醋酸纤维素
食用醋酸纤维素(英文名:胶化乙酸纤维素 乙酸盐;CA,别称醋酸纤维、醋酸纤维塑料、纤维素乙酸酯)是以醋酸为溶剂、醋酐为乙酰化剂,在催化剂作用下进行酯化得到的一种热塑性树脂。是纤维素衍生物中最早进行商品化生产,并且不断发展的纤维素有机酸酯。
醋酸纤维素于1865年由法国化学家保罗·舒岑伯格(Paul Schützenberger)首次制备。其分子式为[C6H7O2(OCOCH3)x(OH)3-x]n,式中,x=1.8(醋酸含量46%),为一醋酸纤维素;x=2.4(醋酸含量54.8%),为二醋酸纤维素;x=3.0(醋酸含量62.5%),为三醋酸纤维素。醋酸纤维素是白色、无臭、无味、无毒的粒状、粉状或纤维状固体,熔点为230~300℃,密度1.3克/毫升。
醋酸纤维素作为多孔膜材料,具有选择性高、透水量大、加工简单等特点,是纤维素塑料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根据不同的使用要求,可选择不同的醋酸纤维素和助剂配方,其在汽车、飞机、建筑、机械、工具、办公、制图用品、化妆品、器具、照相、印刷、电影胶片等领域都有广泛应用。
历史
1965年,法国化学家保罗·舒岑伯格最早制备出了醋酸纤维。1894年,查尔斯·克罗斯(Charles Cross)和爱德华·贝文(Edward Bevan)在英国申请了首个工业化生产醋酸纤维素的专利。大约在同一时间,美国的利特尔(Little)和德国的布朗纳特(Bronnert)也试验性地制造了醋酸纤维素长丝。1904年,美国化学家乔治·迈尔斯(George Miles)开发了一种可溶于丙酮的聚合物。
1910年,瑞士兄弟亨利·德雷福斯(Henri Dreyfus)和卡米尔·德雷福斯(Camille Dreyfus)在巴塞尔市使用这种工艺生产漆和胶片,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在英国德比郡斯庞顿(Spondon)建立了一家工厂,生产用于防水和硬化织物覆盖的飞机机翼的醋酸纤维“涂料”。1917年,他们在马里兰州坎伯兰为美国陆军建立了一家类似的工厂。战后,他们将业务集中在英国,并于1919年推出了第一款醋酸纤维纱。1924年,他们将业务全面转向美国。
早期,由于常见的天然纤维用染料难以对醋酸纤维染色,使其在纺织领域的应用受到一些限制,发展相当缓慢。直到1954~1955年,三醋酸纤维素才真正在美国、英国、加拿大、法国和德国等的某些公司成功工业化生产。1969~1979年,由于合成纤维锦纶、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与丙纶等的兴起,二醋纤与三醋纤纺织纤维的需求量不断下降。自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由于粘胶纤维生产中污染问题难以解决,一些发达国家的生产厂家纷纷关闭,由此导致了醋酸长丝䰶需求量迅速增加。随着产品品种和生产技术的不断更新发展,醋酯纤维己成为人造纤维工业中发展较快的品种之一。中国醋酸纤维工业始于20世纪50年代。
特点
良好的热塑性
醋酯纤维在200℃~230℃时软化,260℃时熔融,这一特征使醋酯纤维具有热塑性与合成纤维类似,产生塑性变形后形状不再回复,具有变形永久性。醋酸面料的成形性好 ,能美化人体曲线,整体大方优雅。
优良的染色性
醋酯纤维通常可用分散染料染色,且上色性能好,色彩鲜艳,其上色性能优于其他纤维素纤维。 醋酸面料的热塑性好,醋酯纤维在200℃ ~ 230℃时软化,260℃时熔融,与合成纤维类似,产生塑性变形后形状不再回复,具有变形永久性。
外观似桑蚕丝
醋酯纤维的外观光泽与桑蚕丝相似,手感柔软滑爽也与桑蚕丝相似,其比重和桑蚕丝一样,因而悬垂感和桑蚕丝无异样。醋酸丝织成的织物易洗易干,不霉不蛀醋酸面料,其弹性优于粘胶纤维。
性能接近桑蚕丝
与粘胶纤维及桑蚕丝的物理机械性能相比,醋酯纤维的强度偏低,断裂伸长较大,湿强与干强的比值虽较低,但高于粘胶丝,初始模量小,回潮率比粘胶纤维和桑蚕丝低,但比合成纤维高,其湿强与干强之比,相对钩接强度与打结强度,弹性恢复率等与桑蚕丝相差不大。因而醋酯纤维在化学纤维中性能最接近桑蚕丝。
