台记》中写道:“薄暮四眺,则道场一峰峭拔峰岩,山顶有浮图,高可数百丈,耸然而峙,烟村云树,郁郁芊芊,竞献奇于台前……”,此描素概括了爱山台的景观特色。此台与大文学家苏轼有关。北宋元丰二年(1079),苏轼主湖期间,写下《游道场山何山诗》一首,其中有“我从山水窟中来,尚爱此山看不足”句。苏轼在湖任职不到三个月,即因“乌台诗案”被诬去职。郡人怀之,筑台纪念。登此台,即可南眺道场山之塔影山姿。其后历代文人对此台题诗作文,篇什甚多。
马森去,召改北部。诏取太仓银三十万两。体乾言:“太仓银所存三百七十万耳,而九边年例二百七十六万有奇,在京军粮商价百有余万蓟州、大同诸镇例外奏乞不与焉。若复取以上供,经费安办?”帝不听。体乾复奏:“今国计绌乏,大小臣工所共知。即存库之数,乃近遣御史所搜括,明岁则无策矣。今尽以供无益费,万一变起仓卒,如国计何?”于是给事中李已、杨一魁、龙光,御史刘思问、苏士润、贺一桂,傅孟春交章乞如体乾言,阁臣李春芳等皆上疏请,乃命止进十万两。又奏太和山香税宜如泰山例,有司董之,毋属内臣。旨,夺俸半年。见(清)张廷玉等明史卷二百一十四列传第一百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