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图书馆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图书馆创建于1960年,原名为南京大学气象学院图书馆,1963年随校改为南京气象学院图书馆,2004年5月随校改为现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图书馆已经形成了以大气科学为特色、覆盖各类学科专业的馆藏体系。图书馆藏有纸质文献190余万册。
馆舍概况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创建于1960年,原名为南京大学气象学院,1963年随校改为南京气象学院,2004年5月随校改为现名。建筑面积32414.72 ㎡的新图书馆于2010年2月25日开馆。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图书馆为国内高校图书馆中收藏大气科学类文献最齐全的图书馆之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还设立了南京大气资料服务中心。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图书馆已经形成了以大气科学为特色、覆盖各类学科专业的馆藏体系。图书馆藏有纸质文献124.5万册,订阅中外文期刊1649种,拥有大型网络数据库和光盘数据库24个。图书馆采用“汇文文献信息服务系统”,实现了图书馆文献资源采访、编目、典藏、流通、阅览、检索、信息咨询服务全流程的计算机管理,并构建了以读者为中心的信息服务网络。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图书馆各借书处、阅览室实行开架制管理、“流阅一体”的流通模式,努力提高馆藏各类文献信息资源的利用率。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图书馆设置文献采编部、流通部、期刊资料部、信息服务部四个科级单位。2008年图书馆有在编工作人员59人。
开放时间
综合借书处 一楼西文学借书处 二楼北自然科学借书处 二楼南
社会科学借书处 三楼南8:00―20:15 8:00-15:45 电子阅览室 三楼北
综合阅览室 四楼南
报刊阅览室 四楼北
期刊资料阅览室 五楼南新书借书处 五楼北
8:00―17:30
外文借书处 北楼208
8:00―12:00 13:30―16:15
联机公共目录查询(OPAC) 二楼门厅
7:45-21:30
网站及电子资源每天24小时不间断开放服务
机构设置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图书馆设置文献采编部、流通部、期刊资料部、信息服务部四个科级单位。
文献采编部由文献采访室、图书期刊验收室和文献编目室组成,主要任务是文献资料的采访、验收、编目、典藏等工作,负责藏书建设,并对馆内各类文献资料进行分类编目、加工整序,以及对入藏文献资料进行收藏保管、协调配置。
流通部由综合借书处、自然科学借书处、文学借书处、社会科学借书处、外文借书处、综合阅览室六个功能区组成,全部实行开架制管理,“流阅一体”,面向师生开展图书文献的流通、阅览和读者辅导咨询服务。
期刊资料部由自然科学期刊资料阅览室、报刊阅览室两部分组成,为师生读者提供各类中、外文期刊、报刊及科学资料的阅览及短期借阅服务。
信息服务部由馆局域网络管理维护中心、电子阅览室、文献检索实习室三个功能区组成。主要负责向读者提供科技文献信息检索、参考咨询、电子图书阅览、随书光盘借阅等服务工作,“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程教学、电子资源的管理维护、电子资源用户培训工作,“汇文文献信息服务系统”的管理维护工作,图书馆数字化建设、图书馆网站维护工作以及为各部门提供技术支持。
馆藏分布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图书馆馆藏纸质文献124.5万册,分布情况如下:语言文化借书处(二楼东):收藏中图法分类的文化、科学、教育、体育(G)、语言、文字(H)等类书籍。工科借阅处1(二楼北):收藏中图法分类的工业科学类(T-TN6)书籍。
工科借阅处2(二楼西):收藏中图法分类的工业科学类(TN7-TP)书籍。
工科借阅处3(二楼西):收藏中图法分类的工业科学类(TQ-TV)书籍。
理科借阅处(三楼东):收藏中图法分类的自然科学总论(N)、数理科学和化学(O)、生物科学(Q)、医药卫生(R)、农业科学(S)、交通运输(U)、航空、航天(V)、综合性图书(Z)等类书籍。
