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宪权
刘宪权,男,1955年生于上海市,华东政法大学刑法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荷兰艾柔默斯大学法学博士。
现任华东政法大学刑事法学研究院院长、职务犯罪预防研究中心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上海市刑法学研究会会长,上海市委法律专家库成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人物经历
从1983年起开始为博士生、硕士生和本科生开设《当代刑法理论前沿问题研究》、《刑法总论》、《刑法各论》、《刑法专论》、《金融犯罪研究》、《港澳台刑法比较研究》、《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理论与实践》等多门课程。曾于1995年底至1998年初在新华社香港分社研究室(当时的新华社香港分社相当于中央政府的派出机构)参加香港回归过程中的法律问题研究。2003年4月作为国际访问学者赴美国考察学习。长期从事刑法学研究,重点研究涉人工智能刑法规制、经济犯罪、金融犯罪、涉信息网络犯罪、职务犯罪等领域。
教学荣誉
刘宪权教授从教近30年,培养博士生50余名,硕士生190余名,本科生数万名,连续20年被全校学生投票选为“我心目中的最佳教师” ,并先后被评为“宝钢教育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教师”、“上海市高等教育教学名师”,“上海市劳动模范”、“上海市领军人才”、“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劳动模范”)、“全国高等教育教学名师”、“上海市教育功臣”、“上海市首届教书育人楷模”、“中国法学高产作者”、“中国杰出人文社会科学家”、“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入选全国首批“万人计划”(即中组部“高端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项目;先后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项(首席专家)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国家法治与法学研究项目1项,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课题、上海市教委重点课题10余项,在《法学研究》、《中国法学》、《法商研究》、《法学家》、《政法论坛》、《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检察日报》、《解放日报》、《法治日报》等报刊杂志发表论文60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40余部,著作、论文获国家和省部级优秀成果奖10余项,多项研究成果被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u003c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u003e有关信用卡规定的解释》、《反洗钱法》、《刑法修正案(六)》、《刑法修正案(七)》、《刑法修正案(八)》、《刑法修正案(九)》等法律法规所采纳;被聘为上海市“东方讲坛”讲师团成员作法制宣传教育讲座50余次,为相关部门作法治理念及司法实务讲座300余次,被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上海市检察院等20余家司法机关聘为咨询专家和审委会顾问,常年担任电视台、电台法制节目特邀嘉宾,是上海市地区家喻户晓的知名公众人物;担任兼职律师承办案件300余件,其中重大案件33件,成功无罪辩护15件。
人物成就
科研成果
在《法学研究》、《中国法学》、《法商研究》 、《法学家》 、《政法论坛》、《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解放日报》等核心报刊杂志发表论文600余篇。独著和参著:《人工智能:刑法的时代挑战》、《刑法学名师讲演录》、《金融犯罪刑法学原理》、《金融犯罪刑法学新论》、《中国刑法理论前沿问题研究》、《证券期货犯罪理论与实务》、《金融犯罪理论专题研究》、《金融犯罪刑法理论与实践》、《金融犯罪刑法学专论》、《刑法学专论》等学术著作共40余部;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证券犯罪研究》、《金融犯罪研究》、《涉信用卡犯罪研究》、国家“七五”法学重点研究课题《各国刑法比较研究》、国家“九五”重点图书选题《金融风险防范与犯罪惩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重点研究课题《犯罪与刑罚理论专题研究》、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邪教活动的法律控制》等课题;并为上海市重点学科刑法学科的学科带头人。主编《刑法学》、《中国刑法学》、《刑法学专题理论研究》、《金融犯罪案例研析》等多本教材。
