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须沟
《龙须沟》是一部于1952年上映的剧情,由冼群执导,于是之、于蓝、牛犇、田烈、张伐、陈世温等人主演。
该片改编自老舍的同名话剧。《龙须沟》讲述了解放前后老北京城龙须沟一带的劳动人民生活和命运发生巨大变化的故事。影片展现了生活在最底层的穷苦劳动人民在迫害、屈辱、疾病和死亡夹逼下的艰难生活场景。
剧情简介
龙须沟是北京天桥东边有名的臭水沟,沟上住各式各样的卖力气,要手艺的劳动人民,这些可怜的下层人民,不但受到臭沟的瘟疫、疾病的威胁,而且还受到中国国民党反动派和恶霸、地痞、流氓的压榨、欺凌、剥削和迫害。侮辱、剥削、迫害和死亡在他们苦难的生活中紧紧追踪着沟上的每一个人,把他们逼向毁灭的深渊。 北京解放后,党和人民政府平抑物价,抓地痞流氓,修自来水,办合作社,装电灯,使人民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所长,积极投身建设。“程疯子”担任了自来水管理员;赵老头不再受疾病折磨,而且有了活儿干,担任了区人民代表;丁四夫妻不再吵架了;二嘎子也不再拾煤球,找到了工作;二春也高高兴兴地进了工厂。 在龙须沟上的人们终于走出了旧生活的阴影,把程宝庆卖艺遭毒打、程娘子卖烟糊口遭欺侮、丁四小女儿妞子被污水沟吞没的伤痛都抛到了脑后,积极帮助政府彻底修了臭沟,把臭沟变成了公路,过去贫穷肮脏的贫民区,变成了美丽的花园。
角色介绍
参考资料
幕后制作
创作背景
“龙须沟”位于北京天桥东边,曾是解放前北京最脏最臭的地方,沿沟两岸居住的各色穷苦劳动人民饱受疾病、瘟疫侵害和地痞欺凌。解放后,尽管政府财政经济困难,却仍于1950年拨款整修龙须沟,当年秋天就告竣工,两岸的劳动人民真正开始了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1951年,老舍根据龙须沟解放前后的变化创作了话剧《龙须沟》。1952年,话剧《龙须沟》由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搬上舞台,获得成功。北京电影制片厂于是决定将该剧改编为电影。
选角
最初,北影厂决定影片以本厂演员为主,只请北京人艺原话剧班底中的于是之和叶子分饰程疯子和丁四嫂。可是于是之刚在歌剧《长征》中扮演过毛泽东,很多人认为让他再饰演北京胡同里的疯子不太合适。导演冼群只好另外物色人选。他先拟请黄宗江,但被婉拒。后又改找谢添,谢添答应拍完《六号门》就来《龙须沟》剧组。然而,经过一段实拍,北影厂发现,由于演员的口音缺少地道的北京味,难以达到原剧效果。经再三研究,决定演员还是以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原班人马为主,北京电影学院的演员只留下张伐、于蓝和封顺,程疯子仍由于是之扮演。
角色塑造
于蓝接到扮演“程娘子”的任务后,曾感到不安。在话剧中扮演程娘子的韩冰自幼生长于北京,口音京味十足,扮演的程娘子受到观众称赞。而于蓝只是中学时代在北京生活过几年,当时根本没接触过社会,后来又去了根据地,对于北京城里的劳动人民很陌生。加之她是东北地区人,语言方面残留着东北音调。因此,于蓝自觉不如韩冰。在冼群导演一再鼓励下,于蓝决心发挥创造力,不重复、不模仿韩冰,而是塑造一个有自己特点的程娘子。为此,她专门去龙须沟访问,到天桥、德胜门、护国寺一带接触做买卖的妇女,观察她们的举止动作,还发现了一些职业性的小道具,如香火和鸡毛掸子,这些后来都被她用于影片中,如香火供顾客点烟,鸡毛掸子代表程娘子爱好清洁。在体验生活后,她仍感到没有在心中树立起“程娘子”形象。在于是之提点下,她以北京电影制片厂门房的妻子苏嫂为重点体验对象。她不仅通过串门谈心了解对方的身世、家事,而且观察其举止、神态,感受其特有的气质,挑选有特点的动作加以模仿,从中捕捉、琢磨对方的内心情绪。经过坚持练习,于蓝逐渐把自己融入角色中。在北影厂职工家属大会上,于蓝下意识地模仿苏嫂的嗓门,运用平时练习的动作,结果家属们觉得她是她们中的一员。这让于蓝确认自己对角色的感觉找对了。
取景
该片开拍时,龙须沟的治理工程已基本结束,为了追求真实感,剧组的置景部门在外景地又挖了一条“龙须沟”,沿沟构筑了一个贫民窟。
幕后花絮
在为准备拍摄该片而体验生活时,于蓝正怀着第二个儿子田壮壮,虽然孩子快出生了,她的两腿都肿得发亮,但她还是坚持到大杂院跑来跑去。而于蓝生下田壮壮后不到24天,就进摄影棚拍摄程娘子与冯狗子的重场戏了。
谢添在接受冼群导演邀请扮演程疯子后,就琢磨着为角色物色一身得体的大褂。某天,他在西四牌楼发现一位遛遛鸟的老先生所穿大褂很接近他想象中程疯子的大褂。于是,他用新大褂换来老先生的旧大褂,按自己的想像进行了一番加工,然后,没事儿就穿着它钻研剧本,找感觉。后来,程疯子一角改由于是之扮演,谢添便把那件大褂送给了于是之。恰好于是之身材与谢添相近,他就是穿着谢添送的那件大褂在银幕上塑造了“程疯子”形象。
经典台词
所获奖项
上映信息
参考资料
作品评价
大众评分
截至2025年4月7日
影片评价
该片在艺术描写上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解放前的生活写得很逼真,很动人。观众合上眼,便可以看到那飘浮着垃圾与死猫的黑水臭沟,下雨天臭水从门槛下向院子里倒灌,小妞子为了一条小金鱼哭泣,以及小妞子的死。该片前半部在艺术描写上的从容、细致、真实,唤起了千百万观众对那已经告别的了的生活的痛苦回忆,从而博得无数同情的泪水。(1905电影网评)
作为一部紧贴着新中国成立而诞生的作品,电影前后新旧社会的鲜明对比,展现了新中国对普通百姓,尤其是社会底层劳作人民精神面貌的转变。在电影的前半段,赵老头久卧病床,对改变弱肉强食的社会现状有心无力;而在后半部分,赵老头神采奕奕地站在曾经的曲艺人程宝庆面前,作为人民代表,鼓励他走出龙须沟,重获新生。电影记录了一个时代的黑暗,也凸显出一个时代的进步。《龙须沟》是新中国的赞歌,赞扬了民主与温暖,歌颂了爱与希望。(永康妇联评)
参考资料
龙须沟 (1952).1905电影网.2025-04-07
龙须沟.豆瓣电影.2025-04-07
龙须沟—高清正版视频在线观看—1905电影网.1905VIP影院.2025-04-07
龙须沟.1905电影网.2025-04-07
龙须沟(1952).1905电影网.2025-04-07
十部修复国产老电影将与观众见面.时光网.2025-04-07
龙须沟.时光网.2025-04-07
学党史 写影评 | 《龙须沟》,新中国的赞歌!.澎湃新闻.2025-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