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米仓山龙蜥

米仓山龙蜥

米仓山龙蜥米仓山龙蜥(学名:Japalura micangshanensis)为鬣蜥科技龙蜥属的爬行纲。在中国大陆,分布于陕西省等地,其标本采集自山坡草丛中。其生存的海拔范围为700至750米。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陕西宁强。

介绍

·中 文 名:米仓山龙蜥

·物种分类:爬行类→蜥蜴亚目鬣蜥科龙蜥属

·拉 丁 名:Japalura kumaonensis

·英 文 名:Himalayan Japalure

·属中文名:龙蜥属

·国内分布:陕西宁强

·生 境:生活于海拔700到750m的山区林间空地草丛中

形态特征

体色变异较大,全长可达约30厘米。全身灰褐色并有黑斑,雄性在身体二侧有黄色带,雌性体背有时呈棕色,能在不同的光照强度下改变体色。体背在光照下一般为淡黄绿色、淡棕橄榄绿色或棕绿色,在暗处为棕色或暗棕色;头顶部通常有暗棕色或黑色的网纹,有时有2条窄斑在两眼间横过;眼下及颊区为白色,躯干部有许多白斑或多或少排列成横行、半圆形或“山”字形。

体小中型,略侧扁。全长200~300毫米;尾极长,超过体长的2倍。吻钝圆;鼻孔位于鼻鳞的中央;鼓膜处被小鳞,鼓膜不显;头被鳞片大小不等,无横向的喉褶;脊部自颈起有1行鳞,鬣鳞向后逐渐减小,至尾中部不显;尾下基部鳞片大于腹鳞。通身鳞片均起棱。

生活习性

生活于海拔700m的山区林间空地草丛中。主要生活在树上。常在农田、草丛、水稻田、灌木丛松树和竹丛等丛林地区活动。常栖息在树干上,有领域性。以蜚蠊目、蚂蚁等昆虫为食。4~9月为主要活动季节,其余时间进行冬眠。天敌包括蛇类和鸟类,也栖居在石隙的洞穴中。每年4~9月繁殖,产3~6枚卵,白色,革质。捕食凤蝶总科蟾蜍蝌蚪、小而软的昆虫、昆虫的美国白灯蛾及植物种子。

饲养

人工饲养的米仓山龙蜥主要以蟋蟀科黄粉虫大麦虫和蟑螂为食,换句话说就是只要是体型大小都适合当食物的节支动物它都吃。

在人工饲养的条件下应该给于一定得生存空间,刚到家的米仓山龙蜥一定要先静养!否则容易拒食而亡!

饲养箱以木箱和玻璃箱为主`但是一定注意,米仓山龙蜥是一种很怕闷热的蜥蜴`千万不能被闷到``否则性命难保

箱子里摆放沉木,杜鹃等树枝供其攀爬,米仓山龙蜥喜爱攀爬。

温度在18-23左右最佳(个人总结),温度太高它就去避暑了,湿度60-80%放一个水盆然后一天喷一次水就行。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