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
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China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and Green Development Foundation),简称“中国绿发会”、“绿会”(CBCGDF)是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全国性公益公募基金会,全国性一级学会,长期致力于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事业。地址位于大兴区民和路17号院1号楼-1至5层101。理事长为谢伯阳同志,秘书长为周晋峰。
1985年为重引进麋鹿,成立中国麋鹿基金会,也就是中国绿发会的前身。1992年,中国绿发会迎来第二个重要发展阶段。中国正式签署加入《生物多样性公约》,1997年,经报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批准,中国绿发会由“中国麋鹿基金会”首次更名为“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基金会”,2009年,中国绿发会迎来第三次发展变革。在胡德平、胡昭广同志领导下,“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基金会”再次更名为“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2015年,中国绿发会在以胡德平为理事长、周晋峰为秘书长的理事会领导班子带领下,开始机构内部改革,从管理体制、人员聘用、业务范围等多方面改革创新,邀请资深学术专家、行业领军人物、学科带头人等加入,形成了一系列二级工作机构。202210月20日, 中原地区绿发会正式成为IPCC的观察员。2023年9月26日,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乡村振兴工作委员会在海口市揭牌成立。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的业务范围包括国际合作、募集资金、专项资助、科学研究、业务培训。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对开展的项目实行统一编号管理。
中国绿发会是2016年《慈善法》实施以来全国首批认定具有公募资格的16家慈善组织之一。先后获得“中国中央电视台2015年度十大法治人物”、首届中国古村大会上获“古村卫士”、第18届华鼎奖“杰出公益个人奖”、“2015年度科协系统计调查工作优秀单位”、“2016年度全国学会科普工作优秀单位”、澎湃新闻“2018最佳政务传播群团组织奖”,及第五届、第七届、第八届中国公益节“公益组织奖”,另获中国公益节“年度公益集体奖”、“公益个人奖”等多项奖励与认可。
历史沿革
机构前身
1900年,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加之永定河水泛滥,致使当时北京南郊皇家猎苑中世界上仅有的200多头麋鹿种群在中国消失殆尽。1985年5月,随着中英邦交深化,英国乌邦寺庄园主人塔维斯·托克侯爵提出愿意将该庄园养护的38头麋鹿,作为两国友谊的象征,送还中国。为使麋鹿顺利重归故土并繁衍生息,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的吕正操、包尔汉、钱昌照等同志发起并成立中国麋鹿基金会,也就是中国绿发会的前身。到1993年,最初重引回国的38头麋鹿,已繁育增长至200余头,并在石首市的长江故道首次成功野放,麋鹿重引进项目成为世界物种重引进范例。中国麋鹿基金会成立之初的使命完成。
机构更名
1992年,中国绿发会迎来第二个重要发展阶段。中国正式签署加入《生物多样性公约》,基金会认为将单一物种的保护,扩展为整体生物多样性保护,有利于推动中国与国际全面接轨,于是在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温家宝同志批示下,1997年,经报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批准,中国绿发会由“中国麋鹿基金会”首次更名为“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基金会”,中国绿发会的业务范围也随之拓展至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基因多样性保护领域,为基金会的深入研究与实践奠定了基础。
2009年,中国绿发会迎来第三次发展变革。这一时期,随着全球经济形式的转变,绿色发展事业进程显著提速,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在绿色发展领域已显出独特的经济价值。2009年,在胡德平、胡昭广同志领导下,“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基金会”再次更名为“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中国绿发会进入21世纪后的发展之路就此明确,顶层发展框架亦搭建完成。2015年,中国绿发会在以胡德平为理事长、周晋峰为秘书长的理事会领导班子带领下,开始机构内部改革,从管理体制、人员聘用、业务范围等多方面改革创新,邀请资深学术专家、行业领军人物、学科带头人等加入,广泛吸纳大学生、研究生等青年,以及长期在环保一线奋战的资深环保人士,形成了专家工作委员会、法律工作委员会、绿色企业工作委员会、植物园工作委员会、自然保护区工作委员会、观鸟工作委员会、星空工作委员会、绿会古村之友会、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委员会等一系列二级工作机构,并在促进沙产业发展专项基金、都市饮用水源地保护基金、狼图腾草原专项基金、水安全公益基金等专项基金带动下,重点开展了生态文明研究与践行、中华保护地体系建设、环境公益诉讼工作、减塑与垃圾减量、生态扶贫工作、志愿者体系建设、国际交流与合作、全球环境治理、大学生环保交流(绿大)等多项工作。
