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字园蛛
十字园蛛(食虫类:Araneus diadematus),又名园圃蜘蛛、花园十字蛛或园蛛,是一种在西欧很普遍的园蛛属的一种。十字园蛛的体色可以由极浅黄色至深灰色不等,但所有的背上都有五个或以上的白色斑点,形成一个十字。这些白点是一些细胞充满了鸟嘌呤,鸟嘌呤是分解蛋白质时的副产物。十字园蛛的第三对脚专门用来织蜘蛛网,并以此在网上行走。这对脚在网上才有功用,若在地上则不怎么会用到。
外形特征
在庭院中最常见的为十字园蛛,体强大,雌蛛体长3厘米,暗褐色,体分头胸部和腹部。头胸部的背面具有单眼4对。头胸部具有6对附肢,第1对为肢,内有毒腺,末端有钩和毒腺孔,用以捕捉食物;第2对为触肢,雄性的触肢具有交配功能;其余4对为步足,上有刚毛,末端有爪,用以爬行。腹部很大,不分节,前端具有1对书肺孔,其下方中央有1个生殖板,盖住生殖孔;腹部后端中央有气门的开孔,为气孔,气门之后有3对纺绩器;腹部末端为肛门。大腹园蛛为肉食性动物,以蛛网捕食。网大型,结构较规整,近圆车轮形,故又称“圆网蛛”。园蛛的纺绩器上有许多纺绩管,丝腺分泌的透明液体即从纺绩管上的小孔流出,遇空气凝结成蛛丝,用它来结网。先用无弹性的蛛丝织成网架,再用有弹性的蛛丝织成同心的螺旋网。网的中心无空洞。园蛛通常傍晚在檐前、树枝间、墙角等处张网;有时居于网的中心,有时隐藏暗处等待昆虫触网后捕食。先以毒腺分泌的毒液将昆虫麻醉杀死,再分泌消化酶,先行体外消化,然后吸食。夜间居网的中心,白天在网旁的缝隙或树叶丛中隐蔽。卵袋产于墙或树皮裂缝等处,每卵袋中含卵 500~1000个。本科中也有许多种类腹部背面有艳丽的斑纹,如十字园蛛、各种花蜘蛛和络新妇属等。新园蛛、柱艾蛛和亮腹蛛等属中的许多种,在消灭农田害虫方面起重要作用。我国南北各地都有分布。
栖息环境
十字园蛛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包括中国的新疆、湖北、广西壮族自治区、陕西省及海南省等地。它们适应性强,能生活或结网在土表、土中、树上、草间、石下、洞穴、水边、低洼地、灌木丛、青苔中、房屋内外,或栖息在淡水中、海岸湖泊带,水、陆、空都有其踪迹。
分布范围
它们亦分布在北美洲,由新英格兰及美国东南部至西北部及毗邻的加拿大。
起源
据化石证据,十字园蛛与其他结圆形网的蜘蛛可能有着同一个晚侏罗纪的起源。这些蜘蛛的共同祖先大概生活在距今1.36亿年前。织圆形网的蜘蛛影响飞行昆虫的进化达上亿年之久。
生活习性
十字园蛛受到威胁时会摩擦发声。它们较为被动,很少会因刺激而咬人。但就算咬人,只会造成一阵不舒服的感觉,且对人没有害。十字园蛛的蜘蛛网是由一只较大的雌蛛所织成,它们往往头向下垂,在网上等待猎物的来到。十字园蛛每晚会将自己的网连同很多细小的昆虫一同吃下。它们可以在几分钟内吃下,第二天早上织成另一个新的网。细小的雄蛛交配时会很小心的走近雌蛛。若不小心,就会被雌蛛吃下。
人工养殖
养殖现状
