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桃花尖山

桃花尖山

据千百年传说,桃花尖有蟠桃树上千株,山巅有庙宇一座,并有修仙道姑几十人,后因道姑中有修炼成仙者而各奔天庭南北,从此桃花尖留下了许多动人传说......

基本简介

地理位置

桃花尖,海拔约1100m,本地陆拔约900m,为永修第二高峰山,山巅面积约百余亩;该山位于今江西省赣西北的幕布山脉中段,九岭小山脉北端,即今江西省永修县林镇司马行政村旁,该村位于桃花尖山下。

民间传说

东汉时,永修县(秦汉时曾建制为“海昏县”)大部分板块曾是三国时期的古战场,据说三国名将周仓的故里就在桃花尖山脚下的周家寨(后称“跑马场”),战事间孙吴吴主孙权之母曾到过山下的金灵寺中避过难并焚香许愿,传说死后就葬于桃花尖山腰间,出葬那天,当重逾千斤的棺抬至半山路中时突然狂风大作并飞沙走石继而倾盆大雨,八仙及送葬队伍只好放下棺椁紧急避雨,风歇雨停之后突然放晴,当再抬棺继续攀山前行时,不料棺椁踪影绝无,但路上却留下了孙母足痕,当按痕索迹直至去处,原来孙母已葬于此;因为天助,后来就有“天葬坟”一说至今。

后有多人登得巅峰考证,关于山巅有桃树ー说,除了有不少野桃树以外并未见有蟠桃古树;关于庙宇一说,除了在杂木丛中寻得大量红色大石条块之外也无庙宇踪影,经分析,这或许是秦汉时期的战事烽火台遗址,这类似于现代的军事信息差转台或雷达站。关于“天葬坟”一说,那里除了三座着实如坟模样即自然形成的整体大石冢外,并未见有真正的人为坟茔。关于“朝天笏”,在天葬坟对望的山坳上确有一柱约8m高的自然扁形石条耸立着,犹如古时大臣朝见天子上奏时用的玉笏。关于“马喷水”,是指桃花尖山腰间的一条桃花港中下游的一处自然景观瀑布,此瀑布落差约50m,宽10m,春上水旺时爆布倾泻而下时犹如天马喷水,其水雾飞溅数十米高远而蔚然壮观,现因在上游建坝蓄水发电而即将消失。关于“金灵寺”,大山脚下原确有一座前后殿、中天井规格的庙宇叫“金灵寺”,儿时常进寺神睹,放牛时也偶尔避过雨,寺门前有一株一人难抱的桂花古树,近旁有两株三人合围的罗汉松,据方家考证,此树至今已达1700余岁,这证明三国之前此处已经建庙并种下罗汉树苗为证,由此,孙母入庙避难也不为讹传。不过此庙在文革中被毁,现已荡然无存;幸哉,但有两株千年罗汉松仍为活的见证。

如今,桃花尖山下的柘林水库发电站大坝是亚州第一大土坝工程发电站,因将源自于幕布山麓而下的江西省第二大河流--修水(也叫修河或修江)在此截流而形成的柘林千岛之湖,其湖光山色不但秀美宜人,其整个生态环境均已达国际标准;近前,江西柘林湖国家森林公园已被列为江西省著名风景区和国际度假旅游风景区,不久将进一步提升为一个具有国际会议、国际展览展销、国际娱乐消费、国际禅养修身健身ー体化的国际化风景区。

相关资料参考:

柘林湖人帖图:永修县第一山--桃花尖(海拔约1100m.本地陆拔约900m)

有诗云:

一朵祥云绕山巔,

碧水青山映蓝天,

此景此物何时起?

今已口传三千年。

要问此山名之故?

只因蟠桃长满山;

再问有谁可作证?

只因道姑早成仙。

2012.05.15

柘林湖人:感谢永修人论坛众访客读图后的赞誉,不过身为永修人却不知永修第一山实为遗憾,故回帖答之:

身在永修心莫懒,

竟然不知桃花尖,

山下两株罗汉松

如今已寿1700年!

要知古木在何处?

柘林司马村中见;

今生不睹一陋识,

来世再睹必遗憾。

谁疑古木不千岁?

再去孙吴孙权

金戈铁马古战场,

海昏大地扎营盘;

孙母闻此有金灵,

进庙焚香避过难;

不幸逝后情不了,

天葬坟塜山腰间;

若再不信查遗址,

烽火台筑在尖巅。

永修县名山谁有份?

非它莫属桃花尖!

2012.05.16

1楼云居山下人:评论时间: 2012-06-05 22:20:06

写得好!

永修有人不出户,

居然不知桃花尖!

可惜青山妄作证,

孤陋寡闻奈何天?

陈长斌回复楼主:桃花尖,雾层层,朝天笏,天葬坟,马喷水,洒金银,七仙女,把洞门,避酷暑,那里行?桃花尖,看奇闻。

楼主柘林湖人:说得好!应为“桃花尖上云沉沉,玉笏正对天葬坟,马喷水中涵金银,七个仙姑把山门,一个山门没把住,三个和尚来丢人”登山看水哪里好?要登就登桃花顶,北眺武昌汉阳市,南眺洪都英雄城。

6月10日 18:12回复置顶删除

(2012年9月24日陈长俊辑)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