承担课题
(1)涉信息网络犯罪刑法规制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014年10月-2017年10月,首席专家
(2)互联网金融犯罪法律规制研究,中国法学会重点委托项目,2016年—2017年,项目负责人
(3)涉信用卡犯罪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11年6月—2013年6月,项目负责人
(4)金融犯罪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05年6月—2007年6月,项目负责人
(5)证券犯罪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02年6月—2004年6月,项目负责人
(6)侵犯知识产权罪惩治研究,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项目,2009年6月—2011年9月,项目负责人
(7)打击拐卖人口犯罪的法律对策,美国政府资助项目,2002年1月-2003年6月,项目负责人
(8)突发性公共危机的法律应对研究,上海哲学社会科学课题,2004年3月-2006年4月,项目负责人
(9)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研究,上海市教委重点课题,2004年7月-2006年7月,项目负责人
(10)中国刑法理论前沿问题研究,上海教委重点学科课题,2002年9月—2005年9月,项目负责人
(11)社会转型时期的刑事法理论,上海茂盛国际有限公司委托,2004年1月-2004年8月,项目负责人
研究项目
“七五”期间全国法学重点研究课题《各国刑法比较研究》
国家“九五”重点图书选题《金融风险防范与犯罪惩治》
联合国科教文组织重点研究课题《犯罪与刑罚理论专题研究》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证券犯罪研究》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邪教活动的法律控制》和《突发公共事件的法律应对研究》
上海市教委重点课题《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研究》、《侵犯知识产权罪惩治研究》
美国政府资助项目《打击拐卖人口犯罪的法律对策》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证券期货犯罪研究》、《金融犯罪研究》、《涉信用卡犯罪研究》
学术著作
(1)《刑法学名师讲演录》,专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
(3)《金融犯罪刑法学专论》,专著,北京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2010年版
(4)《金融犯罪刑法理论与实践》,专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5)《刑法学专论》,合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6)《证券期货犯罪理论与实务》,专著,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7)《证券期货犯罪比较研究》(英文版),专著,荷兰艾柔默斯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8)《金融犯罪理论专题研究》,合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9)《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理论与实务》,合著,北京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2007年版
(10)《刑法学》,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11)《打击拐卖人口犯罪的法律对策》,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2)《中国刑法理论前沿问题研究》,主编,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3)《中国刑法学年会文集(2005年度)第二卷:实务问题研究》(上、下册),主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4)《刑法学研究(第1卷)》,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5)《刑法学研究(第2卷)》,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2006年版
