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2-甲基呋喃

2-甲基呋喃

2-甲基喃,别名斯尔,无色液体,有醚样气味,在空气中或阳光照射下变黄至黑色。微溶于水,可混溶于乙醇乙醚、丙等。是农药杀虫剂拟除虫菊类杀虫剂中间体。

物理化学性质

外观性质:无色液体,有醚样气味,在空气中或阳光照射下变黄至黑色。

溶解性:微溶于水,可混溶于乙醇、乙醚、丙酮等。

熔点:-88.7℃

沸点:63-66℃(lit.)

密度:0.91 g/mL at 25℃(lit.)

蒸气密度:2.8 (vs air)

蒸气压:139 mm Hg ( 20℃)

折射率:n20/D 1.433(lit.)

闪点:-8℉

水溶解性:0.3 g/100 mL (20℃)

凝固点:-88.68℃

应用领域

1、用于制取维生素B1、磷酸氯和磷酸伯氨喹等药物,合成菊酯类农药及香精香料,也是很好的溶剂

2、用作有机溶剂

3、2-甲基呋喃是拟除虫菊酯烯丙菊酯炔丙菊酯的中间体烯丙醇酮的原料,2-甲基呋喃又是良好的溶剂。

4、该品为有机合成中间体,医药工业中用于制造维生素B1、磷酸氯喹和磷酸伯氨喹。2-甲基呋喃有麻醉作用。

5、有机合成中间体,医药工业中用于制造维生素B1、磷酸氯喹和磷酸伯氨喹。

安全数据

危险品标志:F,T

危险类别码:R11-R23-R23/24/25

安全说明:S16-S33-S45-S7/9-S9

储运特性:库房通风低温干燥; 与氧化剂、酸类分开存放

毒性分级:中毒

可燃性危险特性:遇明火、高温、氧化剂易燃; 燃烧产生刺激烟雾

类别:甲类液体

灭火剂:干粉、干砂、二氧化碳、泡沫、1211灭火剂

制备方法

α-呋喃甲醛(或糠醇)催化加氢制。加氢催化剂采用铜-铝合金,用碱作助催化剂,加氢的最佳条件是压力300~500kPa,在温度200~210℃左右进行气相加氢,氢与糠醛摩尔比为10:1,,糠醛加料速度为0.3 kg/(L·h)。反应产物经冷凝,蒸去水分,精馏而得成品。原料消耗定额:糠醛(96%)1400kg/t、氢气630m3kg/t、铜-铝催化剂114kg/t。

安全数据

健康危害

本品具麻醉作用,能使血液循环、肠、胃、肝脏功能出现异常。对眼睛有刺激作用。实验资料报道,有致突变作用。受热分解放出具腐蚀性的烟雾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极度易燃,有毒,具刺激性。

危险特性

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猛烈反应。接触空气或在光照条件下可生成具有潜在爆炸危险性的过氧化物。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