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路中运量公交系统
作为本市首条专用道行驶、信号优先的中等运量公交线路,延安路中运量公交71路东起延安东路外滩,西至沪青平公路申昆路,全长约17.5公里,贯通了上海中心城区极为重要的东西向交通走廊。
中运量公交与大运量的地铁、小运量的地面公交相对应,运能一般可达每小时1.5万人次,有效补充线路原有的运能不足。延安路中运量71路采用“全程+区间”的日常运营模式,全程为延安东路外滩申昆路枢纽站,线路长度17.5公里,途经黄浦江、静安区、长宁区、闵行区4个区。区间为黄陂北路申昆路枢纽站,线路长度15.5公里,均可与多条轨道交通线路及公交线路接驳。延安路中运量71路实施站站停靠运营,全程设置22组双向+1个单向中途停靠站点,区间设置20组中途停靠站点。
项目建设原因
交通拥堵,出行效率低下,已经成了特大型城市的通病。如何改善上海市城市交通效果,从专家学者到市民百姓都已经给出了答案——只有大力实施“公交优先”战略。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上海第一次做交通规划时,就提出“公交优先”。2012年12月29日,国务院正式发布《关于城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指导意见》,将“公交优先”提升至前所未有的国家战略高度。
然而随着轨道交通网络的扩大,轨道交通的出行比重呈现持续快速的提高,而相应的传统地面公交比重不断下降。据统计,虽然上海市每年地面公交线路、车辆投放都在增加,公交服务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但客流量持续下降,2015年比2014年下降了4.4%,从中心城区到郊区公交客流量都在减少。
上海市要创建国家公交都市,让“公交优先”的步伐走得更扎实,地面公交不能成为短板。交通专家指出,目前上海公交车的线网不尽合理,主干线上重复线路过多,车辆准点率低,车次间隔时间长,造成公交车的吸引力不高。在上海交通委的设想中,地面公交线路经过优化调整后,将形成“鱼骨状”公交线网,以大客流的线路作为主干,其余线路与之形成衔接。建设中运量的目的之一就是 完善线网结构,提高运输效率,最根本的就是 提高公交对市民出行的吸引力。
如果说“公交优先”是特大型城市解决交通拥堵的主要出路,那么进行各种积极的探索和尝试是必需的。71路中运量公交系统的开辟,就是一次探索上海市发展落实“公交优先”国家战略新路径、实施以市民需求为导向进行地面公交供给侧改革的有效尝试,最终为市民乘客提供高品质的公共交通服务。
线路运营方案
主线(71路、71路区间)
全程车为18米接式,配置40辆(含备车1辆);区间车为12米单机式,配置28辆(含备车2辆),均为低地板车型,与站台无高低差,方便乘客上下车。
基本走向:自延安东路外滩起经延安东路、延安中路、延安西路、沪青平公路、申昆路至高虹路。
运营时间安排,全程首末班车时间:申昆路枢纽站为4:30-22:30,延安东路外滩为5:30-23:30;区间首末班车时间:申昆路框纽站为6:00-20:00,黄陂北路为7:00-21:00。
支线(1250路、1251路)
支线车为12米单机式,配置9辆(1250路)+6辆(1251路)(含备车1辆)。
接驳线(835路)
接驳线为12米单机式,配置5辆(含备车1辆)。
基本走向:自申昆路枢纽站起经高虹路、七莘路、虹渝高架路、申贵路、兰虹路、申长路、申兰路、申滨南路、申滨南路地道、申昆路、高虹路止(环线)。
线路硬件设施
自动扶梯
中运量71路的外环路站、凯旋路站、江苏路站、华山路站、西藏中 路站这五座车站有自动扶梯与人行天桥相连接。
站台屏蔽门
站内左右两侧各有上行线和下行线的停靠点,分别可以停靠两 辆18米长的全程车。车辆停站以后,站台屏蔽门将与车门同步开启供乘客上下车。
