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阳红03号科学考察船
向阳红03号科学考察船是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的第一艘科学考察船,也是海洋局系统最大、最先进的科考船。由国家海洋局投资打造,武昌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承建,于2015年7月31日在武汉下水。
2013年6月28日,向阳红03号科学考察船开工建造,2015年7月31日船体完工下水;次年3月26日,向阳红03号科学考察船在厦门交付使用并入列国家海洋调查船队。2017年7月12日,向阳红03号科学考察船首次承担中国大洋科考任务,开展大洋科学考察任务。
2018年7月14日,向阳红03号科学考察船从厦门出发,前往西太平洋、东太平洋等区域执行中国大洋50航次科考任务;同年10月19日,向阳红03号科学考察船停靠厦门国际邮轮码头,大洋50航次任务顺利完成。2024年1月23日,马尔代夫外交部发表声明,允许中国向阳红03号科学考察船停靠港口,以进行人员轮换和物资补给。
向阳红03号科学考察船总长99.6米,型宽7.8米,型深8.9米,设计吃水5.6米,总吨位4864,定员80人,设计航速15节,采用电力推进方式,配置动力定位系统,配置船载操控支撑、船载试验与探测系统。向阳红03号科学考察船对中国开展大洋极地地区调查、拓展国家对深海资源的获取、开展海洋环境的预测,为实现中国海洋科技中长期规划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历史沿革
建造历程
向阳红03号科学考察船由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建设并进行运行管理,由国家投资5.8亿元,武船集团负责承建,于2013年6月28日开工建造,2015年7月31日船体完工下水,随后进行设备安装和实验室装修、试航,历时3年零3个月。2016年3月26日,向阳红03号科学考察船在厦门交付使用并入列国家海洋调查船队,将为国家深海及洋区的海洋基础科学研究和高新技术研发提供海上移动实验室与试验平台。
科考任务
2017年7月12日,向阳红03号科学考察船首次承担中国大洋科考任务,前往太平洋执行中国大洋45航次科学考察。本航次也是国家海洋局组织的第一个综合考察航次,将在120天的时间里完成深海生态环境调查与保护等9大科考任务。同年11月18日,向阳红03号科学考察船完成中国大洋第45航次科考任务,历时130天,航程1.5万余海里,具有作业站位多、空间跨度大、调查时间长、科考装备新等特点。
2018年1月18日,向阳红03号科学考察船抵达仰光的迪拉瓦港,在缅甸专属经济区实施为期5天的海洋科学考察。缅方将派出来自国防部、农业、畜牧和灌溉部等部门的代表参与联合科考。向阳红03号科学考察船于同年7月14日,从厦门出发,前往西太平洋、东太平洋等区域执行中国大洋50航次科考任务,本航次任务经自然资源部批准,由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中国五矿、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联合组织实施;同年10月19日,向阳红03号科学考察船停靠厦门国际邮轮码头,大洋50航次任务顺利完成。调查队通过多学科立体观测与实验手段,完成了两个矿区及邻近海域多金属结核资源、微生物基因资源、深海环境与生物多样性等调查,取得多项突破性成果。
2022年10月24日,向阳红03号科学考察船办妥内贸转外贸出境手续,从国际邮轮中心码头起航,前往西太平洋海域执行为期2个多月的76航次科考任务。2024年1月23日,马尔代夫外交部发表声明,允许中国向阳红03号科学考察船停靠港口,以进行人员轮换和物资补给。
性能参数
向阳红03号科学考察船总长99.6米,型宽17.8米,型深8.9米,设计吃水5.6米,设计排水量4800吨,续航力15000海里,自持力60天,载员能力80人。
向阳红03号科学考察船采用电力推进方式,配置动力定位系统,抗风力12级,配置船载操控支撑、船载试验与探测系统,以及船舶计算机网络系统,是一艘满足无限航区要求,具备全球航行能力,集多学科、多功能、多技术手段为一体,满足深海海洋多学科交叉研究需求的4500吨级现代化海洋综合科考船,具备海洋动力环境、地质环境、生态环境、海底资源、能源综合探测与实验等科学功能。
应用范围
向阳红03号科学考察船具备海洋动力环境、地质环境、生态环境、海底资源、能源综合探测与实验等科学,是中国海洋综合考察主力船之一。能承担各大洋区深海海洋科学综合考察,承担海洋动力环境、海底资源、能源综合探测、海洋综合等观测与实验等重大海上任务。
船舶设计与关键技术
向阳红03号科学考察船由MARIC承担初步设计、优化设计和详细设计。该船不仅能满足海洋科学多学科交叉研究需要,还将为我国深海及洋区的海洋基础科学研究和高新技术研发提供海上移动实验室与试验平台。该船具备进行高精度长周期的动力环境、地质环境、生态环境等综合海洋环境观测、探测以及保真抽样和现场分析的能力。该船为单体钢质、B3级冰区加强、侧推、吊舱式电力推进装置、带有动力定位及综合导航定位系统的特殊用途海洋综合科考船。
