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茶果
山茶果,灌木,高约2-6米,枝条开展;小枝圆柱形,稍有稜角,嫩时被短柔毛,老时脱落,暗紫色或紫褐色;冬芽卵形,先端较钝,无毛或仅在先端鳞片边缘微有短柔毛,紫褐色。叶片卵形、椭圆形或长椭圆形,长3-7.5厘米,宽2-4厘米,先端急尖。
介绍
,基部圆形或宽楔形,边缘有尖锐锯齿,在新枝上的叶片锯齿粗锐,常3,稀5浅裂,幼叶上下两面均被短柔毛,老叶上面近于无毛,下面沿中肋及侧脉有短柔毛;叶柄长1-2.5厘米,有短柔毛;托叶草质,窄披针形,先端渐尖,全缘,微被短柔毛。花4-8朵,集生于小枝顶端,花梗长2-2.5厘米,有柔毛或近于无毛;苞片膜质,线状披针形,先端渐尖,全缘,内面被柔毛,早落;花直径2-3厘米;萼筒外面近无毛或有柔毛;萼片三角卵形,先端尾状渐尖,全缘,长5-6毫米,外面无毛,内面密被绒毛,约与萼筒等长或稍长;花瓣长椭倒卵形,长1.5-1.8厘米,基部有短爪,淡粉红色,在花蕾时颜色较深;雄蕊20,花丝长短不齐,约等于花瓣之半;花柱3-5,基部有长柔毛,较雄蕊稍长。果实近球形,直径6-8毫米,红色或褐黄色,萼片脱落,果梗长2-3厘米。花期4-5月,果期8-9月。
产地
产辽宁省、山东省、陕西省、甘肃省、江西省、浙江省、湖北、湖南省、四川省、贵州省、福建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生山坡杂木林或灌木丛中,海拔150-2000米。分布日本、朝鲜等地。
用处
春季着花甚美丽,可供观赏。山东、辽宁有用作苹果砧木者。日本广泛用为苹果砧木。
区别
本种与山荆子 M. baccata (L.) Borkh. 异点,在于具有3裂或5裂的叶片,叶片在芽中呈对折状,叶边锯齿较粗,上下两面有毛,萼片与萼筒等长,两种易于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