气象环境借阅处(三楼北):收藏中图法分类的天文学、地球科学(P)、环境科学(X)类书籍。
文学借书处(三楼西):收藏中图法分类的文学(I)类书籍。
备用书库(老图书馆书库):藏有1980年以前出版、流通量较小的图书、过刊、资料约18.6万余册。
自然科学期刊阅览室(四楼西):收藏自然科学总论类、地球科学类、地理学类、数理科学和化学类、工业技术类、环境科学类、生物科学类、农业科学类期刊。
外文过刊阅览室(四楼北):收藏外文期刊的过刊。
气象资料阅览室(四楼东北):收藏全国和地区大气科学类、水文气象类资料、1956年以来的高空和地面历史天气图、科研报告、会议文献、该校博、硕士学位论文等资。
社会科学期刊阅览室(四楼东):收藏社科、人文、文艺、体育、法律、生活类期刊。
报刊阅览室(四楼南):收藏全国性报纸和大部分省报63份、外文报纸1份,全国性报纸按月装订成册收藏。
文科借阅处1(五楼东):收藏中图法分类的社会科学总论(C)、政治法律(D)、历史、地理(K)等类书籍。
文科借阅处2(五楼西):收藏中图法分类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A)、哲学、宗教(B)、军事(E)、经济(F)等类书籍。
艺术图书借阅处(五楼南):收藏中图法分类的艺术(J)类书籍。
外文图书借阅处(六楼南):收藏英文、俄文、日语等各类原版图书。
科图法图书借阅处(六楼东):收藏科图法分类的各类图书。
自科图书阅览室(六楼西):提供中图法分类的N-Z自然科学类图书的阅览。
社科图书阅览室1(七楼东):提供中图法分类的A-H社会科学类图书的阅览。
社科图书阅览室2(七楼北):提供中图法分类的文学(I)、艺术(J)、历史、地理(K)类图书的阅览。
工具书阅览室(七楼西北):提供各类工具书的阅览。
特色样本阅览室(七楼西南):提供大气、环境特色样本书和科图法样本书的阅览的。
学校各院、部资料室共藏有图书、期刊、资料11.6万余册(截止2007年底)。
入馆须知
为维护广大读者公共利益,保持图书馆良好的环境和秩序,入馆读者应遵循以下规定:
一、读者凭本人校园卡经过门禁系统身份认证后入馆。外单位人员联系工作时应向门卫出示证件、说明来意,经同意并登记后方可入馆。严禁使用他人证件入馆。
二、仪表应整洁大方,衣着整齐,勿在馆内有不雅举止。
三、图书馆是重点防火单位,严禁携带易燃易爆物品入馆,严禁在馆内任何地方吸烟、使用明火,违反者,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和《高等学校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等有关条款规定处理。
四、馆内应保持安静,请勿大声喧哗,自觉将手机设为振动状态,请到室外接打手机以免影响他人学习。
五、讲究公共卫生,保持环境整洁,不乱扔纸屑杂物,不在公共物品或设施上乱涂乱画。
六、有安全防范意识,贵重物品应随身携带,防止遗失或被窃。
七、文明使用馆藏文献资源,查找文献时应轻取轻放,不弄乱架位;一次取用文献不超过两册;阅览完毕请将文献放到就近的书车上。遵守操作规程,正确使用计算机、查询机等设备。
八、注意文明礼貌,讲究互谦互让。请勿用私人物品占用阅览座位,读者离开座位半小时以上一律视为自动放弃,其他读者可以使用该座位。图书馆每天闭馆时将进行清场。
九、出图书馆通道时,如遇监测器报警,应配合接受工作人员检查,不应有不文明、不礼貌的言行。
十、合理使用电子资源,切实遵守电子资源知识产权的有关规定。
十一、以下行为属于严重违规;除记录严重违规一次外,暂停当事人入馆30天,并责成其作出深刻检查。态度恶劣者,通报其所在单位直至送交学校保卫处处理:
1、恣意破坏馆内公共设施和环境,勾划、污损本馆书刊资料,情节恶劣者。
2、将自己的校园卡转借他人或盗(拾)用他人校园卡冒借图书并将图书据为己有者。
3、未办借阅手续而将馆藏书、刊、报、磁带、光盘、碟片等文献资料带出馆外或藏匿于身上及利用其它不正当手段转移到馆外者。
4、不按相关规程操作计算机、查询机和其他设备,不服从工作人员管理,情节恶劣者。
5、违规使用电子资源,情节严重者。
十二、入馆后应服从图书馆工作人员管理。遇到困难或有其他问题时请及时与工作人员联系,寻求帮助。
借阅规则
一、凡该校教职工、学生一律凭本人校园卡向本馆借阅规定限额的图书。
二、借阅期限:教职工、研究生读者为2个月,本科学生读者为1个月。到期应还的图书,如确实需要,又无他人预借登记,可办理续借手续一次,续借期:教职工、研究生读者为30天,本、专科读者为15天。
三、借书总限额:教职工可借阅各种图书15册,研究生读者为12册,本科学生读者为8册。其中外文图书教职工、研究生读者可借阅4册,本科学生读者可借阅2册。
