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杰明•贡培兹
本杰明·冈珀茨(1779年3月5日—1865年7月14日)是英国一位自学成才的数学家和精算师,后来成为皇家学会院士。冈珀茨主要以冈珀茨死亡率定律——他于1825年公布的一种人口模型而知名。他是早期动物权利活动家和发明家路易斯·冈珀茨以及诗人以撒·冈珀茨的兄弟。1865 年 7 月 14 日,冈佩茨因癫痫去世。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本杰明·冈珀茨在1825年为英国一家保险公司工作时,试图找到一个估计各年龄段的死亡率的简捷办法。在收集、统计了他所在地区的死亡率后,他发现了一个有趣的规律:婴儿有较高的死亡率,随后每年都下降,直到10-15岁青春期时死亡率达到最低点。青春期之后,死亡率急剧增加,大约每10年翻一番,这个趋势一直持续到80岁。他接下来调查了不同历史时期的英国、法国和瑞典的死亡率,都发现了同一模式。于是他认为他发现了一个自然规律——“死亡率定律”。
死亡率定律
冈珀茨的死亡率定律也适用于其他动物:在性成熟时期,动物的死亡率达到了最低点,之后开始成指数增长。这个定律的背后有其生物学原因。自然选择是通过生殖起作用的,如果体内有害的因素(例如致病基因)在生殖期或之前就开始表现出来,那么其携带者很难留下后代,这些有害因素就很容易被自然选择淘汰。而如果这些有害因素在过了生殖期才开始起作用,这时候其携带者已留下了后代,它们就不容易被淘汰。其结果是体内有害的因素集中在到了生殖期的晚期或过后才逐渐爆发。在不同的发育时期,生殖力越强,自然选择压力越大,由内在因素引起的死亡率就越低,反之则越高,从而形成了过了青春期后死亡率成指数上升的冈珀茨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