机构发展
2016年,中国绿发会创新提出建设“绿会保护地(CCAfa)体系”。2016年4月18日,中国绿发会设立了第一个绿会保护地—中国绿发会大鸨保护地·长垣市,这是绿会保护地体系建立的首个基于社区的、动态的、由点到面的、可持续的保护模式。中国绿发会是2016年《慈善法》实施以来全国首批认定具有公募资格的16家慈善组织之一。
2022年4月,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应葡萄牙波尔图大学地质研究所邀请,联署并成为全球运动《恢复我们的共同家园:斯德哥尔摩+50宣言》的官方合作伙伴。收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邀请信,邀请中国绿发会国际部代表参加将于5月10日至12日召开的为联合国海洋科学促进可持续发展十年制定优先事项和发展伙伴关系的非洲会议。5月,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复同意《求是》正式将《小康》杂志社转隶中国绿发会。10月20日, 中国绿发会正式成为IPCC的观察员。
2023年4月28日,民政部对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作出警告的行政处罚。9月26日,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乡村振兴工作委员会在海口市揭牌成立。
机构治理
组织机构
截至2021年9月23日 参考资料
管理层
截至2024年8月 参考资料
组织宗旨
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的宗旨:广泛动员全社会关心和支持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事业,保护国家战略资源,推动绿色发展事业,保障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和人与自然和谐,构建人类美好家园。
组织章程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本基金会的名称是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
英文译名为:China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and Green Development Foundation,简称CBCGDF
第二条本基金会属于公募基金会。本基金会面向公众募捐的范围是中国以及许可本基金募捐的国家和地区。
第三条本基金会的宗旨:广泛动员全社会关心和支持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事业,保护国家战略资源,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和人与自然和谐,构建人类美好家园。
第四条本基金会的原始基金数额为人民币800万元,来源于国内外捐赠。
第五条本基金会的登记管理机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业务主管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第六条本基金会的住所:北京。
第二章 业务范围
第七条本基金会公益活动的业务范围
(一)建立示范基地,组织与支持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科研、科普活动,支持符合本基金会宗旨的技术开发;
(二)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组织与本基金会业务相关的国际、国内学术交流及论坛;
(三)开展与支持本基金会业务范围的人员培训及业务咨询活动;
(四)组织奖励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及绿色发展事业做出贡献的团体和个人;
(五)开展和资助符合本基金会宗旨的其他项目及活动。
第三章 组织机构、负责人
第八条本基金会由5-25名理事组成理事会。本基金会理事每届任期为5年,任期届满,可以连选连任。
第九条理事的资格
(一)热爱生物多样性保护及绿色发展公益事业,认同本基金会的宗旨,关心和支持本基金会的工作,并志愿为本基金会服务;
(二)具有在某一领域从事经营、管理或研究工作的经历,在本领域内有较好的业绩,具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
(三)具有较强的公共利益责任,能依据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独立客观地参与议事;
(四)具有较强的议事、决策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
