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鳍金梭鱼
尖鳍金梭鱼(学名:Sphyraena acutipinnis),又称尖鳍魣,俗名针梭、大魣,为辐鳍鱼纲鲈形目鲭亚目金梭鱼科的一种。体长可达80厘米。
形态特征
体延长,略侧扁,呈亚圆柱形。头长而吻尖突。口裂大,宽平;下颌突出于上颌;上颌骨末端及前鼻孔之下方;上下颌及腭骨均具尖锐且大小不一之犬状齿,锄骨无齿。延长鳃耙数1。体被小圆鳞;侧线鳞数129-138。具两个背鳍,彼此分离甚远;腹鳍起点正好位于背鳍起点之下方;胸鳍短,末端不及背鳍起点;尾鳍全期为深叉形。体背部青灰蓝色,腹部呈白色;侧线下方具一暗色纵带,死后不显;腹鳍基部上方具一小黑斑。尾鳍暗色;余鳍灰白或淡色。
分布范围
广泛分布于印度-太平洋热带及亚热带海域,西起非洲东部,东至马贵斯及土木木群岛,北至日本南部,南部至澳洲东北部。中国台湾各地均产。
栖所生态
主要栖息于大洋较近岸的礁区、内湾、湖区或河口域,常成大群数一起于夜间活动。游泳能力强,活动范围广,并无固定的栖所。肉食性,以礁区的鱼类及头足纲为食,包括各种鱼类幼鱼、沙丁鱼等。
主要价值
渔期全年皆有,可利用定置网、流刺网或拖曳钓等渔法捕获,本种鱼肉味不错,适合煎、烤、油煎、红烧、煮汤或碳烤皆不错,为鲜美的食用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