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豪口镇
麻豪口镇位于公安县境东南部,距县城斗湖堤镇仅15公里,总面积182.1平方公里,麻豪口镇共有28个行政村、352个村民小组,52369人(2017年),耕地面积81443亩。
沿革
1955年为江南农场,1975年改为公社,1981年更名为麻豪口公社,1987年建镇。1996年,麻豪口镇面积84.7平方千米,人口3万人,辖江南、麻口、鹅港、黄岭镇、民主、北堤、沙岗、新沟、新华、砖桥口、白龙、朱湖、平南县、月湖等14个行政村和北堤、麻豪口、黄水套3个居委会;裕公乡面积97平方千米,人口4.7万人,辖郑河、马尾套、赵家湾、火吧、裕华、沙厂、民旺湖、民建、联盟、五四、工农、友好、周场、项岭荨等4个行政村和沙厂、横堤市2个居委会。
撤销裕公乡,并入麻豪口镇。2004年,镇政府驻麻豪口,人口63032人,面积192.8平方千米,辖麻豪口、黄水套、沙厂、横堤市4个居委会和江南、麻口、鹅港、黄岭镇、民主、北堤、沙岗、新沟、新华、砖桥口、白龙、朱湖、平南、月湖、荆丰、郑河、马尾套、赵家湾、火把、裕华、沙厂、民旺、中国民主建国会、联盟、五四、工农、友好、周场28个行政村。2005年,辖麻豪口、黄水套、沙厂、横堤市4个居委会和江南、麻口、鹅港、黄岭、北堤、沙岗、新沟镇、新华、砖桥口、白龙、朱湖、平南县、月湖、荆丰、郑河、马尾套、赵家湾、裕华、沙厂、民旺、民建、联盟、工农、友好、周场24个行政村。
【2013年代码及城乡分类】421022105:~001121麻豪口社区~002220裕公社区~003220沙场社区~004220白龙港社区~201122荆丰村~202122麻口村~203220北堤村~204220沙岗村~205220新沟村~206220新华村~207122砖桥口村~208220江南村~209220鹅港村~210220黄岭村~211220沙厂村~212220周场村~213220马尾套村~214220赵家湾村~215220民旺湖村~216220工农村~217220联盟村~218220友好村~219220裕华村~220220白龙港村~221220平南村~222220月湖村~223220郑河村~501220陆逊湖渔场
行政区域
麻豪口镇面积:192.8平方千米人口:63032人代码:421022105全镇辖4个居委会、24个村委会:麻豪口、黄水套、沙厂、横堤市、江南、麻口、鹅港、黄岭镇、北堤、沙岗、新沟、新华、砖桥口、白龙、朱湖、平南、月湖、荆丰、郑河、马尾套、赵家湾、裕华、沙厂、民旺、中国民主建国会、联盟、工农、友好、周场。镇政府驻麻豪口。
地理
麻豪口地名始于清光绪年间,当时这里只有一个叫毛三婆的女人驾渡,称毛三婆渡口,后来有个姓曹的渔民在这个渡口施麻,因捕鱼多使这里出了名,而改称毛三婆渡口为麻濠口,后写作麻豪口。1981年由江南农场改为麻豪口人民公社,1984年改为麻豪口区,1987年改为麻豪口镇,2001年原裕公乡和原麻豪口镇合并,镇政府设在麻口,仍称麻豪口镇。
麻豪口全镇共有28个村,352个村民小组,辖区内有14607户,总人口52369人(2017年)。
地理位置:麻豪口镇位于公安县境东南部,距县城斗湖堤镇仅15公里,东临长江,与江陵郝穴、石新厂隔江相望,西靠崇湖,北接斗湖堤镇、闸口镇、杨家厂镇,南接藕池镇,省级公路“公-石”线贯穿麻豪口镇,总面积182.7平方公里,其中陆地占80%,水域占20%。
1955年为江南农场,1975年改为公社,1981年更名为麻豪口公社,1987年建镇。1988年,裕公乡并入麻豪口镇。麻豪口镇民营企业16家,其中全县重点民营企业(资产在500万元以上)4家,即鸿基铸造厂、华泰汽配厂、裕兴油脂化工厂、芦花荡米厂,主要产品有:制动股、套管、各种标准件、优质菜籽油、精米等。民优特产主要有:黄鳝、龙虾、螃蟹、中华鳖、黄桑;优质砂梨、柑橘属、橙子、柚子、西瓜、太平果及大面积的优质蔬菜。
经济概况
2001年,麻豪口镇农业实现总产值1.58亿元,同比增8%,农民人均纯收入2090元,同比增长9.8%,农民负担总额为1136.45万元,比上年减少80.03万元,亩平比上年减少9.97元。
2001年,麻豪口镇企业实现增加值7900万元,完成企业总产值1.9亿元,实现利润总额1180万元,税金970万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294万元,完成营业收入1350万元,实现利税75万元。