(16)《犯罪与刑罚理论专题研究》,副主编,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17)《刑法学研究(第3卷)》,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8)《刑法学研究(第4卷)》,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9)《刑法学研究(第5卷)》,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20)《刑法学研究(第6卷)》,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21)《刑法学研究(第7卷)》,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22)《刑法学研究(第8卷)》,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23)《刑法学研究(第9卷)》,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24)《刑法学研究(第10卷)》,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
(25)《刑法学研究(第11卷)》,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
(26)《刑法学研究(第12卷)》,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
(27)《金融犯罪案例研析》,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28)《证券期货犯罪刑法理论与实务》,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29)《中国刑法学讲演录(第二版)》,专著,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30)《涉信用卡犯罪刑法理论与实务》,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
(31)《金融犯罪刑法学原理》,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
(32)《刑法学名师讲演录(第二版)》,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年
主要学术论文
(1)《故意犯罪停止形态相关理论辩证》,《中国法学》2010年第1期
(2)《罪数形态理论正本清源》,《法学研究》2009年第6期
(3)《我国金融犯罪刑法分类质疑》,载《法学评论》2007年第4期,独著
(4)《妨害信用卡管理罪疑难问题刑法评析》,载《政法论坛》2008年第2期,独著
(5)《\u003c刑法\u003e第13条“但书”条款司法适用相关问题研究》,载《现代法学》2011年第6期
(6)《“职业绑手”受雇控制被害人行为定性研究》,载《政治与法律》2012年第2期
(7)《\u003c刑法修正案(六)草案\u003e评析》,载《法学》2006年第2期,独著
(8)《传统刑事司法理念的反思》,载《法学》2005年第5期,独著
(9)《共同证券期货犯罪疑难问题探讨》,载《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独著
(10)《证券、期货犯罪的刑事立法及其完善》,载《法学》2004年第5期,独著
(11)《我国洗钱罪的刑事立法完善》,载《政治与法律》2005年第6期,第一作者
(12)《假冒专利罪客观行为的界定与刑法完善》,载《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第一作者
(13)《我国洗钱罪的刑事立法完善》,载《政治与法律》2005年第6期独著
(14)《建立和谐社会突发危及应对机制的法制轨道》,载《法治研究》2005年第4期独著
(15)《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数额认定分析》,载《法学》2005年第6期独著
(16)《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刑法适用与完善》,载《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第一作者。
(17)《“银广夏事件”的刑法思考》,载《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独著
(18)《我国刑事司法解释时间效力的再思考》,载《法学》2002年第2期,独著
(19)《我国刑法理论上的牵连犯问题研究》,载《政法论坛》2001年第1期,独著
(20)《2001年中国刑法学研究会年会综述》,载《法学》2001年第11期,独著
(21)《关于绑架、拘禁索债型犯罪定性若干问题研究》,载《法学》2001年第9期,独著
(22)《论金融诈骗罪的非法占有目的》,载《法学》2001年第7期,独著
(23)《操纵证券、期货交易价格犯罪行为的刑法分析》,载《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0年第6期,独著
(24)《论我国新刑法中的结合犯》,载《法学》第2000年第8期,独著
(25)《婚内定“强奸”不妥》,载《法学》,第2000年第3期,独著
(26)《完善证券期货犯罪刑事立法》,载《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2月,独著
