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幡谷

幡谷

幡谷(日语:幡ヶ谷/はたがや Hatagaya)是日本东京涩谷区北部的地名。幡谷地名的范围有两种解释:一种是涩谷区的现行行政地名“幡谷”,包括幡谷一丁目至幡谷三丁目;另一种是广义的“幡谷地域”,相当于旧幡谷村全域,包括现行行政地名本町、幡谷、冢。截至2013年9月30日,人口为15,601人,邮递区号为151-0072。

起源

幡谷的名字最早记载于战国时代后北条氏的小田原分限帐。据说名字的由来可以追溯到1082年,源自于源义家在小笠原洼(现在本町附近)清洗了一面白旗,并将其挂在旗杆上举办宴会。江户时代末期,幡谷属于丰岛郡,明治时期成为南丰岛郡幡谷村。1889年与相邻的代代木公园村合并为代代幡村,1915年施行町制,成为代代幡町。1932年编入东京,成为涩谷的一部分。

历史沿革

幡谷地区的历史悠久,从江户时代末期到现代,经历了多次行政区划的变更。1882年创设了幡代小学校,1898年玉川上水新水路完成,1914年京王线开通,1932年玉川上水新水路废止,1978年京王新线开通。这些事件对幡谷地区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起源至编入东京市

江户时代末期,幡谷属丰岛郡,为丰岛郡幡谷村。1878年(明治11年),丰岛郡分出南丰岛郡,此地为南丰岛郡幡谷村。幡谷村因与相邻的代代木村共同设置役场,双方关系密切。1888年(明治21年)实施市制町村制,1889年(明治22年)两地正式合并为代代幡村,1915年(大正4年)施行町制,为代代幡町。町制施行以前,南丰岛郡与东多摩郡合并成立丰多摩郡,幡谷为东京丰多摩郡代代幡町大字幡谷,设下町、幡谷本村、原、中幡谷、笹冢5小字。

编入至町名变迁

1932年(昭和7年),代代幡町编入东京市,与旧涩谷町、旧千駄谷町合并成立涩谷。此时,幡谷的小字也重新整编。

1960年(昭和35年),区域重划为下述3町。但重新划定新町域时,因采用中野通等较新的道路为边界,与旧町域稍有差异。

1968年(昭和43年)1月1日实施住居表示[4]。幡谷一丁目、三丁目全部与幡谷二丁目一部分成立现行的幡谷一丁目〜三丁目。

地理

位置境域

幡谷位于涩谷北部,北部邻接中野区,东部邻接新宿,南部邻接代代木公园地域,西部邻接杉并区

地形地貌

幡谷位于武藏野台地上,多半平坦,北部是过去神田川支流所形成的浅谷。地域内多为住宅区,幡谷二丁目水道道路南侧有泰尔茂(テルモ)、奥林巴斯等工厂。

交通

幡谷通过京王新线的幡谷站提供服务,此外,还有京王线笹冢站和都营地下铁大江户线西新宿五丁目站。地区内有国道20号(甲州街道)等多条干线道路,以及连接新宿、涩谷、中野等地的路线巴士服务。

经济

幡谷地区有泰尔茂、奥林巴斯等公司设有办公室。幡谷站周边以甲州街道为中心,企业大楼林立,并形成六号通商店街等商业区。东部邻接新宿副都心,是日本新国立剧场所在地。

旅游景点

幡谷地区有冰川神社、庄严寺、清岸寺等神社佛阁。甲州街道沿线在古时就发展出聚落,其他地区要到京王线开通、关东大地震等事件后才陆续转变为住宅区。

社会事业

教育

涩谷教育委员会负责运营公立小学和初中。幡谷地区内有涩谷立笹冢小学校、涩谷区立本町小学校、涩谷区立中幡小学校、涩谷区立本町东小学校、涩谷区立笹冢中学校、涩谷区立本町中学校等教育机构。此外,还有关东国际高等学校、帝京短期大学富士见市丘高等学校等私立学校。

社会保障

幡谷地区内有东京消防厅消防科学研究所、幡谷高龄者中心、幡谷社会教育馆等政府设施,以及卡西欧、伊藤园、帝国石油、泰尔茂、奥林巴斯、三工社、新宿中村屋等企业的本社或事业场。

人文

著名人物

桥下彻(艺人、律师、政治家)-前大阪府知事、现大阪市长

参考资料