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是企业在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过程中使用的记账科目。
科目设置
核算范围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科目用于核算企业的无形资产减值情况。
明细核算
该科目应按照不同的无形资产项目进行明细核算。
减值处理
在资产负债表日,若无形资产出现减值,则应按减值金额,借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贷记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科目。
期末余额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科目的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了企业已经计提但尚未转销的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计提方法
计提条件
企业持有的无形资产,如其账面价值高于可收回金额,则应计提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计提分录
借:资产减值损失——计提的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贷: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处置处理
一旦计提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即使后期无形资产价值有所恢复,在现行深圳市会计条例下,已计提的减值准备也不得转回。此外,当无形资产发生减值后,应对剩余使用年限内的摊销额进行调整。在处置无形资产时,应相应结转已计提的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相关法规
会计制度
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应定期评估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若发现账面价值高于可收回金额,应及时计提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并将其计入当期的资产减值损失。对于前期已计提减值准备的无形资产,如果其价值得到恢复,根据2007年的新会计准则,已计提的减值准备仍不可转回。同时,当无形资产发生减值后,应对其在剩余使用年限内的摊销额进行调整。
税法规定
税法规定,企业计提的无形资产减值准备不属于确定性的支出,因此不得在所得税税前扣除,应进行纳税调整并增加应纳税所得额。然而,当企业因转让处置无形资产而冲销已计提的无形资产减值准备时,应允许企业进行相反的纳税调整,即调减应纳税所得额。
实例分析
以一家公司在2003年1月转让专利技术为例,该公司于2001年1月购买该专利技术,成本为18万元,预计摊销期为10年。2001年12月31日,公司计提无形资产减值准备10,800元。在此案例中,公司的会计处理和税务处理涉及到多个方面,包括无形资产的初始计量、每月摊销、减值准备的计提以及最终的处置。在这些过程中,会计处理和税务处理可能存在差异,特别是在所得税申报时,需要对无形资产的摊销和减值准备进行相应的纳税调整。
参考资料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有道.2024-10-30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有道.2024-10-30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会计百科.2024-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