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大学足球联赛
韩国大学足球联赛是为了促进韩国大学足球的未来发展,2008年由韩国足协牵头举办的首届U联赛在首都圈内的10所高校举行,2009年又扩大了2个地区,共有22所高校参加,并且完成了联赛的雏形,开始设置一些基本联赛的规则等具体事宜,经过1年的努力,2010年韩国大学足球联赛(U-league)正式面向韩国全国开展,并最终分成6个赛区,有67支高校球队参与其中。
联赛规则
韩国大学足球联赛的赛程是这样设置的,通过8大赛区每区诞生前四的球队进入所谓的“U联赛大学选手冠军锦标赛”,也就是说之前的8大赛区的16~18轮比赛每个赛区诞生前4名,共28支球队。剩下的4个名额由u联赛第一阶段的各个赛区小组的5~6名之间展开交叉抽签淘汰赛,采用单败淘汰制,最终前4名将与此前产生的28支球队共同组成U联赛大学选手冠军锦标赛的参赛球队。一共32支球队。共同角逐季后赛,赛制除了冠亚军决赛采用两回合,也是单败淘汰制。第一阶段的时间大约为每年的3月11日至9月30日,而季后赛时间为11月1日至18日。按照韩国足协的叫法,第一阶段U联赛被称为“圈域联赛”,第二阶段U联赛被称为“王中王战”。
该赛事获胜球队将获得韩国足协提供的奖学金,以及大学生联赛MVP,公平竞赛奖、得分王、助攻王、优秀教练奖等奖项。其中优秀的选手很可能被职业球队选中,开始职业生涯。现任城南足球俱乐部队的中场洪喆就是该奖项的受益者,此外还有很多球员是通过u联赛被职业球队选中的,相比于那些高中生登陆韩国职业足球联赛,他们未来的前途更值得期待。
联赛影响
U联赛是各级国字号考察球员的一个摇篮。现任韩国国奥和韩国国青队有不少球员就是来自于韩国U联赛的球队,也有部分球员从U联赛逐渐成长起来并登陆海外赛场,比如效力于中国足球协会超级联赛的河南建业队前锋李准叶(原名李俊烨),以前就是U联赛的一名大学生球员,甚至曾经入选过洪明甫的国青队。现任韩国K联赛的“当红炸子鸡”尹比加兰也是出自u联赛。
正是看到了u联赛造星率高的原因,不少K联赛职业俱乐部开始打起了大学生球员的主意,开始频繁地与一些大学合作,将大学设为自己的专属培养人才基地,也就是确定“势力范围”,不允许别人触碰,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水原三星蓝翼足球俱乐部俱乐部,包括近来被我国媒体炒的沸沸扬扬的朝鲜族球员许青山也是出自该联赛,而被水原俱乐部选中带到一线队的。不仅如此,国外的高校也看中了韩国大学生联赛这座金矿,特别是日本通过联赛挖走了不少精英,比如大阪樱花的金甫炅、门将金镇铉等。
在2008年以前苦于没有大学生联赛锻炼的球员,大多数选择高中毕业留洋或者大一获得学历后立刻加盟职业队,名为该大学学生,实际上并没有毕业,不过在u联赛出现后这一情况得到极大程度上的改善。因此,每年的大学生联赛赛场上,我们总能发现各个俱乐部的球探在看台上,甚至有些是来自我们中国的。不可否认的是,U联赛的成材率还是很高的,甚至不亚于各个球队的高中二线梯队。
联赛口号
U联赛的口号是“Enjoy Football in Campus!”(享受校园足球),也正因为此,韩国有着更多的青年球员通过大学联赛享受自己的人生,愿意再获得一个更高的学位,从而达到更高的起点。韩国的很多传统名校也积极参与到该项赛事,并获得了很高的荣誉,韩国国内学术排名前5的庆熙大学、延世大学都曾获得佳绩,其中延世大学还获得了2010年的联赛冠军。队中核心球员李源规获得了当年的MVP,并在选秀中被釜山偶像足球俱乐部选中,今年联赛已经出场3次,打入1球,是球队的后防线希望之星。每年除了直接挑人外,一些比较优秀的选手被列入了选拨名单,参加每年12月初的K联赛新秀摘牌大会,形式与NBA选秀如出一辙,由低位向高位摘牌,这样也就使一些优秀的大学生球员过早承担未来之星的压力,不过从某种程度上说的确是一种很好的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