窝洛沽镇
窝洛沽镇位于唐山市玉田县东南部,东邻丰润区李钊庄镇、南接潮洛窝乡,西靠石臼窝镇,西北角与散水头镇相连,北与鸦鸿桥镇相邻。镇域面积77.7平方千米,行政区域划分为63个行政村。1953年建立窝洛沽乡,1984年撤乡并镇,1993年刘学庄乡、李庄子乡并入窝洛沽镇。截至2020年11月1日,常住人口为44,374人。 窝洛沽镇交通便利,鸦丰公路与唐通公路在镇区交汇,北接京沈高速公路,还乡河和双城河穿镇而过,距县城24.5千米。2007年,地区生产总值达12亿元,同比增长1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为5.2亿元,同比增长40%;工商税收完成预计3051.74万元,同比增长58.1%;农村人均纯收入达3950元,同比增长10%。 2018年,窝洛沽镇共有工业企业177个,其中规模以上企业7个,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的综合商店或超市99个。2011年,镇财政总收入1.6亿元,同比增长33%,其中地方财政收入0.6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0120元。
历史沿革
1953年,建窝洛沽乡。
1958年,建窝洛沽人民公社,该乡为其中一管理区。
1983年6月,撤销人民公社,复置窝洛沽乡。
1984年7月,撤乡,改建窝洛沽镇。
1993年2月,刘学庄乡、李庄子乡并入。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窝洛沽镇地处玉田县东南部,东接丰润区李钊庄镇,南邻潮洛窝乡,西接石臼窝镇,西北一角与散水头镇接壤,北连鸦鸿桥镇,行政区域面积77.7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窝洛沽镇地处平原,北部略高。
水文
窝洛沽镇境内有还乡河自北向南流经全境。境内河流总长度33千米。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窝洛沽镇有耕地面积7.6万亩。
行政区划
2011年末,窝洛沽镇辖35个行政村:东李、董田、沽二会、河东新、红李桥、联鑫、六合、龙王府、潘朱庄、三富、沈东、四合、孙老庄子镇、团结、许安王桥、魏庄子刘胡、吴马邵、肖家庄镇、镇北、芝麻、半壁店、东贾庄、吕绪庄、潮云铺、刘学庄、许家桥、西定府庄、周家庄村、沽一会、沽后街、起家营、于蛮铺、刘钦庄、贾言庄、孟二庄。
截至2020年6月,窝洛沽镇辖63个行政村。
人口民族
2011年末,窝洛沽镇总人口52291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6500人,城镇化率12.43%。另有流动人口6085人。总人口中,男性28237人,占54%;女性24054人,占46%;14岁以下8366人,占16%;15—64岁38696人,占74%;65岁以上5229人,占10%。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达48631人,占93%;有回、满、壮等7个少数民族,共3660人,占7%。2011年,人口出生率9‰,人口死亡率10‰,人口自然增长率1‰。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679人。
截至2018年末,窝洛沽镇户籍人口为52446人。
2021年6月,玉田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窝洛沽镇常住人口为44374人。
经济
综述
经济建设取得跨越发展该镇坚持做优做强橡胶产业,做大做活钢铁、化工产业,做精做深现代农业,稳步发展椰棕产业的发展理念,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全力推进园区建设,实现了工业经济的迅猛发展。现全镇共有工业企业260家,其中投资亿元以上的企业就有5家,分别是投资10亿元的冀东氯碱搬迁项目、投资6亿元的中原轮胎外胎项目、投资1.2亿元的旺达橡胶有限公司、投资1.2亿元的圣丰精密铸造厂、投资2.5亿元的长益特钢有限公司;投资千万元以上的企业共有15家。该镇按“规划高起点、建设高标准、项目高回报”的“三高”要求,在镇区北部规划建设了橡胶工业园区,镇党委政府不断加大资金投入,逐步扩大园区规模,增强园区承载能力,截止目前,园区入驻企业达到35家,固定资产投入达到9.1亿元。
2007年,窝洛沽镇完成生产总值12亿元,较2006年增长1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2亿元,较2006年增长40%;工商税收完成3051.74万元,较2006年增长58.1%;农村人均纯收入达到3950元,较2006年增长10%。
