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未来记
《新中国未来记》是晚清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梁启超创作的一部未完成的政治小说,发表在1902年11月15日创办于日本横滨的《新小说》杂志第1、2、3、7号。
《新中国未来记》采用幻想的手法,讲述60年后为庆祝维新变法成功五十周年举行大型的庆典,各国政要及外交使者纷纷前来祝贺,以此为背景通过孔子的后裔孔觉民在上海大博览会上开讲《中国近六十年史》,借黄兴、李去病两人在立国问题上采取革命还是非革命手段的争论,表达作者建立西方民主立宪政府、期盼国富民强的政治愿望。《新中国未来记》是中国第一部政治小说,集国家的政治诉求、法律制度与社会集体想象于一体,体现未来与现实的强烈对比,表达当时作者对追赶西方国家的现代化焦虑。
内容简介
新中国未来记,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梁启超发表的政治小说。
《新中国未来记》在形式上很明显的受到英国小说《百年一觉》和日本小说《雪中梅》的影响,1902年梁启超发表《新中国未来记》时说:“余欲著此书,五年于矣”,“未来记”是日本明治时期政治小说常见的形式,如广末铁肠《二十三年未来记》,新中国未来记刊出时,即标明为政治小说。夏志清认为作者从第四回开始就“灵感枯竭……放弃了原先的演说格式,开使用叙述手法”。
作者简介
梁启超(1873年~1929年),字卓如,一字任甫,号梁启超,又号饮冰室主人、饮冰子、哀时客、中国之新民、自由斋主人,清光绪举人等。汉族,新会区人。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近代中国的思想启蒙者,深度参与了中国从旧社会向现代社会变革的伟大社会活动家,民初清华大学国学院四大教授之一、著名新闻报刊活动家。他的文章富有独特的历史视角,令人深思,启蒙思想。
作品目录
小说趣闻
在《新中国未来记》中,铺陈了关于“上海市世博会”的设想:“那时我国决议在上海开设大博览会,这博览会却不同寻常,不特陈设商务、工艺诸物品而已,乃至各种学问、宗教皆以此时开联合大会,处处有论说坛、日日开讲论会,竟把偌大一个上海,连江北,连吴淞口,连崇明区,都变作博览会场了。”
设想中世博会上的“工艺诸物品”,在2010年5月1日随着上海世博会的正式开幕,成为现实。
参考资料
新中国未来记.湖北省图书馆.2024-02-19
新中国未来记 (豆瓣).豆瓣.2021-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