无限航区(B3级冰区加强)。船舶总吨位4800t、续航力15000nmile、自持力60天、载员能力80人、最大航速15kn、服务航速约12kn,可以在0~最大航速范围内无级变速。向阳红03号科学考察船结合规范升级以及不同使用方的科考需求,采取了多项设计改进和设备比选优化措施,取得了较好成效:如为满足最新实施的MLC2006的规范要求,适当提高了部分甲板的层高;为更好地适应船东使用需求,着力优化居住舱室和实验室布局,采用液压式升降鳍板系统,配备水下锁紧监测装置,确保鱼探仪等水下科考设备的安全可靠;CTD伸缩吊臂增加AHC伸缩补偿功能,增加高海况作业的可靠性;加大地震空压机排量,提高地震调查作业能力等。
主要意义
向阳红03号科学考察船的顺利下水意义重大。它的投入使用,对于进一步提升我国海洋调查能力、推进海洋强国和“一带一路”两大战略的实施起到重要作用。
向阳红03号科学考察船对中国开展大洋极地地区调查、拓展国家对深海资源的获取、开展海洋环境的预测、预报,以及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和防灾减灾作出重要贡献,将大大提升中国海洋探索的观测能力与研究水平,为实现中国海洋科技中长期规划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相关事件
马尔代夫国外交部于2024年1月23日发表声明称,马尔代夫已允许中国科考船停靠港口,以进行人员轮换和物资补给。声明发布后受到印度媒体高度关注。印度《经济时报》援引匿名军方消息人士称,印方将跟踪并密切监视该船只的动向。新德里电视台还宣称,中国船只的任务是“开展间谍活动”,以方便潜艇未来在该区域航行。有专家对《环球时报》记者分析认为,印马关系现在处在微妙的时刻,印度不敢大张旗鼓向马尔代夫政府施压,而是会持续保持对中国科考船的所谓监测和跟踪,并在舆论上对中国进行抹黑与攻击,炒作科考船带有军事目的。
马尔代夫外交部在声明中提到,中国向马尔代夫提出外交请求,希望就向阳红03号科学考察船停靠马累港口获取许可。中方已确保船只不会在马尔代夫水域开展任何测量与研究。该声明表示,数百年来,马尔代夫人民一直有欢迎友好国家船只的传统,马尔代夫将坚持在此类事件中遵循国际惯例,持续接待出于和平目的进港停泊的民用和军用船只。
对于此次马尔代夫允许中方船只停靠的决定,印方舆论高度关注。《印度时报》称,此前马尔代夫总统穆伊兹的举措破坏了两国长期开展的防务合作,此次事件将进一步破坏两国的合作前景。该媒体还称,马尔代夫此前一直受益于印度的“邻国优先”外交政策,现在却拒绝履行相应的承诺。
当地时间2024年2月3日,印度海军“鲉鱼”级潜艇“卡兰吉”号抵达斯里兰卡,此访恰逢向阳红03号中国科考船驶向马尔代夫进行访问。有印度媒体借机硬扯上中国表示,斯里兰卡在拒绝向阳红03号中国科考船后欢迎印度海军潜艇,是印度“击败了”中国。
2024年2月6日,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在回应中国科考船相关提问时表示,中方在相关海域开展的科考活动专为和平目的,旨在加强人类对海洋的科学认知,完全符合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
参考资料
“向阳红03”武汉下水 建成后将成为我国海洋综合考察主力船.中国政府网.2024-01-25
4500吨级海洋综合科考船“向阳红03”在厦交付入列.闽南网.2024-01-25
打造科考船母港 向远洋深海进发.青岛新闻网.2024-01-25
武船承建的“向阳红03”入列国家海洋调查船队 我国深海考察新增一主力船.长江商报官方网站.2024-01-25
中国大洋45航次科学考察起航 国家海洋局首个综合考察航次执行9大任务.央视网.2024-01-25
向阳红03”船启航 承担中国大洋50航次科考任务.中国新闻网.2024-02-24
中国大洋50航次调查完成 取得多项成果.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2024-02-24
“允许中国科考船停靠”.澎湃新闻.2024-01-25
“向阳红03”船完成大洋45航次科考任务 创多个中国“首次”.中国新闻网.2024-01-25
“向阳红03”船抵达缅甸开展海洋科学考察.人民网.2024-02-24
高崎边检站靠前服务“向阳红03”号科考船出境作业.今日头条-新福建.2022-10-25
4500吨级海洋综合科考船“向阳红03”入列国家海洋调查船队.中国政府网.2024-01-25
中国最先进科考船“向阳红03”船下水(图).中国新闻网.2024-01-25
印度海军潜艇到访斯里兰卡,印媒炒作“击败中国”.今日头条.2024-02-06
2024年2月6日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主持例行记者会.外交部网站.2024-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