2001年,麻豪口镇财政收入641万元,其中预算内收入399万元,财政支出393万元。年末各项存款余额2700万元,其中居民年末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800万元;年末各项贷款余额660元,其中农业贷款560万元。
麻豪口镇交通发达,有移民公路15条,全长84.3公里,乡村大道19条,总长97公里,移民公路桥42座,总长1000米。兴建分洪移民房64栋,878间。麻口是麻豪口镇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现有文化站1个,广播站1个,新闻播放覆盖面积160平方公里,邮局2个,电信局2个,麻豪口镇已开通程控电话1746门,综合集贸市场2个,小学27所,中学2所,在校学生总数9865人,教师总数573人。卫生院1个,医生35人,病床60张,脑血吸虫病防治站1所,福利院2个,兽医站1个,其他机构和部门一应俱全。
效益农业
在发展农业产业上,主要是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在“六字”上下功夫:引导、示范、服务,主抓“三推进”,突出“三特色”。一是样板工程推进整体结构调整。麻豪口镇建立了十大镇级样板工程,这些样板做到“六有”,即有牌子、有基地、有效益、有行政责任人、有主攻技术措施、有技术指导员,使群众在致富路上看有样板,学有典型,有序引导麻豪口镇农业生产走上高产高效之路。二是试验示范推进新科技应用。主要是围绕大宗作物品种改良作文章,实行保优技术栽培革命。麻豪口镇分别建立了四大示范基地(江南村水稻“两优培九”基地,工农村千亩“鄂杂1号”丰产基地,郑河村千亩“华杂”改良型示范基地,裕华村油后棉高产示范基地),并在裕华村(由计划生育干部邹沫)投资8万元建立了镇级科技示范园,引进高科技产品6项,已初步获利,市场前景看好。三是发展农庄经济推进土地流转。
(1)抓住“水乡”特点,突出发展“养鳝”特色。麻豪口镇沟渠纵横,湖泊众多,水产资源丰富,、抓住“水乡”这个特点,大力发展养鳝业,大户网箱养、水田大田养有机结合起来。麻豪口镇的庭园养鳝户已达到6000户,战友麻豪口镇农户的55%,新发展1200户,麻豪口镇已达到7200户,面积12万平方米,年产量50万斤,产值864万元,户平增收500元;网箱养鳝已发展1000口,2万平方米。
(2)抓住“椒棉套作”为代表的优化模式特色,在规模效益上做文章。麻豪口镇围绕县六优工程模式,结合麻豪口镇的镇情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路,麻豪口镇主要是壮大十大优化模式样板来推进整体产业调整,一是以裕洲垸为主体的椒棉套作样板,麻豪口镇面积达5000亩(联盟、友好、民旺);二是以江南、黄岭为示范的油渣果稻样板,麻豪口镇面积达5000亩;三是以江南、黄岭为示范的果--瓜--菜样板,麻豪口镇面积达5000亩;四是以荆丰、郑河为示范的常年蔬菜生产样板,麻豪口镇面积达5000亩;五是以友好、联盟为示范的油--瓜--棉样板,麻豪口镇面积达50亩;六是以友好、郑河千亩连片油稻示范样板,麻豪口镇18000亩(油菜下水田:郑河、友好、三新、江南);七是以月湖、朱湖为示范的稻田养蟹样板,麻豪口镇800亩;八是公石沿线庭园养鳝样板,麻豪口镇达到7200户,新增了1200户。九是以联盟、新华为示范的三元杂交猪样板,麻豪口镇达500户;十是以农庄大户胡美兰等承包低湖田、开挖渔池地为示范的稻鱼共生、鱼鸭混养样板,麻豪口镇达3000亩;这十大样板有标牌明示,有技术资料,有市场效益分析,有科技责任人,有行政责任人,并在不同环节组织不同对象相互观摩、学习、借鉴,相互促进,让农民群众学有样板、调有目标、干有劲头。(3)抓住水果特色,在优质上做文章。麻豪口镇现有水果面积1.2万亩,主要集中在以江南村为中心的沿“公一石”线上,主要品种是砂梨、柑橘属、橙子、太平果,为了在扩面积、增收益上做文章,麻豪口镇突出抓了水果的优质品改,对适龄果树实施了高位换头,已换头800亩,柑桔稼接脐橙、碰柑、红心柑等名优品种;梨树县稼接华丰梨新品种。同时,加大力度推广砂梨套袋和涂梨果灵技术,以进一步提高砂梨品质,增强砂梨产量,有效防治病虫害,增强市场竞争力。麻豪口镇江南村通过品改后,1200亩的果树在2001年水果总产就达到5500吨,年创收320万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