四、本馆出借以各借书处普通图书为限,各阅览室图书仅供馆内阅读,概不外借。
五、读者所借图书,必须如期归还。逾期不还者,中文图书逾期,每册每天收取逾期占用费0.1元,外文图书逾期,每册每天收取逾期占用费0.2元。凡在节假日及寒暑假期间到期的图书,借期将延至开学日后7天(以学生正式上课日为开学日);法定假期间(如国际劳动节、十一)到期的图书,借期将延至正常上班日后3天。
六、本馆对借出图书,遇有必要时,可提前收回。读者收到提前催还通知单时,应立即归还。
七、读者应妥善保管、爱护所借图书,如有涂改、刮损、缺页、遗失,按《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图书馆读者损坏遗失书刊资料赔偿办法》处理。个别情节特别严重者,除按章赔偿外,并报请有关部门处理。
八、读者调离学校、出国;退学、转学或毕业离校,应将所借书刊资料还清,并作注销处理,否则不得办理离校手续。
九、如因特殊需要,需临时集体借书,应由专人负责,持学院证明,来本馆办理集体借书手续,用完后集体归还。逾期不还,按章对负责人收取逾期占用费。如有损坏或遗失由借阅者负责按章赔偿。
馆舍布局
教学培训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图书馆一贯重视用户教育与培训,通过新生入学教育、课程教学、电子资源利用培训、专题系列讲座等活动,帮助用户了解图书馆、熟练使用图书馆资源,全面提高自己的信息素养(information literacy)。
新生入学教育
每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图书馆均参与学校《新生导航》的编写工作,介绍图书馆的基本情况,使新生对学校图书馆的基本概况、机构设置、藏书布局、目录体系、服务方式、规章制度、读者的权利义务以及查找利用馆藏文献资料的基本方法等有所了解。
课程教学
从1984年开始,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图书馆为了使读者更好地利用馆藏文献资源,定期为读者举办了文献检索与利用方面的讲座。1988年,学校正式在本科生中开设了《文献检索与利用》选修课,教学任务由图书馆承担,教学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学习能掌握利用各种检索工具进行信息检索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能,并利用这些检索工具去查找所需的信息资源,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
电子资源利用培训
随着馆藏电子文献资源不断增加,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图书馆重视读者电子资源利用培训工作。培训对象为学校本科生、研究生以及教师、职工;培训方式以系部、班级为单位,利用星期三下午,对读者进行电子资源使用的集中培训;培训内容主要是介绍图书馆所有电子资源的使用方法、手段及在使用过程中的一些技巧。
专题系列讲座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图书馆举办了一系列专题讲座,内容涉及图书馆利用、电子资源介绍及使用方法、著作导读、科技论文写作等诸方面,加强了读者与图书馆工作人员的交流,促进了学校优良学风建设。
馆舍资源
中文数据库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世纪期刊全文数据库
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年鉴全文数据库
中国工具书网络出版总库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新东方网络课程数据库
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全文数据库
时代圣典电子图书
书生数字图书馆
外文数据库
AMS(美国气象学会)期刊
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NSTL西文文献
CASHL人文社科西文文献
Elsevier ScienceDirect
Elsevier Ebook
Proquest博硕士论文
Springer Link
Springer Ebook
EBSCO host
EB Online
MGA
CALIS西文期刊目次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