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戒律学
《道教戒律学》是由任宗权撰写的书籍,由宗教文化出版社于2008年2月1日出版发行。该书旨在通过系统性地阐释道教的文化传统,增进公众对道教的理解。
作者简介
任宗权,湖北省道教协会副秘书长、武汉市道教协会副会长、武汉市道教文化研究会秘书长、武汉市道教大道观住持、武汉市第十一届青联委员。1968年11月18日出生于陕西省省蒲城县,1992年于中国中国道教学院“高功班”进修,先后曾于河南省、湖北、湖南省、云南省、江苏省、陕西及辽宁省道教知识学习班主授全真韵学、斋醮科仪、章函符印篆等知识。2002年中国道教全真派第三次“千山五龙宫玄都律坛”开坛传戒被中国道协聘为传戒八大师之一的登莱大师,著作有《玄门日诵早晚经注》(合著)《道教手印研究》《道教章表符印文化研究》《道教科仪概览》,发表的代表性论文有《道教全真韵考》《南岳全真韵考》《丽江纳西音乐初考》《道教宫观里的钟鼓文化》等,发表的道曲有《愿相随》(任宗权词、曲合作)《三宝歌》等。
出版信息
《道教戒律学》属于蓬瀛仙馆道教文化丛书·道教科仪系列的一部分,ISBN编号为9787801239259。
内容简介
《道教戒律学(套装共2册)》是为了适应时代需求而编写的一部作品,其目的在于从道教的角度出发,有序且分层级地探讨并介绍道教的传统文化,从而深化读者对道教的认知。尽管通常将道教文化描述为博大精深,但这并不足以体现其丰富性和现实意义。事实上,道教文化无时不刻不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发挥影响。然而,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历史和社会环境的复杂性,使得许多人未能正确认识道教及其文化,甚至存在着误解和成见。
精彩书摘
《道教戒律学》一书的第一章介绍了魏晋南北朝时期道教戒律的发展与变化。唐朝学者孟安排在其著作《道教义枢》中提到:“戒律者,戒止也,法善也,止者,止恶心口,为誓不作恶也。”这一概念表明,戒律不仅是禁止邪恶行为的规范,也是引导信徒向善的准则。在道教的历史发展中,尤其是在东汉时期的原始道教阶段,为了应对内部存在的问题,如组织松散、信仰分歧等,道士们开始借助“道诫”来进行整顿。其中,张道陵的《老子想尔九诫》成为改革的核心文本。随着张道陵之后的传承和发展,尤其是张鲁在五斗米道上的贡献,道教的戒律体系得到了进一步完善和推广。
参考资料
道教戒律学.豆瓣读书.2024-09-12
道教戒律学(上下册).读书网.2024-09-12
道教戒律学(套装共2册).缺书网.2024-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