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张杰

张杰

张杰是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研究方向是金融制度与金融发展。

人物经历

教育背景

1984年7月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金融系获得经济学学士

1990年7月毕业于陕西财经学院金融系获得经济学硕士学位

1993年7月毕业于陕西财经学院金融系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1984年7月至1993年7月陕西财经学院金融系,助教、讲师

1993年7月至1997年10月陕西财经学院金融系,常务副主任、副教授,期间在复旦大学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做博士后研究2年

1997年10月至1998年3月陕西财经学院金融系,主任、教授

1998年3月至2000年4月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金融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2000年4月至2002年9月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学术委员会主任、金融制度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2002年9月至2007年2月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

2007年2至2010年3月中国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主任

2008年10月-2017年8月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

2017年8月-至今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货币研究所所长

个人作品

出版图书

主要成就

研究方向

金融制度与金融发展

社会兼职

2000,5-21世纪高等学校金融学教材编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2000,7-中国金融学会理事会常务理事

2001,8-中国城市金融学会理事会理事

2002,3-中国国际金融学会理事

2002,3-陕西省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

2002,7-西北师范大学客座教授

2007,2-陕西师范大学兼职教授

学术成果

论文:

2006,《中国的高货币化之谜》,《经济研究》,6期

2003,《交易、风险与所有权》,《管理世界》5月;

2003,《国有银行的存差:逻辑与性质》,《金融研究》6月;

2003,《中国国有银行的资本金谜团》,《经济研究》1月;

2001,《金融中介理论发展述评》,《中国社会科学》6月;

2001,《转轨经济中的金融中介及其演进:一个新的解释框架》,《管理世界》5月;

2001,《国家的意愿、能力与区域发展政策选择》,《经济研究》3月;

2000,《民营经济的金融困境与融资次序》,《经济研究》4月;

1999,《体制外增长中的金融安排》,《经济学家》1999,2;《新华文摘》7月;

1999,《转轨经济中的国有银行呆账》,《金融研究》5月;

1998,《何种金融制度安排更有利于转轨中的储蓄动员与金融支持》,《金融研究》12月;

1998,《渐进改革中的金融支持》,《经济研究》10月;

1997,《中国的货币化进程、金融控制及改革困境》,《经济研究》8月;

1997,《国有银行的不良债权与清债博弈》,《经济学家》6月;

1996,《地方政府的介入与金融体制变异》,《经济研究》3月;

1995,《中国金融改革的检讨与进一步改革的途径》,《经济研究》5月;

1994,《中国经济体制变革中的财产权利》,《经济学家》4月;

专著:

2007,《中国金融制度选择的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1,《制度、渐进转轨与中国金融改革》,中国金融出版社

1998,《中国金融制度的结构与变迁》,山西经济出版社

1998,《中国国有金融体制变迁分析》,经济科学出版社

1995,《中国金融成长的经济分析》,中国经济出版社

1993,《天圆地方的困惑》,中国金融出版社;

译著:

2001,《国际货币经济学》,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0,《货币、信贷与资本》,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学术奖励

2000《中国金融制度的结构与变迁》获上海市第5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2006《农户、国家与中国农贷制度:一个长期视角》第七届中国金融学会优秀论文一等奖

参考资料

张杰.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2021-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