(五)身体健康,能坚持正常工作,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第十条理事的产生和罢免
(一)第一届理事由业务主管单位、主要捐赠人、发起人分别提名并共同协商确定;
(二)理事会换届改选时,由业务主管单位、理事会、主要捐赠人共同提名候选人并组织换届领导小组,组织全部候选人共同选举产生新一届理事;
(三)罢免、增补理事应当经理事会表决通过,报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
(四)理事的选举和罢免结果报登记管理机关备案;
(五)有近亲属关系的不得同时在理事会任职。
第十一条理事的权利和义务
(一)理事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及表决权;
(二)理事有权对会议提交讨论的文件草案或其它材料提出质疑,并要求秘书长或受委托起草该文件草案的起草者作出说明;
(三)理事有权调阅本基金会的有关文件,询查本基金会的有关工作情况,并有权向理事长提出召开临时会议或特别会议的建议;
(四)理事应当了解本基金会的宗旨和基金会开展各项活动和项目的运作方式,熟悉有关非营利组织的法律规定;
(五)理事应当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本基金会章程,执行理事会决议,认真履行职责,维护本基金会的利益;
(六)理事应当按时出席理事会会议,并为议题准备意见,积极提出相关建议或意见;
(七)理事应当了解本基金会的基本情况和需求,动员社会力量拓展资金来源渠道,为基金会及其各项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八)理事应当支持基金会的工作,与理事会秘书处建立良性互动关系。
第十二条本基金会的决策机构是理事会。理事会行使下列职权:
(一)制定、修改章程;
(二)选举和罢免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
(三)决定重大业务活动计划,包括资金的募集、管理和使用计划;
(四)年度收支预算及决算审定;
(五)制定内部管理制度;
(六)决定设立办事机构、分支机构、代表机构;
(七)决定由秘书长提名的副秘书长和各机构的主要负责人的聘任;
(八)听取、审议秘书长的工作报告,检查秘书长的工作;
(九)决定基金会的分立、合并或终止;
(十)决定名誉职务的设立和人选;
(十一)决定其他重大事项。
第十三条理事会每年至少召开两次会议,理事会会议由理事长负责召集和主持。
有1/3理事提议,必须召开理事会会议。如理事长不能召集,提议理事可推选召集人。
召开理事会会议,理事长或召集人需提前5日通知全体理事、监事。
第十四条理事会须有2/3以上理事出席方能召开;理事会决议须经出席理事过半数通过方为有效。
下列重要事项的决议,须经出席理事表决,三分之二以上通过方为有效:
(一)章程的修改;
(二)选举或者罢免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
(三)章程规定的重大募捐、投资活动;
(四)基金会的分立、合并和终止。
第十五条理事会应当制作会议记录。形成决议的,应当当场制作会议纪要,并由出席理事审阅、签名。理事会决议违反法律、法规或章程规定,致使基金会遭受损失的,参与决议的理事应承担责任。但经证明在表决时反对并记载于会议记录的,该理事可免除责任,理事会会议记录和纪要,应作为机构挡案长期保留。
第十六条本基金会设监事3-4人。监事任期与理事任期相同,期满可以连任。
第十七条理事、理事的近亲属和基金会财务人员不得任监事。
第十八条监事的产生和罢免
(一)监事由主要捐赠人,业务主管单位分别选派;
(二)登记机关根据工作需要选派。
(三)监事的变更依照其产生程序;
第十九条监事的权利和义务
(一)监事依照章程规定的程序检查基金会财务和会计资料,监督理事会遵守法律和章程的情况;
(二)监事列席理事会,有权向理事会提出质询和建议,并应当向登记管理机关、业务主管单位以及税务、会计主管部门反映情况;
(三)监事应当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基金会章程,忠实履行职责。
第二十条在本基金会领取报酬的理事不得超过理事总人数的1/3。监事和未在基金会担任专职工作的理事不得从基金会获取报酬。
第二十一条本基金会理事遇有个人利益与基金会利益关联时,不得参与相关事宜的决策;基金会理事、监事及其近亲属不得与基金会有任何交易行为。
第二十二条理事会设理事长、副理事长和秘书长,从理事中选举产生。
第二十三条本基金会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一)在本基金会业务领域内有较大影响,经验丰富、公正廉洁、作风民主;
(二)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最高任职年龄不超过70周岁,秘书长为专职;
(三)身体健康,能坚持正常工作;
(四)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第二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员,不能担任本基金会的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
(一)属于现职国家工作人员的;
(二)因犯罪被判处管制、拘役或者有期徒刑,刑期执行完毕之日起未逾5年的;
(三)因犯罪被判处剥夺政治权利正在执行期间或者曾经被判处剥夺政治权利的;
(四)曾在因违法被撤消登记的基金会担任理事长、副理事长或者秘书长,且对该基金会的违法行为负有个人责任,自该基金会被撤消之日起未逾5年的。
