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章体
典章体,又称政书体,是一种专门记录历代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典章制度的制定、实施、演变及其对历史进程和社会发展的影响的史籍体裁。这种文体起源于天宝,由刘秩模仿《周礼》中的六官职掌之体制作而成的《政典》。后来,杜佑在此基础上,广泛收集资料,编写出《通典》,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典制体专著。
发展历程
典章体的发展始于唐朝,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一体裁逐渐成熟并产生了多部重要的历史学著作。这些作品不仅丰富了典章体的历史内涵,也为后世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主要作品
典章体的主要代表作品包括《通典》《钦定续通典》《清朝通典》《清朝通志》《文献通考》《皇朝文献通考》《清朝续文献通考》以及多种会要和会典。其中,《会要》是由唐代苏冕辑撰,记载了李渊至德宗时期的典章制度,开创了断代典章体记事的先河。此外,还有《续会要》《唐会要》《五代会要》《东汉会要》《西汉会要》《三国会要》《宋会要辑稿》《明会要》《元章典》《大明会典》《清会典》等作品,均为研究特定时期典章制度的重要参考资料。
影响与价值
典章体作为一种独特的史籍体裁,不仅继承和发展了纪传体史籍中的书和志部分内容,而且突破了传统纪传、纪年的叙事结构,增强了自身作为独立历史表述的地位。典章体的作品不仅是研究历史制度的重要文献,也是检索典章制度的重要资料来源。
参考资料
史书分类.博客园.2024-11-11
二十五史的秘密(二):《史记》的秘密.微信公众平台.2024-11-11
中国历史要籍介绍(八)《唐会要》等.个人图书馆.2024-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