人工养殖园蛛只要保证有充足的食物、水份、隐蔽三个基本条件就能成功。大腹园蛛的食性杂,蝗虫、蟋蟀科、蝶类、苍蝇、黄粉虫等昆虫是园蛛最优质的饲料,如果养殖园蛛进行深度开发,规模养殖、综合加工。最好再搞个小型昆虫养殖场,采取笼养苍蝇或箱养黄粉虫,就能满足园蛛饲料供应。人工饲料主要是牛奶,蛋黄等,可随配随喂,每周喂一次。家庭养殖园蛛可就地自捕自繁自养,减少开支。也可养殖经济价值高的捕鸟蛛科、黑寡妇蜘蛛蛛、悦目金蛛、穴居狼蛛、鬼脸蜘蛛蛛、白额巨蟹蛛、大腹园蛛、中华狼蛛等。在饲养方式上要因蛛而异。一是饲养不结网的游猎性大腹园蛛,一般大口罐头瓶,广口瓶、标本瓶,废弃灯罩或其它玻璃器皿均可作饲养工具。但瓶口均应用双层纱布封口扎紧,里面放以曲折秸秆供园蛛攀缘和隐蔽用,瓶口一侧开小孔装玻璃管供水供食。二是饲养穴居性园蛛,可采用池养殖,即用砖砌成长宽高各50厘米的池,内部填入1/2高度的泥土,人工打好洞穴,上用铁纱网封顶并留小门观察与供水供食。此方法适用于饲养捕鸟蛛科,穴居中华狼蛛等。三是饲养结网性园蛛,采用立体笼养。蛛笼用白色塑料窗纱缝制而成,规格为长宽高各20厘米,笼侧开10厘米的圆孔,并用一条两头空的布袋和尚,把一端缝在圆孔边上,作为操作孔,平时布袋用橡皮筋捆住,操作时才打开。笼子四角用四条布带子固定在笼架上,使大腹园蛛笼固定成型。笼架用木或细钢筋电焊,笼架外围高2米,长1米、宽20厘米、高9层,每层设制5个笼子,下部腿高10~20厘米,一间20平方米空间可养殖园蛛1000只,也可用废弃大纸箱、用竹片架井字形成箱内加入麦秆模拟自然生态布置,便于园蛛结网,栖息和捕食。在箱两侧下方用聚酰胺纱布各设一活动门,使箱内空气流通,在箱底放入饮水海绵、投碟盘放入苍蝇、大叶蝉科、黄粉虫等饲料供园蛛采食。保持饮水、饲料新鲜和箱笼内清洁卫生,防蜂进入侵害。
加工方法
对已饲养成熟的大腹园蛛,一般每8~10天就可取毒一次。每年夏秋捕捉取毒,采集园蛛毒,是对园蛛毒腺管的肌肉进行电刺激,使其吐出含毒的液体。将采集的毒液加工制成商品园蛛毒素即可出售。园蛛干的制作是将捕鸟蛛、鬼脸蜘蛛蛛、中华狼蛛、大腹园蛛以及地方园蛛活体按10份,食盐1份、添加剂0.5份,水40份的比例准备好。先将添加剂和食盐溶化于水,在水温18℃~25℃时放入园蛛,浸泡5~12小时,使蛛吐尽腹中脏物后捞出,再将浸泡过园蛛的水去泥沙置锅内煮沸去泡沫后,投入园蛛煮2~3小时后水快干时用铁铲翻动炒至园蛛脊抽沟,全身僵挺,色泽光亮,在锅内水分基本耗光时,即可将园蛛取出,置通风干燥处晾干,便为蛛干成品,经密封包装,即可找有关收购部门出售,以尽快获取经济效益。
捕捉方法
大腹园蛛种源可到已养园蛛专业户、场选购优良品种进行养殖。也可就地捕捉选种饲养。捕捉前备好玻璃管、放大镜、镊子、棉球、捕虫网等采集工具。采集时动作要保持稳、快、准。尽可能采集成熟的园蛛个体,并保证蛛肢完整无缺。遇到雌雄园蛛在一起生活,采集时合装于一个玻璃管中带回繁殖。园蛛可分结网型园蛛、不结网游猎性园蛛和穴居性园蛛。采集狼蛛科、猫蛛科、壁蛛科,跳蛛科等不结网园蛛时,用竹杆敲击枝叶,使园蛛在剧烈震动下自行落入网内,用玻璃管扣捕塞上棉球即可。对造网型的网蛛科、球蛛科、草蛛科、 科园蛛等,因这些园蛛喜于夜踞网心捕食昆虫,白天常躲在网角或树叶背面,可轻拨蛛网,园蛛上网,利用园蛛受惊沿线下降时,用玻璃管从下方承接于管内加棉球盖住。对造成漏斗网的大腹园蛛,动作更加敏捷,难以捕捉。捕捉时,应将园蛛网轻轻拨动,将蛛诱出,迅速将漏斗口堵住,用玻璃管扣捕。对生活于地下的 园蛛,找到洞口后,用小草轻拨活动圆盖诱园蛛爬到洞口,迅速切断退路,用镊子于玻璃管中以棉球盖口。野外捕捉到的园蛛,要用放大镜详细观察园蛛螯角是否肢体完整,并挑选出体长个大的优良园蛛进行人工养殖,提毒或加工干园蛛产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