第二十五条担任本基金会副理事长或者秘书长的香港特别行政区居民、澳门居民、台湾居民以及外国人,每年在中国内地居留时间不得少于3个月。
第二十六条本基金会的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每届任期5年,连任不超过两届。因特殊情况需超届连任的,须经理事会特殊程序表决通过,报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并经登记管理机关批准同意后,方可任职。
第二十七条本基金会理事长为基金会法定代表人。本基金会法定代表人不兼任其他组织的法定代表人。
本基金会法定代表人应当由中国内地的居民担任。
本基金会法定代表人在任期间,基金会发生违反《基金会管理条例》和本章程的行为,法定代表人应当承担相关责任。因法定代表人失职,导致基金会发生违法行为或基金会财产损失的,法定代表人应当承担个人责任。
第二十八条本基金会理事长行使下列职权:
(一)召集和主持理事会会议;
(二)检查理事会决议的落实情况;
(三)代表基金会签署重要文件;
(四)审批日常工作所需的经费开支;
(五)理事会赋予的其他权利。
本基金会副理事长、秘书长在理事长领导下开展工作,秘书长行使下列职权:
(一)主持本基金会日常工作,组织实施理事会决议;
(二)组织实施本基金会年度公益活动计划;
(三)拟订基金会的内部管理规章制度,报理事会审批;
(四)协调各部门的工作,提议聘任或解聘副秘书长及各部门的主要负责人、报理事会决定;
(五)接受理事会、监事会监督、检查,定期向理事会报告年度工作进展;
(六)章程和理事会赋予的其他职权。
第四章 财产的管理和使用
第二十九条本基金会为公募基金会,本基金会的收入来源于:
(一)组织募捐的收入;
(二)国内外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自愿捐赠;
(三)政府的资助;
(四)投资的收益;
(五)其他合法收入。
第三十条本基金会组织募捐接受捐赠,应当遵守法律法规,符合章程规定的宗旨和公益活动的业务范围。
第三十一条本基金会组织募捐时,应当向社会公布募得资金后拟开展的公益活动和资金的详细使用计划。重大募捐活动应当报业务主管单位和登记管理机关备案。
本基金会组织募捐,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摊派及变相摊派。
第三十二条本基金会的财产及其他收入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个人不得侵占、私分、挪用。
第三十三条本基金会根据章程规定的宗旨和公益活动的业务范围使用财产。捐赠协议明确了具体使用方式的捐赠,根据捐赠协议的约定使用。
接受捐赠的物资无法用于符合本基金会宗旨的用途时,基金会可以依法拍卖或者变卖,所得收入用于捐赠目的。
第三十四条本基金会财产主要用于:
(一)直接用于与本会宗旨任务有关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绿色发展活动;
(二)对外交流合作与培训;
(三)宣传普及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知识;
(四)奖励为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事业做出贡献的团体和个人;
(五)基金会的日常办公。
第三十五条本基金会的重大投资活动是指:
(一)年度投资计划;
(二)投资额在300万元以上的投资活动。
本基金会的重大募捐活动是指:
(一)依据国家法律规定,须经审批的或全国性募捐活动;
(二)预计募捐金额在200万元以上的募捐活动;
(三)在境外的募捐活动。
第三十六条本基金会按照合法、安全、有效的原则实现基金的保值、增值。
第三十七条本基金会每年用于从事章程规定的公益事业支出,不得低于上一年总收入的70%。
本基金会工作人员工资福利和行政办公支出不超过当年总支出的10%。
第三十八条本基金会开展公益资助项目,应当向社会公开所开展的公益资助种类以及申请、评审程序。
第三十九条捐赠人有权向本基金会查询捐赠财产的使用、管理情况,并提出意见和建议。对于捐赠人的查询,基金会应当及时如实答复。
本基金会违反捐赠协议使用捐赠财产时,捐赠人有权要求基金会遵守捐赠协议或者向人民法院申请撤消捐赠行为、解除捐赠协议。
第四十条本基金会可以与受助方签定协议,约定资助方式、资助数额以及资金用途和使用方式。
本基金会有权对资助的使用的情况进行监督。受助方未按协议约定使用资助或者有其他违反协议情形的,本基金会有权解除资助协议。
第四十一条本基金会应当执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依法进行会计核算、建立健全内部会计监督制度,保证会计资料合法、真实、准确、完整。
本基金会接受税务、会计主管部门依法实施的税务监督和会计监督。
第四十二条本基金会配备具有专业的会计人员。会计不得兼出纳。会计人员调动工作或离职时,必须与接管人员办清交接手续。
第四十三条本基金会每年1月1日至12月31日为业务及会计年度,每年3月31日前,理事会对下列事项进行审定:
(一)上年度业务报告及经费收支决算;
(二)本年度业务计划及经费收支预算;
(三)财产清册。
第四十四条本基金会进行年检、换届、变更法定代表人以及清算,应当进行财务审计。
第四十五条本基金会按照《基金会管理条例》规定接受登记管理机关组织的年度检查。
第四十六条本基金会通过登记管理机关的年度检查后,将年度工作报告在登记管理机关指定的媒体上公布,接受社会公众的查询、监督。
第五章 终止和剩余财产处理
第四十七条本基金会有以下情形之一,应当终止:
(一)完成章程规定的宗旨;
(二)无法按照章程规定的宗旨继续从事公益活动的;
(三)基金会发生分立、合并的;