到站信息、乘车舒适度预告
“就像地铁车站上显示屏可以预告下一班车何时到达一样,车站 的电子显示屏也有这样的功能,并且配有广播系统。”负责车站建设的石经理说。
在中运量71路华山路站,一些细心的乘客发现,候车区域55寸显示屏的“到站信息预告”出现了一项新内容:除了原有的天气预报、途经线路、轨交换乘信息及车辆到站时间预告外,新增乘车舒适度预告。在到站时间右侧,用三种颜色的公交车图标表示不同舒适度,绿色代表“舒适”,黄色代表“适中”,红色代表“拥挤”,界面一目了然。根据大屏幕滚动显示的舒适度,乘车可提前判断来车是否拥挤,要不要换其他交通方式,或再多等一辆车。
专用信号灯
明年通车后,58个路口都将依靠此信号灯及智能系统,实现公交优 先快速通行。
建设者告知,专用信号灯的红绿灯时长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智能化自我调整。不同的路口会有配套的公交优先策略,来保障中运量公交能够快速通过准时到达。比如,当感应到一辆中运量公交即将通过路口时,信号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本着公交优先的原则,可能会适当延长绿灯时间,让在远处的中运量公交车顺利通过,从而提高公交效率。目前常规公交在延安路公交专用道上的平均车速是12公里/小时,中运量公交的运营车速预计达20公里/小时,全程约18公里的路线,单程需要45分钟左右。
周边公交线路调整
延安路的线路优化措施为:停靠5站及以上的市区线路9条,实施撤并和缩线,酌情配套补充其他公交接驳线服务;停靠3站或4站的市区线路6条,停站规模缩减至1站或2站,维持基本换乘需求;停靠1站或2站的市区线路21条,结合后期中运量公交系统建设期间的交通组织同步优化调整;不停靠的线路21条,结合周边道路交通条件将线路调出延安路通道或者增设停靠站形成换乘;青浦市通郊线路7条,结合中运量公交系统建成运营,酌情同步缩线调整。
具体线路的优化方案是:针对中心城线路,2017年计划调整现状线路22条,并新辟接驳线路4 条。具体方案为:撤销线路2条:925路、936路;缩线线路10条:127路(或12××路)、42路、48路、709路、721路、748路、776路、沪青盈专线(含区间)、沪朱专线、沪莲专线;调整线路走向10条:71路(中运量主线)、112路(112路区间)、113路、855路、911路、911区间、941路、946路、七宝1路、沪唐专线;新辟线路4条:新辟接驳线,弥补71路调整、776路西段缩线替代服务及大虹桥商务核心区、国家会展中心配套服务2条线路。
针对青浦市通郊线路,考虑中运量公交系统建成后,路侧公交专用道取消,线路与社会车辆混行,高峰期间运营效率大大降低。计划将沪青盈专线(含区间)、沪朱专线、沪莲专线3条青浦市通郊线路缩线进入申昆路枢纽站,可与延安路中运量线路实现无缝衔接、同站换乘,并提高线路运能和乘客出行快捷性。
线路吉祥物
吉祥物“量量”以中运量车头为造型灵感,提取前视窗、L ED显示屏、前车灯等硬件元素,同时保留了车头两侧的红色线条以增强识别。整体呈现出一个方头方脑、喜气洋洋、憨态可掬的卡通形象。车头比例被拉大,既充满喜感,又引人注目。与吉祥物同时设计诞生的,还有中运量71路的线路标志,直接提炼车体侧视图的轮廓造型,简捷明了,突出行业特性。
参考资料
沪中运量公交沿线装专用信号灯 明年初试运营.新民网.2018-01-21
来车挤不挤 大屏告诉你 中运量71路华山路站试点“便民神器”.新民晚报.2018-01-21
沪首条中运量公交线明年一月试运营 22条线路将调整.新民晚报.2018-01-21
申城首个公交吉祥物诞生 方头萌娃“量量”即将跳上中运量71路.新民晚报.2018-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