(27)《操纵证券期货交易价格罪行为方式之解读》,载《法商研究》2005年第1期,独著
(28)《信用卡诈骗的司法认定》,载《政法论坛》2003年第3期独著
(29)《“性贿赂”行为犯罪化不足取》,载《法治论坛》2003年第2期独著
(30)《刑民交叉案件中刑事案件对民事合同效力的影响研究——以非法集资案件中的合同效力为视角》,载《政治与法律》2013年第10期,第一作者
(31)《操纵证券、期货市场罪“兜底条款”解释规则的建构与应用》,载《中外法学》2013年第6期,独著
(32)《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对刑法适用之影响》,载《法学》2013年第12期,独著
(33)《关于中国金融犯罪的刑事立法发展》,载《立命馆法学》2013年第1号,独著
(34)《刑事法治视域下处理虐童行为的应然路径》,载《青少年犯罪问题》2013年第1期,第一作者
(35)《克减冤假错案应当遵循的三个原则》,载《法学》2013年第5期,独著
(36)《论刑法中法律拟制的设置规则》,载《中国刑事法杂志》2013年第9期,第一作者
(37)《刑法严惩非法集资行为之反思》,载《法商研究》2012年第4期,独著
(38)《论内幕交易罪最新司法解释及法律适用》,载《法学家》2012年第5期,独著
(39)《限制或废除死刑与提高生刑期限关系论》,载《政法论坛》2012年第3期,独著
(40)《信用卡“养卡”,“套现”行为的刑法定性分析》,载《法学》2012年第7期,独著
(41)《骗取小额贷款公司贷款的定性研究》,载《中国刑事法杂志》2012年第9期,第一作者
(42)《盗窃罪新司法解释若干疑难问题解析》,载《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3年第6期,独著
(43)《论我国金融犯罪的刑罚配置》,载《政治与法律》2011年第1期,独著
(44)《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停止形态研究》,载《法学杂志》2012年第4期,第一作者
(45)《我国\u003c刑法修正案(八)\u003e时间效力司法解释规定评析》,载《法学杂志》2011年第8期,第一作者
(46)《涉信用卡犯罪对象的评析及认定》,载《法律科学》2014年第1期,独著
(47)《论互联网金融刑法规制的两面性》,载《法学家》2014年第5期,独著
(48)《操纵证券、期货市场罪“兜底条款”解释规则的建构与应用——抢帽子交易刑法属性辨证》,载《中外法学》2013年第6期,独著
(49)《自贸区建设中刑法适用不可回避的“四大关系”》,载《政法论坛》2014年第5期,独著
(50)《论互联网金融的行政监管与刑法规制》,载《法学》2014年第6期,第一作者
(51)《非法行医致人死亡法定刑设置不足与完善》,载《人民检察》2015年第10期,独著
(52)《互联网金融时代证券犯罪的刑法规制》,载《法学》2015年第6期,独著
(53)《互联网金融市场的刑法保护》,载《学术月刊》2015年第7期,独著
(54)《经济活动中以停止供货相威胁行为性质之司法认定》,载《政治与法律》2015年第8期,独著
(55)《论信息网络技术滥用行为的刑事责任——《刑法修正案(九)》相关条款的理解与适用》,载《政法论坛》2015年第6期,独著
(56)《互联网金融股权众筹行为刑法规制论》,载《法商研究》2015年第6期,独著
(57)《内幕交易违法所得司法判断规则研究》,载《中国法学》2015年第6期,独著
(58)《刑事立法应力戒情绪——以为视角》,载《法学评论》2016年第1期,独著
(59)《贪污贿赂犯罪最新定罪量刑标准体系化评析》,载《法学》2016年第5期,独著
(60)《网络犯罪的刑法应对新理念》,载《政治与法律》2016年第9期,独著
(61)《互联网金融平台的刑事风险及其责任边界》,载《环球法律评论》第6期,独著
(62)《网络谣言的刑法规制》,载《法学家》第6期,独著
(63)《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罪法定刑设置及适用》,载《现代法学》2016年第5期,独著
(64)《我国金融犯罪刑事立法的逻辑与规律》,载《政治与法律》2017年第4期,独著
(65)《中国刑法发展的时代脉动——97刑法颁布实施20年刑事法治纵览与展望》,载《法学》2017年第5期,独著
(66)《网络移动支付环境下信用卡诈骗罪定性研究》,载《现代法学》2017年第6期,第一作者
(67)《论新型支付方式下网络侵财犯罪的定性》,载《法学评论》2017年第5期,独著
(68)《网络侵财犯罪刑法规制与定性的基本问题》,载《中外法学》2017年第4期,独著
(69)《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定罪量刑标准再析》,载《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7年第6期,第一作者
人物荣誉
(1)专著《证券期货犯罪比较研究》(英文版),荷兰艾柔默斯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获2002—2003年华东政法大学优秀专著奖。
(2)论文《我国刑法理论上的牵连犯研究》,获2002年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3)论文《WTO与经济中心城市治安管理》,获2002年中国警察学会理论研讨一等奖。