2011年,窝洛沽镇财政总收入1.6亿元,比上年增长33%。其中地方财政收入0.62亿元。从各主要税种看,完成增值税964万元,营业税1786万元,企业所得税693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7.9%、6%、0.8%。人均财政收入3143元,比上年增长26.2%。农民人均纯收入10120元。
2018年,窝洛沽镇有工业企业177个,其中规模以上7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99个。
农业
农业主产小麦、玉米,经济作物有棉花、红麻。农业基础稳固,产业化经营全面启动。通过深渠河网化工程,窝洛沽镇农业基本摆脱受制于旱涝的被动局面,境内分别有还乡河、双城河从北到南贯穿,大堤上建有于蛮铺、东王桥两座扬水站和六个输水涵洞。近年来,通过开展大规模的农业开发,农业生产能力明显提高。特别是省、市、县、镇四级投资170万元在还乡河实施了橡胶坝及其配套工程,较好地解决了两岸4万亩耕地灌溉问题。以蔬菜为主的经济作物发展迅速,形成了东贾庄村百亩温室蔬菜示范园区,品种主要有西红柿、黄瓜、马铃薯、辣椒等。养猪、养鸡呈现出市场牵动规模、规模就是市场的局面。奶业发展初具规模,在镇北吕绪庄、董庄子等村已形成奶牛养殖小区,并建有饲养500头的高标准养牛场一处,现代化挤奶大厅一个,日产汽车公司鲜奶20吨,主要销往北京、天津市、石家庄市等地。
2011年,窝洛沽镇完成农业总产值5.13亿元,比上年增长4%,实现农业增加值1.93亿元,占生产总值的9%。
窝洛沽镇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2011年,窝洛沽镇生产粮食3.96万吨,人均757千克,其中小麦1.2万吨,玉米2.7万吨。主要经济作物有蔬菜。2011年,蔬菜种植面积2.4万亩,产量11.5万吨,主要品种有白菜。
窝洛沽镇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羊、家禽为主。2011年,窝洛沽镇生猪饲养量0.07万头,年末存栏0.07万头;羊饲养量0.05万只,年末存栏0.05万只;家禽饲养量0.7万羽。2011年,窝洛沽镇拥有大型农业机械104台(辆)。
工业
窝洛沽镇以橡胶业为主。
2011年,窝洛沽镇完成工业总产值58.65亿元,比上年增长13%,实现工业增加值21.09亿元,占生产总值的68%。2011年,窝洛沽镇有工业企业83家,职工10120人。
金融业
2011年,窝洛沽镇各类存款余额16.82亿元,比上年增长14%。
文化
地名由来
明代此地建村,原名“沃乐沽”,取建庄在还乡河旁,土地肥沃,企盼安居乐业之意,后谐音改称窝洛沽。镇以驻地村命名。
交通
窝洛沽镇境内有361省道经过。
社会
教育事业
玉田县窝洛沽镇中学始建于1980年,位于还乡河畔,窝洛沽镇大桥西500米唐通公路路北,座北朝南。校园面积约为12600平方米,建筑面积总计为4177平方米。服务24自然村,总人口约3万人。学校现有12个教学班,在校学生525人,学生全部实行走读制,实施四轨教学。2011年7日到9日基本完成了刘学庄中学和李庄子中学的搬迁工作,10日至今,完成了窝洛沽镇中学的主体搬迁工作。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师45名。其中高级教师1人,中学一级教师16人,中学二级教师28人。教师年龄结构合理,平均年龄32岁,是一支非常有活力的教师队伍。县级骨干教师1人,本科学历22人,专科学历23人。学历合格率为100%。
2011年末,窝洛沽镇有幼儿园11所,在园幼儿1200人,专任教师44人;小学10所,在校生3800人,专任教师220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866人,专任教师80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96%。2011年,教育经费达3312元,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3025元,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159万元,比上年增长12%。
文化事业
2011年末,窝洛沽镇有镇文化站1个,村级文化活动中心1个;各类文化专业户15个;各类图书室12个,藏书2.4万余册,文化行业从业人员17人。
体育事业
2011年末,窝洛沽镇有学校体育场地10处。80%的村安装了健身器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20%。
医疗卫生
