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丰子义

丰子义

丰子义,男,汉族,中共党员。1955年生,山西应县人。1982年2月毕业于南开大学哲学院,同期考取北京大学哲学系研究生,1984年7月留校任教至今。现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北京市社科联副主席、中国人学学会会长、全国社会科学基金学科评审组专家等。先后被评为北京市“百人工程”人选和教育部跨世纪人才(人文社会科学)人选等。

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与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社会发展理论、全球化理论等。主要著作有:《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研究》《现代化的理论基础——马克思现代社会发展理论研究》《现代化进程的矛盾与探求》《发展的反思与探索》《发展的呼唤与回应——哲学视野中的社会发展》《走向现实的社会历史哲学》《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与全球化》(合著)《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的历史考察和当代意义》(合著)等。译著有:《新发展观》《文明与社会理论》、权力社会学》等。发表论文200余篇。研究成果曾先后获北京市第四届、第六届、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第四届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奖优秀奖,教育部第七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等。曾任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建设工程《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材编写组首席专家之一。

人物经历

教育经历

1978年2月至1982年2月,南开大学哲学院本科生。

1982年2月至1984年7月,北京大学哲学系硕士研究生。

工作经历

1984年7月留校任教。

1991年8月至1995年8月,北京大学哲学系副教授。

1995年8月,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1998年4月,被评为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生导师。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著作

《现代化的理论基础——马克思现代社会发展理论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

《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

《走向现实的社会历史哲学——马克思社会历史理论的当代价值》,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

《发展的呼唤与回应——哲学视野中的社会发展》,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发展的反思与探索》,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现代化进程的矛盾与探求》,北京出版社,1999年。

《全球化的理论与实践:一种马克思主义的视角》,合著,江苏人民出版社,2017年。

《主体论》,合著,北京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2004年。

《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的历史考察和当代意义》,合著,高教出版社,2002年。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与全球化》,合著,人民出版社,2002年。

《现代西方价值观透视》,合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

《新视野——〈资本论〉哲学新探》,合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专辑》,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理论视野——哲学》,主编,贵州出版社,2003年。

《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参著,任首席专家之一),高教社人民出版社,2009年。

《马克思主义哲学十讲》(党员干部读本,中宣部理论局编,参著)。

译著

《新发展观》,华夏出版社1987年。

《文明与社会理论》,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

《权力社会学》,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2年。

论文

任教以来,先后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多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等全文转载。近年来有:

《从话语体系建设看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哲学研究》 2017第7期。

《政治经济学批判功能的当代价值》《 中国社会科学》 2016第10期。

《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人学审视》《山东社会科学》2016年第1期。

《“新大众哲学”需要突出“新”的特征》《哲学研究》2015年第9期。

《中国道路的哲学自觉——实践唯物主义的当代意义》《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4期。

《\u003c资本论\u003e唯物史观的呈现方式与独特作用》《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15年第6期。

《重思资本积累的趋势与贫富差距的缩小——由\u003c21世纪资本论\u003e引发的思考》《新视野》2015年第5期。

《深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的方法论自觉》《中国社会科学》2014年第11期。

《社会发展视域中的机遇问题》《哲学研究》2014年第3期。

《历史唯物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主题》《中国社会科学》2012年第3期。

科研项目

先后承担北京市“百人工程”项目、教育部“跨世纪人才”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和重大项目等多个项目。

社会活动

北京市社科联副主席、中国人学学会会长、全国社会科学基金学科评审组专家等。

获得荣誉

参考资料

丰子义教授获“李大钊奖” 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2022-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