(4)论文《和谐社会视野下突发金融事件应对机制的法律思考》,获2005年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三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奖。
(5)论文《论拐卖人口犯罪的刑法完善》,获2005年中国法学会“西湖杯”优秀刑法论文特别奖。
(6)论文《和谐社会视野下的突发危机应对机制的建立》,获2005年中国法学会“构建和谐社会法治保障”征文二等奖
(7)著作《证券期货犯罪理论与实务》,获2006年第二届全国法学科研成果三等奖。
(8)主编的《刑法学》教材,2007年获上海市普通高校优秀教材一等奖。
(9)著作《金融犯罪刑法理论与实践》,2009年获第三届全国法学科研成果奖二等奖。
(10)论文《罪数形态理论正本清源》,获上海市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11)著作《金融犯罪刑法理论与实践》,获上海市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12)著作《金融犯罪刑法学专论》,2012年获上海市普通高校优秀教材二等奖。
(13)论文《新中国刑事法治中罪刑法定原则的发展》,2011年获中国法学会“马克昌杯”优秀刑法论文二等奖。
(14)获“2011年中国法学高产作者”荣誉称号。
(15)获“2012年中国法学高产作者”荣誉称号。
(16)获“2013年中国法学高产作者”荣誉称号。
(17)获“2014年中国法学高产作者”荣誉称号。
(18)获“2015年中国法学高产作者”荣誉称号。
(19)获“2016年中国法学高产作者”荣誉称号。
(20)论文《罪数形态理论正本清源》(载《法学研究》2009年第4期),获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21)2019年与2020年被授予华东政法大学“杰出教学贡献奖”与“杰出科研贡献奖”。
有关语录
1.我们应该把刑法改叫“国际经济刑法”括弧,就业主要面向海牙国际法庭~
2.不管是鸡还是鸭,都是卖淫~
3.上我的课从来没有人睡觉的~上我的课还要睡觉那只能说明你确实要睡了~
4.有些人还在讲话,同学们,你旁边的人讲话你就推他一下~”
5.(某男在车内意欲强奸某女)某女看他身强力壮,知道只可智取不可力敌,就对那男的说“这里不方便,我知道个地方很方便很舒服~”(来到那个地方,男的被女的推进粪坑)那男的一边爬一边说“我要你好看”,女的一听就慌了,就踩那男的的手,男的一痛,就掉下去,就吃屎,爬,踩,掉下去吃屎~再爬,在踩,再掉下去,再吃屎~这样过了几个回合,那男的吃饱了,不动了~
6.(一个民工意欲强奸某女)那女人对他讲“我不能和你发生性关系,因为我怕生小孩,不过也不能让你白来,就让你摸摸好了。”那个民工说:“好的。”
7.那个哈佛大学的教授居然回答~~~(以下省略N字),我一听那不是公然向我挑战吗?我就又问他~~~(省略N字),他没有话讲。我看他答不出也就不为难他了,因为他确实不懂中国刑法嘛~
8.有一次我去嘉兴市(本人家乡哦)办个案子,那个公诉人问我~~~~(省略N字)我问他什么学校毕业的,他说是某某学校的,我对他讲,你应该再来华东政法大学进修两年~
9.一年打赢4个挪用公款的案子是很难的,可是我做到了
10.我曾经办过一个案子,被告人是一个光头,公安另外找来了十二个头发浓密的人,让目击证人从十三个人中指认出谁是外号叫“光头”的犯罪嫌疑人……法官在法庭上听到我关于这一段的辩护都笑了,我对法官说,你不能笑的,发生这种事情你怎么还能笑得出来
11.你怎么低头啊,不能低下你高贵的头颅~
12.(期末来答疑)大家好,我叫刘宪权,你们可能不认识我~~
13.同学:刘老师,你好
刘:恩,我好~
14.上我的课还睡觉,你这不是刺激我吗?
15.你们不要吓我,我胆子很小的~
16.我们学校的刑法老师的水平都是超一流的,当然,也包括我喽
17.我水平有限,教的不好~当然,这是我谦虚咯~
18.某女生(对着话筒):你想想啊,~~~~
刘:我会好好想一想的~
几分钟后,刘:我好好的想了一想,这个问题是这样的~~~
后来又讨论一个案例,刘又把话筒递给那个女生,说“你好好想一想,这个问题怎办”
19.管制是我们国家的独创,不过这个独创一直没有没有别的国家效仿,那就有问题了~
20.在犯罪中止里,真正因为感到对不起人民对不起党而放弃犯罪的还是很少的
21.以前工人的地位是很高的,我问一个人你在哪工作,他说江南造船,我要仰视他的,现在他说他在江南造船厂工作,我的第一反映就是,他有可能下岗~
22.小案例这个题型实际上是我创造的,事实证明效果还是很好的~
23.你偷刘晓庆的钱,那只是牛身上一根毛,偷我的钱,我就可能揭不开锅了
24.我是老教师了,难道还不能解决你们的考试问题吗
25.我高考的时候凭借自身努力,数学考了13分~
参考资料
李强今天为新一届市委法律顾问颁发聘书,要求使法治成为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新民网-头条号.2021-09-16
刘宪权.华东政法大学法学院.2022-01-07
人工智能:刑法的时代挑战.当当网.2019-01-18
金融犯罪刑法学原理.当当网.2019-01-20
刑法学名师讲演录(第二版) 一本精彩、生动的刑法学名家讲演录.当当网.2018-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