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大庄科村
延庆区张山营镇下辖山区村。位于海坨山南侧,北京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西侧,50余户,人口103人。西大庄科村在清代时被称为庄村。这个山村有着悠久的历史背景,与周边的自然景观和文化传说紧密相连。
2017年11月,西大庄科村获评第五届全国文明村镇。村中有王次仲雕像,传说海坨山是秦代书法家王次仲落羽化成。风景以秀、幽、野为特色,有北方天然植物园的美称。西大庄科村内设有国家雪车雪橇中心和国家高山滑雪中心,这些设施为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提供了重要的比赛场地。
自然地理
西大庄科村位于延庆区张山营镇西北9公里,地处松山自然保护区腹地,背靠海坨山,气候凉爽宜人。林木葱茏茂密,四季流水不断,三季花香四溢。
主要景点
海坨山位于延庆区张山营镇北部与河北省交界处,距北京市城区约130公里,属军都山系。其主峰大海坨海拔2242米,是燕山的最高峰,为北京第二高峰。临近的小海坨海拔2199米。
海坨山又名“大翮山”,而小海坨则名“小翮山”。“翮”系鸟的羽毛。相传这两座山是秦代隶书发明人王次仲变鸟飞走时,掉下的两根羽毛变成的。
秦始皇统一后将原来各国的文字统一成篆书,上谷郡(今怀来县小南辛堡镇)人王次仲改变了篆书那弯曲难写的笔画,发明了横平竖直的隶书。这种写法简便而美观,秦始皇要召其入宫为官。但王次仲是个修道之人,不愿去咸阳市(今陕西咸阳市)做官,三召而不至。秦始皇很是气愤,命令上谷郡太守用槛车送之。槛车上路后,走了两天两夜,行至延庆八达岭时,王次仲化作大鸟,飞出车外,向北翻飞而去。飞到此处时掉下两片羽毛,变作两座大山,即大翮山和小翮山。因山势高峻,山峰时而高耸于云海之上,似海上沙洲,故称大海坨、小海坨。
海坨山山势险峻,景色宜人,常年气温平均比北京市城区低13℃左右,每年初冬到初春落雪之后,山顶的积雪迟迟不化,就像戴上白色的雪帽,景色奇特而壮观,被称为“海坨戴雪”。
周边景点
北京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古崖居、玉渡山。
西大庄科是登海坨山的路线之一,每年吸引众多驴友前来登山旅游。
交通
自驾车:北京-拉萨高速公路延庆川路62号出口出到延庆县城,京张路口向北下营方向,按路标行驶可到。
乘车:德胜门乘919路到延庆南菜园站,转乘下营方向920路可到。
获得荣誉
2021年9月,被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农业农村部、中央宣传部、民政部、司法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乡村振兴局表彰为“第二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