醋酸面料不易起静电
不易吸附空气中的灰尘;干洗、水洗及40℃以下机手洗均可,克服了丝毛织面料多带菌;带灰尘又只可干洗的弱点,也无毛织面料易虫蛀的缺点,易于打理收藏,而且醋酸面料具有毛织面料的回弹性和滑爽的手感。
透水量大
醋酸纤维素作为多孔膜材料,具有透水量大的特点,其既具有一定的吸水性,又具有吸水后快速脱去的性能。
模制品性能
醋酸纤维素的模制品性能为:拉伸强度13~61兆帕;冲击强度(悬臂梁法)21.4~287焦/米2;热变形温度(压力条件453千帕)43~98℃;体积电阻率1013欧·厘米。加阻燃剂可制得自熄性塑料。与二醋酸纤维素相比,三醋酸纤维素更强韧,拉伸强度几乎大一倍,压缩强度也大,耐热性高,适合制造电影胶片等感光基片。二醋酸纤维素能溶于浓盐酸和丙酮,不溶于二氯甲烷和三氯甲烷,而三醋酸纤维素仅溶于二氯甲烷和氯仿。
醋酸纤维素包括酯化度在1~3的品种。当纤维素用乙酸酐处理时就生成醋酸纤维素。水解后可产生各种不同酯化度的醋酸纤维素。酯化度一般用乙酰或冰醋的含量来表示。
制备方法
将纤维素干燥后,经醋酸活化后在硫酸催化剂作用下,与7倍于纤维素的醋酸和醋酐混合液进行酯化反应,使之乙酸化,然后加稀醋酸水解到所需要的水解度(1.72~1.95)。中和催化剂,使产物沉淀析出,经脱酸洗涤、精煮、干燥后得一醋酸纤维素。在乙酰化反应时,改变加入的醋酸和醋酐混合液的量,可制得二醋酸纤维素和三醋酸纤维素。醋酸和乙酸酐混合液的量为纤维素的8.5倍,反应后加稀醋酸水解使取代度达到2.28~2.49,得到二醋酸纤维素。醋酸和醋酐混合液的量是纤维素的10倍,反应后加稀醋酸水解使取代度达到2.8~2.9,得到三醋酸纤维素。三醋酸纤维素相当于一个葡萄糖核上有三个羟基被酯化,或称酯化度为3.0。由于三醋酸纤维素在许多溶剂中不溶解,又缺乏可塑性,为拓展用途,必须经过水解使其成为酯化度为2~3的醋酸纤维素,可以溶解在丙酮中。
成型加工
用醋酸纤维素加工制造薄膜、片材、涂料和纤维时,先将醋酸纤维素没药树溶于溶剂,配成10%~25%的溶液,经过滤后进行涂布、浇铸、纺丝等手段加工成各种制品。除抽丝加工纤维外,还需要加入一定量的增塑剂(如邻苯二甲酸二甲酯、二乙酯等)。将醋酸纤维素和增塑剂在一定温度下混炼后造粒成型,再进行挤出或注塑成型加工,便可得到热塑性的管、板、棒及其他成品。注塑成型温度为177~255℃,成型压力为58.8~196兆帕。制造薄膜和软片通常选用醋酸含量为60%~62.5%的三醋酸纤维素。
用途
醋酸纤维素是纤维素塑料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根据不同的使用要求,可选择不同的醋酸纤维素和助剂配方,因此其在汽车、飞机、建筑、机械、工具、办公和制图用品、化妆品、器具、照相、印刷、电影胶片等领域都有广泛应用。三醋酸纤维素适合用作电影胶片片基、X光片基、绝缘薄膜、隔离膜、高压电机的扁电线绝缘等。二醋酸纤维素可做录音胶带、海水淡化膜、净水过滤膜,经化纤抽丝工艺可用作香烟过滤嘴以及纺织材料。二醋酸纤维素塑料还可做工具手柄、自行车把、笔杆、眼镜框架以及油类、苯类等的容器,也用作保温绝缘材料、板、管、棒等型材的包装薄膜。
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
醋酸纤维素.中国大百科全书.2024-12-31
乙酸纤维素.科普中国网.2024-12-31
Cellulose Acetate.Plastics Historical Society.2025-01-08
醋酸纤维素.960化工网.2024-12-31
知识▕ 今天我们来学习下醋酸纤维.微信公众平台.2025-01-08
醋酸纤维是什么纤维?.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2025-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