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关伯阳

关伯阳

关伯阳,男,1948年11月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满族。他是一位高级讲师、主任及副会长。关伯阳曾是老三届学生,下乡工作后担任过小企业的领导者。1986年,他在哈尔滨师范大学政治教育系通过函授完成了本科学业。在八十年代,他曾在中国广播电视大学任教,讲授包括普通逻辑、自然科学和领导科学在内的多门课程,累计授课超过3000小时,培养了约三千名学生。他还参加了多次全国和省级学术会议,并且是中国逻辑学会和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的会员。此外,关伯阳还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哲学课题组的一员,在《光明日报》等刊物上发表了二十多篇文章。他的论文《论国民的生态意识》于1988年获得哈尔滨市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奖。

教育与职业经历

关伯阳的职业生涯始于八十年代初,当时他在广播电视大学担任教师,主要教授普通逻辑、自然科学和领导科学等课程。在此期间,他参与了多个学术会议,并在全国范围内分享了他的研究成果。他是全国逻辑学会和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的活跃成员,并参与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哲学课题的研究工作。关伯阳还在多家报纸杂志上发表了多篇文章,其中包括在《光明日报》上的作品。

学术贡献

自八十年代末起,关伯阳开始专注于金史的研究,并提出了举办金源文化节的建议。他组织成立了相关的研讨会,并积极参与筹备第二届金史学术研讨会。作为《金源文化系列丛书》的执行主编,他已经出版了其中三册共一百万字的内容。关伯阳还主持了《金源文化的应用研究》这一科研项目,并在过去的十年里接受了来自中央、省市电视台的多次采访。他与国内外多位学者进行了广泛的学术交流,包括日本的松浦茂和平野孝国,韩国的权永纯和宋好尚,以及加拿大的其他学者。1998年,关伯阳被任命为阿城区文联主席,在此期间,他组织成立了十多个艺术团体,并推动了多种艺术形式在省级和国家级展览中的展示。他的学术成就得到了认可,已经出版了学术论文集《沉思的芦苇》和诗文集《暖地》。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