(四)其他情形。
第四十八条本基金会终止,应在理事会表决通过后15日内,报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经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后15日内,向登记管理机关申请注销登记。
第四十九条本基金会办理注销登记前,应当在登记管理机关业务主管单位的指导下成立清算组织,完成清算工作。
本基金会应当自清算结束之日起15日内向登记管理机关办理注销登记;在清算期间不开展清算以外的活动。
第五十条本基金会注销后的剩余财产,应当在业务主管单位和登记管理机关的监督下,通过以下方式用于公益目的:
(一)捐赠给生物多样性就地和迁地保护的单位;
(二)捐赠给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示范基地。
无法按照上述方式处理的,由登记管理机关组织捐赠给与本基金会性质、宗旨相同的社会公益组织,并向社会公告。
第六章 章程修改
第五十一条本章程的修改,须经理事会表决通过后15日内,报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经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后,报登记管理机关核准。
第七章 附则
第五十二条本章程经2009年9月21日理事会表决通过。
第五十三条本章程的解释权属于理事会。
第五十四条本章程自登记管理机关核准之日起生效。
工作重点
参考资料
获得荣誉
参考资料
形象大使
2022年2月22日,《做客大使馆》节目主持人刘美希应邀担任中国绿发会公益形象大使。
项目规范
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对开展的项目实行统一编号管理。
相关事件
降低评估等级
2017年3月,根据《社会组织评估管理办法》第三十条关于获得评估等级的社会组织有上年度年度检查不合格、连续2年年度检查基本合格或受相关政府部门行政处罚情形的,由民政部门作出降低评估等级处理的规定,决定对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社会组织降低评估等级,由3A级降级为2A级。
加入世界暗夜保护地名录
2024年8月, 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星空工作委员会收到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暗夜顾问委员会(DSAG)官方讯息,中国绿发会暗夜星空保护地·开化正式纳入《世界暗夜保护地名录》,至此,中国入选此名录的暗夜星空保护地/暗夜社区已达8个,其中中国绿发会7个暗夜星空保护地榜上有名,它们是:中国绿发会暗夜星空保护地·阿里、中国绿发会暗夜星空保护地·那曲、中国绿发会暗夜星空保护地·野鹿荡、中国绿发会暗夜星空保护地·太行洪谷、中国绿发会暗夜星空保护地·葛源、中国绿发会暗夜星空保护地·照金和中国绿发会暗夜星空保护地·开化;填补了中国地区在此名录中的空白。
参考资料
首页.官网.2024-08-17
中国绿发会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简介(2023年8月).百家号.2024-08-17
全国社会组织信用信息公示平台.全国社会组织信用信息公示平台(试运行) .2024-08-17
绿会郑大开讲:生态文明-人类求解两大生存危机与HbS.澎湃新闻.2024-08-17
绿会简介.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 .2024-08-17
机构介绍.官网.2024-08-17
中国绿发会正式成为IPCC观察员.澎湃新闻.2024-08-17
中国绿发会乡村振兴工作委员会在海口揭牌成立.云南网.2024-08-17
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项目编号规范.澎湃新闻.2024-08-17
8.24麋鹿回归祖国37周年 | 绿会专家郭耕.澎湃新闻.2024-08-17
"识途"第33期 中国绿发会专注生态文明发展与保护 .搜狐.2024-08-17
中国绿发会成为《恢复我们的共同家园:斯德哥尔摩+50宣言》合作伙伴.澎湃新闻.2024-08-17
+1 为联合国海洋科学促进可持续发展十年制定优先事项和发展伙伴关系的非洲会议|绿会国际部受邀参加.澎湃新闻.2024-08-17
民政部对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作出警告的行政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2024-08-17
中国绿发会组织机构图.官网.2024-08-17
组织章程.官网.2024-08-17
机构荣誉-所获部分荣誉.官网.2024-08-17
2019年度全国性社会组织评估等级公告.民政部.2024-08-17
50家中国特色一流学会拟获中国科协支持.百家号.2024-08-17
中国绿发会上榜《中国新闻周刊》2021年度影响力人物.百家号.2024-08-17
2022年1月科协系统科学传播榜发布.微信公众平台.2024-08-17
《做客大使馆》节目主持人刘美希应邀担任中国绿发会公益形象大使.今日头条.2022-11-30
民政部:中国环保产业协会等7家社会组织被降级.人民网.2017-03-15
喜讯|中国绿发会暗夜星空保护地·开化入选《世界暗夜保护地名录》.百家号.2024-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