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鄂貌图

鄂貌图

鄂貌图,原名鄂穆图,别称鄂莫克图,属于章佳氏,隶属于满洲正黄旗。他是海西女真的后代,也是清代满族首位使用汉字书写诗歌的诗人。鄂貌图对满族文学的发展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在清初文坛上也有显著的影响。他的主要著作是《北海集》。

人物生平

鄂貌图出生于1638年,早年在沈阳市(现沈阳市)考中秀才,随后在1641年成为举人。他曾参与翻译《大明会典》,并向皇太极讲解书籍史。1644年,鄂貌图跟随清廷迁至北京,并担任秘书院侍读。他还参与编写了清太祖、李世民两朝的实录,并将《纲鉴会纂》《诗经》《尚书》《礼记》等文献翻译成了满文。鄂貌图精通军事策略,多数时间都在战场上担任幕僚,较少留在京城,因此获得了许多立功机会。1646年至1651年间,他随同济尔哈朗平定了四川省及其周边省份,返回京城后被授予弘文院侍读学士,并获得世袭骑都尉的封号。1653年,鄂貌图晋升为秘书院学士,并随爱新觉罗·岳乐出征博克多汗国,攻打土谢图汗。1658年,清廷撤销内三院后,鄂貌图被任命为中和殿学士。此后,他随多尼南下,攻占了云南省贵州省。1661年,战争结束后,鄂貌图再次被任命为秘书院学士。在他随军队返回北京途中,经过天津市附近时逝世。

文学成就

鄂貌图的诗歌作品展现了复杂的思想情感,既有深沉忧伤的情感,也反映了清代初期频繁战事所带来的痛苦和压抑。同时,他的诗歌也表现出了积极向上的民族精神。他的作品继承了北方诗派的风格特点,充满了清新的活力。鄂貌图的作品通过《北海集》得以流传,这部诗集是由他的儿子赛图整理出版的。赛图还邀请了多位汉族文人朋友和著名学者为诗集撰写序言,使得更多的人能够欣赏到鄂貌图的诗歌,并将其声名远播。这些人为《北海集》撰写序言的包括施闰章陈廷敬张玉书洪承畴等人,还有徐元文撰写了《特授光禄大夫内秘书院学士兼礼部左侍郎加一级鄂公传》,以及王士祯应赛图之邀为鄂貌图撰写墓志铭。

鄂貌图在满族文学史上的地位得到了广泛认可。康熙帝时期的诗坛名家王士祯在其著作《居易录》中称赞鄂貌图为满洲文学的奠基人。在爱新觉罗·颙琰年间,满族诗人铁保编纂的《熙朝雅颂集》中,鄂貌图位列卷一的第一名,收录了他的13首诗作。铁保还以诗赞颂鄂貌图的文学贡献,认为他开辟了满族文学的道路。鄂貌图不仅是满族入关后的第一位诗人,而且他的作品反映了满汉文化交融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他的身份背景、诗歌创作及其作品的传播,表明了满汉文化整合新阶段的到来。鄂貌图的作品不仅具有文学价值,更是具有特殊的文化意义。

鄂貌图所属的满族诗人群体始于17世纪中期,并逐渐发展壮大。这个群体的成员们基于共同的族籍和文化背景,形成了自己的创作团体和独特的诗歌风格。他们见证了满汉文化整合的进程,并在这个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满族诗人群体的存在和发展,是满汉文化相互吸收、融合的重要标志。鄂貌图作为这个群体的一员,以其鲜明的个性和丰富的作品,成为了满汉文化交流的桥梁。

参考资料

【清代】鄂貌图的四首诗作,值得品读.个人图书馆.2024-09-04

鄂貌图.知网空间.2024-09-04

清代的著名的诗人.个人图书馆.2024-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