2011年末,窝洛沽镇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3个,门诊部(所)15个;病床180张,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2.6张,固定资产总值7500万元。专业卫生人员140名,其中执业医师105人,执业助理医师15人,注册护士20人。2011年,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2.5万人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3.8万人,参合率100%。
社会保障
2011年,窝洛沽镇有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85户,人数95人,支出28.5万元,比上年增长15%,月人均250元,比上年增长12%。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157户,人数1431人,支出158.52万元,比上年增长20%,月人均92.3元,比上年增长12%。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109人,抚恤事业费支出61.56万元,比上年增长11%。敬老院1家,床位110张,农村五保供养76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3.4万人,参保率90%。
基础设施
2011年末,窝洛沽镇有邮政网点1个,乡村通邮率100%。电信企业2家;电话交换机总容量2万门,固定电话用户1.1万户;移动电话用户3.8万户;宽带接入用户0.9万户。
2011年末,窝洛沽镇主要道路两侧铺设水泥排水管道5100米。
城镇建设
小城镇建设亮点纷呈该镇功能齐全,环境优美,在商贸、饮食服务、人员流动、经济交往、城镇建设等初具规模,公安、工商、税务、财政、银行、交通、供电、邮电等职能部门均在镇内设有分支机构,镇内有设施完备的中小学、教办、幼儿园、县级医院。自1998年小城镇建设全面启动以来,该镇用于小城镇建设资金累计达到3.6亿元。重点完成了六大主体工程:一是道路工程。向西延伸了政府大街,修通了腾飞路、粮库大街,道路总长度2630米,宽8米的高标准水泥路,打造了三横两纵的镇区发展格局。二是绿化工程。先后完成了唐通路、二院街和园区的绿化工程,栽植了绿篱22000平方米,大叶黄杨6500万株。三是照明工程。在镇区主要街道架设了9米高杆,改造了高低压线路,增容540千瓦时。同时,安装高标准路灯150盏。四是排水工程。与道路修建相配套,在镇区主要街道铺设了长4500米的排水管道,使镇区初步具备了防汛、除涝、排污、泄水等功能。五是文化广场建设工程。六是平改楼工程。累计拆迁达7万平方米,平改楼面积12万平方米,相继建成了老年公寓、电力所办公楼、信用社办公楼、工商所办公楼、玉田县第二医院、住宅小区等一批起点高、质量好、影响大的亮点工程。2008年在城镇建设上,倒排工期,强化督导,加快“城市领寓、镇区与园区连结线、水上公园、商业街等“四个一”工程施工进度。进一步健全了管理体制,加大了执法力度,不断提升了窝洛沽镇的知名度、美誉度。
农村工作
农业农村工作成果显著近几年,该镇始终坚持“跳出农业抓农业,跳出农村抓农村”的发展思路,农业农村工作取得长足发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稳步推进,农村二三产业快速发展,35个行政村全部完成了通水泥路,形成了“一村一品、一村多品”的发展格局,农民群众的幸福指数明显提高。2008年将全力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全力推进了人饮工程,加快工程进度,确保全镇9月底前全部完成自来水安装任务。二是要扎实推进了新农村试点村建设。全力推进东贾庄新农村建设工作;着力加大一个市级精品村、一个市级示范村的创建力度。扎实推进村民中心建设,力争2008年内35个行政村全部建成村民中心。三是积极推进了农业产业化工作。加快与天津荣城集团的协调联系,力争使“荣城现代农业”项目早日落户我镇。抓好总投资6000万元、存栏2400头奶牛的沃泰现代农业规范化奶牛养殖基地项目建设力度,使其成为以奶牛养殖为龙头,配套饲草基地、牛粪还田、蚯蚓养殖等为辅的绿色循环经济模式。
获得荣誉
该镇2000年被国家计委确定为全国经济综合开发示范镇,2001年又被省委、省政府确定为全省小城镇改革发展重点镇。2000年至2005年在唐山市小城镇建设联查中连续六年被评为“优胜单位”。2006年全省培育的重点镇城镇综合发展监测评价中位列唐山市第三名。
参考资料
玉田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腾讯新闻.2021-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