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海锋
豆海锋,男,1982年5月出生,礼泉县人。2002年至2011年在吉林大学考古学系完成学士、硕士及博士学位的学习。现任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先秦考古学和田野考古学的科研与教学工作。他的研究方向主要是夏商周考古 。
学术成果
豆海锋教授的学术成就丰富,已出版学术专著6部,并在《考古》《考古与文物》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40余篇。他的主要代表作包括:
《长江中游商时期考古学文化演进及与中原地区的联系》《考古》,2014年第2期。
《从出土遗物看商时期南方与中原的文化互动》《考古》2017年第4期。
《试论赣北地区石灰山文化》《考古与文物》2014年第6期。
《试论安徽沿江平原商代遗存及与周边地区的文化联系》《江汉考古》,2012年第3期。
《冲击与调适:长江中游商代文化与社会演进的考古学观察》,科学出版社,2021 年(独著)。
《霍邱堰台---淮河流域周代聚落发掘报告》,科学出版社,2010年(合著)。
《西安米家崖---新石器时代遗址2004~2006年发掘报告》,科学出版社,2012年(合著)。
《江西抚河流域先秦时期遗址考古调查报告Ⅰ(乐安·宜黄县)》,文物出版社,2015年(合著)。
《江西抚河流域先秦时期遗址考古调查报告Ⅱ(金溪县)》,文物出版社,2017年(合著)。
讲授课程
为本科生讲授:《中国考古学通论》《夏商周考古》《考古学概论》《田野考古实践》《中国古代青铜器》
为研究生讲授:《商周考古专题》
科研项目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长江中游夏商时期社会演进及与中原地区的互动关系研究”,2012年6月立项,项目负责人。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旬邑县枣林河滩遗址考古发掘报告(编号18FKG005)” ,2018年9立项,项目负责人。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委托项目“陕西旬邑孙家遗址先周时期遗存的整理与研究(21@WTK005)”2021年10月立项,项目负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