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兰韭菜
呼兰韭菜是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特产,具有独特的品质特征和特定的地理环境。
自然地理环境
土壤地貌
呼兰区地处松嫩平原中部,地势平坦,东北部略高,西南部略低。区域内“一江四河”形成了肥沃的堆积和冲积平原,土壤肥力较高,有机质含量达3%,速效N、P、K含量分别为100-140mg/kg、10-20mg/kg、140-200mg/kg。适合多种作物生长。
水文
呼兰区境内江河纵横,湖泊沟渠密布。拥有“一江四河”,河流总长226公里,水域面积35.1万亩。水质良好,达到地表水环境一级标准和生活饮用水标准。现有水库和提水工程,有效灌溉面积21万亩。
气候
呼兰区处于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气候特征显著。年平均气温3.6℃,年降水量500-550毫米,日照充足,无霜期约为143天。气象设施完善,包括炮站和高炮,提供有效的防雹服务。
人文历史
呼兰韭菜生产历史悠久,自1996年起,棚室化蔬菜生产和特色农业逐渐发展。双井镇新兴村和振兴村成为韭菜专业村,村民广泛参与韭菜生产。
标准化生产
产地选择
呼兰韭菜产地选择远离污染源,具备可持续生产能力的土地,优选黑土、黑钙土地块。
品种选择
选用抗病虫、抗寒、耐热、分株力强、外观和内在品质优良的品种。
生产过程管理
选茬整地
选择非葱非韭类蔬菜种植地块,苗床选择旱能浇、涝能排的高燥地块,pH值在7.5以下,播前耕地、施肥、细耙、整平做畦。
施肥
底肥以优质有机肥、常用化肥、复混肥为主,在中等肥力条件下,每亩施有机肥6000kg,氮肥2kg。追肥两次,每次追施氮肥3kg。
田间管理
除草主要采用人工方法,也可使用化学除草剂。防治病虫害如韭菜灰霉病、疫病、地蛆等,采用相应的农药处理。
收获
棚室韭菜分三次收获,时间为三月末至四月末。收割时割茬高度贴近地面。
记录
建立完整的田间生产技术档案,记录无公害食品韭菜生产的全过程。
品质特征
呼兰韭菜分为一等品、二等品、三等品三个等级,每个等级按照株长分为长、中、短三个规格。外观鲜嫩、无异味、无冻害、无病虫害、无机械伤、无腐烂。富含胡萝卜素、维生素B2、维生素C、钙、磷、铁等多种营养成分,以及膳食纤维。韭菜中的硫化物有助于降低血脂,有益于心血管健康。
包装与运输
包装
韭菜包装要求大小一致、牢固、内外平整,木质箱缝宽度适当、均匀。包装容器应干净、无污染,塑料材质应符合相关标准。不同等级、规格的产品应单独包装。
运输
韭菜收获后应及时整理、包装并运输。运输过程中应注意轻拿轻放,避免机械损伤。运输工具应清洁卫生,不受污染。短途运输避免日晒雨淋,长途运输注意防冻保暖。
贮存
临时贮存应保持阴凉、通风、清洁卫生,避免阳光直射、雨水浸泡、冻害及有害物质污染。短期贮存应分类堆码,保持通风散热,控制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参考资料
呼兰韭菜上市啦.光明网.2024-11-04
呼兰韭菜:哈尔滨市呼兰区双井镇特产,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呼兰韭菜.产地宝.2024-11-04
全国各地都种韭菜,那么我国哪里盛产韭菜?这10个地方了解一下!.网易.2024-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