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四川旋木雀

四川旋木雀

四川旋木雀(黑枕黄鹂普通亚种:Certhia tianquanensis)是一种分布于中国西部山区的雀形目鸟类,隶属于旋木雀科旋木雀属。该物种于1995年被描述为新物种,最初被认为是欧亚旋木雀亚种。四川旋木雀在高海拔(2,500-2,830米)的老龄云杉林中繁殖,但在冬季可能会进行局部高度迁移。该物种的分布范围非常有限,仅在五个地点发现,其中大部分分布在老龄云杉林中。该物种的种群数量估计不到1000只成年个体,分布范围为19,690平方公里。该物种曾被IUCN列为易危物种,但新的研究表明它并不像之前认为的那样稀有,因此在2008年被降级为近危物种。

发现历史

四川旋木雀是由四川农业大学的鸟类学家李桂垣在1991-1992年期间在天全县喇叭河自然保护区采集的标本中发现的新物种,最初认定为是旋木雀(Certhia familiaris)的一个亚种,命名为旋木雀天全亚种(C.f.tianquanensis)。后经过对其鸣声进行音频分析和脱氧核糖核酸鉴定后,将天全亚种提升为独立种。四川旋木雀是由中国鸟类学家发现并独立命名的第二个鸟种。此前由中国学者发现、描述并命名的鸟类新种,要追溯到1932年由中山大学任国荣教授所发表的金额雀(Alcippe chrysotis)。

形态特征

四川欧亚旋木雀与旋木雀西南亚种(C.f.khamensis)相似,上体呈浓栗褐色,杂以浓棕色纵纹。颏和喉部呈丝白色,胸部、腹部和上胁呈灰棕色。

分布范围

四川省旋木雀是中国特有种,主要分布于四川和陕西南部的山区。2000年,孙悦华,Jochen Martens 在洪雅县瓦屋山顶发现了李桂垣所描述的这种旋木雀,通过形态比较、鸣声分析和脱氧核糖核酸鉴定,认定其为一个独立的物种——四川旋木雀(Certhia tianquanensis, Li)。2004年,Paul Holt (英国)在陕西秦岭太白山录到了类似四川旋木雀的叫声,并给德国鸟类学家J. Martens寄送了相关录音。2005年5月6~15日,孙悦华,Jochen Martens 通过录音回放和捕捉辨认,发现四川旋木雀在秦岭确实有分布。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